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專家示警隱沒型「百年大震」快輪到台北?氣象局出面嚴肅五字回應

專家示警隱沒型「百年大震」快輪到台北?氣象局出面嚴肅五字回應

2020-12-12 12:48

國家警報大響!10日晚間發生6.7強震,有專家示警此次是板塊隱沒造成的地震,這類地震約百年會輪迴一次,台北上次發生是在1909年,認為接下來恐怕還有強震「台北要注意」。對此,中央氣象局表示,尊重學者、以防災為出發點是好的,但目前地震仍無法預測,「百年大震」的說法較沒有科學根據,參考就好。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指出,1815年發生過大型板塊隱沒地震,震央在台北、宜蘭,1909年台北也發生過類似地震,當時地震規模達7.3,震央在新北市中和,認為大型板塊隱沒型地震週期約為「百年一次」,因此今年台北及鄰近的宜蘭地區應留意類似情況再度發生。

 

對此,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主任陳國昌11日表示,尊重學者的論點,認為若是為了提醒民眾留意防災,那動機是很好的。他指出,台灣的地震觀測是在1897年開始,迄今也才百年出頭,若是以過去文獻推估地震時間,恐怕會與現實有很大的落差,也較沒有科學根據。

 

陳國昌說明,儘管地震可能有重複性,但現在仍沒有辦法預測地震何時會發生,或是其發生的週期性,學者的言論只能作為參考,氣象局也會盡量研究或分析、監測哪些地方可能有地震。

 

※本文授權自新頭殼,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驚!昨晚強震後已11餘震 氣象局:未來1週恐還有
隔離者遇地震能逃難嗎?莊人祥:可以,但務必戴口罩
新北秘境再升級!樹林河濱公園12月底前完成綠美化

頭暈頭痛恐是熱衰竭!牢記處理4步驟

 

若在高溫環境大量流汗後,未正常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此時會感到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心跳加速、呼吸淺快、虛弱無力、體溫升高(一般不超過40度),甚至肌肉痙攣、抽筋等。

 

若遇到可能熱衰竭之患者,應採取以下步驟處理:

 

1. 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移除多餘衣物

 

2. 給予補充約1000c.c.水分及適量鹽分

 

3. 其次可使用冷水噴灑或利用風扇幫助降溫,並多休息

 

4. 若症狀沒有改善,需立即送醫

 

皮膚紅、沒流汗恐中暑!3步驟快急救

 

如果發現病人體溫飆高(超過39.5度)、皮膚紅熱,沒有排汗、沒有尿、少尿或血尿,脈搏快且強,呼吸急促或困難,甚至意識模糊,代表可能中暑,應採取以下步驟處理:

 

1. 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環境,讓病人平躺、腳抬高,鬆開身上衣物

 

2. 快速降低病人體溫,方法包括:

 

(1) 提供風扇

 

(2) 將冰袋放置於病人頸部、腋下、腹部、鼠蹊部

 

(3) 浸泡冷水

 

3. 若情況未迅速好轉,則要儘速送醫治療

 

不曬太陽也會中暑?常見6原因要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不曬太陽也有可能中暑!常見的情況有以下幾種,提醒民眾注意:

 

1. 夜跑

 

2. 穿衣過多

 

3. 藥物導致排汗不良

 

4. 長時間處在通風不良的地方

 

5. 持續勞動

 

6. 上班族:辦公室內外溫差大,上班族平日若較少從事戶外活動,一旦到了較高溫環境,就容易因不適應而中暑。

 

炎炎夏日,提醒民眾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適度增減衣物,並適度休息、補充水分,降低中暑、熱衰竭的機會。

 

延伸閱讀
地震來襲躲哪最好?專家:躲這地點「保命機率高」
地震來襲躲哪最好?專家:躲這地點「保命機率高」

2022-09-17

居家檢疫遇到地震可以逃嗎?莊人祥:逃難要緊但請戴好口罩
居家檢疫遇到地震可以逃嗎?莊人祥:逃難要緊但請戴好口罩

2020-12-11

地震頻傳!台北最新土壤液化地圖出爐:這3個地方變「高液化潛勢」,我家會有危險嗎?
地震頻傳!台北最新土壤液化地圖出爐:這3個地方變「高液化潛勢」,我家會有危險嗎?

2020-10-19

地震前兆?台南連3淺層強震前,關子嶺溫泉頭出水量突暴增10倍
地震前兆?台南連3淺層強震前,關子嶺溫泉頭出水量突暴增10倍

2020-10-18

每月只投資1萬不會變有錢?實測揭曉...成千萬富翁!只要懂小學五年級數學,靠30元也能財富自由
每月只投資1萬不會變有錢?實測揭曉...成千萬富翁!只要懂小學五年級數學,靠30元也能財富自由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