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已落幕,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Paul Krugman)撰文表示,從選舉結果來看,令人難以樂觀看待未來展望。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文中提到,2020年大選多少被視為對美國政府抗疫表現的民意檢驗,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抗疫不力,但從川普和共和黨候選人的得票數來看,他們並未受到應得的懲罰,套句華盛頓郵報的評語:「疫情發燒不退,共和黨卻宣稱選舉結果印證他們做法正確」。
川普政府是怎麼抗疫的? 克魯曼形容,他們向來否認疫情的嚴重性,甚至拒絕採取最基本、代價最小的預防措施,比如說明令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而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導致嚴重的後果。
克魯曼指出,從新冠肺炎確診到病故通常約三周,基於初秋確診病例激增且未見減緩,這預示到年底前,美國單日死亡病例數可能飆上數千人。許多患者儘管康復了,健康卻永久受損。
最近新冠疫苗傳出突破性進展,當然是大好消息,看來明年終於能控制住疫情;然而,在疫苗能普遍配發、施打前,美國死亡人數仍可能再添數十萬例。
疫情展望很糟,但克魯曼更擔心的是,從抗疫失敗可預見美國更難面對一個更嚴重、甚至危及全人類文明的問題:氣候變遷。美國人若是連近在眼前的疫情都不肯面對現實,又如何能採取行動避免看似遠在天邊的氣候暖化危機?
對抗氣候變遷是棘手議題,真正難處不在經濟成本,而在政治阻力。
右翼人士宣稱,認真對抗氣候變遷將摧毀經濟。但克魯曼說,實際情況是,就此刻而言,採取抗暖化行動的經濟代價「相當溫和」。由於可再生能源技術已有長足的進展,世人很容易看出經濟如何能戒掉使用化石燃料。最近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分析報告顯示,若是「推動綠色基礎建設」,將能導致未來數十年經濟成長加快腳步。
相形之下,抗氣候變遷行動在政治上仍面臨兩大阻力:(a) 特殊利益團體勢力強大;(b) 成本與效益之間呈現的是非直接關係。
舉例來說,以水力壓裂法開採天然氣,遭遇甲烷外洩問題。投資加強對甲烷外洩的控管,固然助益甚大,但利益成果讓世人雨露均霑且不是馬上就能收割。要如何說服德州人接受「以今天小幅的成本升高,換取未來的益處——例如,降低十年後在半個地球外發生毀滅性風暴的可能性」?
這種間接受益性,令許多人對抗暖化行動的展望不表樂觀。但新冠肺炎疫情更加深悲觀程度。
畢竟疫情期間不負責任的行為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顯而易見,遠比抗暖化毫無作為可能付出什麼代價更能清楚、立即察覺。克魯曼舉例說,在室內聚集一群不戴口罩的人,比方說在川普當家的白宮,數周後就可能看到染疫人數竄升。這可能發生在你家附近,病倒的可能是你認識的人。
要駁斥否認疫情的人士,也比駁斥否認氣候變遷的人士容易多了——只需指出否認者多少次宣稱疫情將消退,病毒卻總是反撲的事實。話雖如此,還是有眾多民眾拒絕認清病毒傳播風險,甚至指控強制戴口罩形同「暴政」,揚言暴力反抗。
面對這種情況,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明年上台執政若優先推行氣候政策,怎麼做才推得動?
克魯曼建議,相較於抗疫措施是下禁令限制民眾不可做什麼事,氣候政策行動應強調「是胡蘿蔔而不是棍棒」:投資綠色未來將一路創造新的工作機會,而不是只要求人民遵守新限制並支付更高價格。
這正是為什麼民主黨明年1月5日贏得喬治亞州兩席參議員決選,對拜登政府推動氣候政策至關重要。民主黨若能贏得這關鍵兩席,將有助拜登推動一套包含大舉投資基礎建設和創造工作的方案——但若共和黨籍的麥康諾仍是參院多數黨領袖並繼續掣肘,這將不可能發生。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 (https://money.udn.com/money/index)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