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疫苗頻傳好消息,為何美股連二黑?軟銀孫正義也猛囤現金 說要因應「最壞情況」…

疫苗頻傳好消息,為何美股連二黑?軟銀孫正義也猛囤現金 說要因應「最壞情況」…
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

2020-11-19 15:10

近期新冠肺炎疫苗屢傳捷報,包括輝瑞(Pfizer)和BioNTech(BNT),以及莫德納(Moderna)研發的疫苗,保護力皆逾9成,昨(18)日更傳出輝瑞疫苗對65歲以上者,有效率達94%的消息;然而,近2個交易日,美股卻不漲反跌,甚至連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都不看好經濟情勢,正在積極「囤現金」。

先前受疫苗研發進展消息提振的美股,周二、周三,接連「熄火」,昨日在紐約市宣布,因疫情持續延燒,將關閉公立學校的消息後,美股3大指數跌勢便隨之擴大,終場道瓊指數收跌逾340點(跌幅1.16%),標普500、那斯達克指數,分別下挫1.16%、0.82%。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周二,美國平均每日新增染疫人數為15.7萬,感染比率較1周前大增30%,再創新高。華爾街分析師認為,雖然疫苗研發有所進展,消除了一些不確定性,但疫情未見趨緩,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可能已影響了疫苗帶來的樂觀氛圍,導致金融市場震盪加劇。

 

QMA首席投資策略師基恩(Ed Keon)對CNBC表示,可以期待的是,未來6至12個月,會看到數種疫苗開始被廣泛使用,人們有機會逐步回歸正常生活;但,在此同時,「隨著病毒在人際間持續傳播、擴散,我們也將面臨許多挑戰。」

 

疫苗大規模施打前 部分企業恐陷倒閉潮

 

而上述情況,似乎也是孫正義悲觀看待經濟前景,決定「囤現金」的主因。根據CNN報導,他對第2、甚至第3波疫情的爆發,極為擔憂,並直言,「接下來2、3個月內,任何災難都可能發生。」

 

在疫情衝擊下,軟銀集團旗下願景基金嚴重虧損,迫使軟銀於年初宣布,將出脫多項資產;據悉,原本計畫出售價值約410億美元的資產,但孫正義已將規模提升了1倍,至800餘億美元,並稱,「這是我們首次在短期內出脫這麼多資產」。

 

孫正義預期,在新冠疫苗被大規模採用、施打前,部分大企業,可能會不敵疫情而倒閉,甚至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猶如當年雷曼兄弟事件一般,「1家公司(雷曼兄弟)倒閉,震驚整個銀行業,還引發全球股市崩盤…我想為最壞的情況,先預作準備。」

 

美大選後情勢難料 金融市場風險未除

 

不過,在「囤現金」的同時,孫正義仍持續關注、投資人工智慧(AI)領域,並點名Google、亞馬遜、臉書、蘋果等公司,是AI發展的關鍵。

 

另一方面,華爾街投行摩根大通也示警,即使多數人認為,現任總統川普想讓大選結果翻盤,是徒勞無功,但在政權確定移轉給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之前,情勢仍有陷入混亂的風險;CNN報導稱,「選後的混亂,當然會動搖市場…若投資人不知道全球最大經濟體誰當家,他們可以先賣出股票,再來想這問題。」

 

既使如此,多數投行對明年美股表現,仍抱持樂觀看法,對疫苗成效的期待,讓瑞士信貸看好標普500指數(周三收在3567.79點),可望於2021年,升至4050點,摩根大通則看好該指數,有機會攀上4500點。

 

盧比歐

 

國務卿熱門人選、參議員盧比歐:

「川普會繼續支持台灣」

 

「川普會做他過去做過的事,那就是繼續支持台灣。」在場邊被媒體堵訪時,來自佛羅里達州的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毫不猶豫地回應。

 

「我不能代表未來的川普政府發言,但關於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以及用盡一切方式讓中國打消侵略台灣的念頭,我沒有一絲懷疑。」這位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資深成員說。

 

二○一六年共和黨總統初選期間,盧比歐與川普曾激烈交鋒,兩人還多次互相嘲諷,但川普當選後,兩人關係快速融冰。川普執政期間,盧比歐是他處理拉丁美洲事務的重要顧問;盧比歐在參議院的投票意向,也幾乎與行政部門立場一致。

 

今年川普捲土重來,盧比歐是最早表態支持的共和黨政要,身為古巴移民二代的他,更被點名可能擔任副手,開拓西裔選票。即使最終並未出線,他對川普的外交政策仍擁有重大話語權,被視為國務卿的熱門人選。

 

盧比歐對中國一向抱持敵意,他的官方網站上白紙黑字寫著:「幾十年來,我國的企業和政治領袖有種幼稚且危險的想法,認為資本主義將改變中國⋯⋯,結果就是崛起的共產中國決心在世界舞台上取代美國。如果中國成功,一個殘酷、獨裁的警察國家,將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

 

早在「全面抗中」成為美國政界共識前,盧比歐就已旗幟鮮明地支持台灣,多次呼籲歐巴馬政府正視中國對台灣的威脅。

 

一五年的「馬習會」後,盧比歐雖發表聲明表示歡迎一切有助區域穩定的兩岸對話,但也不忘強調「這場會談不應讓人忘記中國數十年來對台灣的脅迫、以一千多枚飛彈直接瞄準台灣,並經常為攻打台灣進行訓練。」

 

一六年,他更領銜提出決議案,要求總統及行政部門承認,雷根政府的「六項保證」與《台灣關係法》同為美台關係基石,並獲參議院表決通過。

 

盧比歐認定,美國必須全面強化在地緣政治、外交、文化、技術、商業和貿易等六大領域上的實力,才能避免美中新冷戰演變為軍事衝突。

 

歐布萊恩

 

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

「台灣須增國防支出對抗中共」

 

在共和黨全代會上,也被問起「保護費說」的,還有曾任國家安全顧問、過去四年依舊與川普關係密切的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

 

「台灣必須增加(國防)支出對抗中國與中共,美國可以幫助他們,或是成為(共同防衛的)一部分,但我個人認為川普總統說的是,我們必須共同承擔責任(burden sharing)。」歐布萊恩說。

 

同為國務卿潛在人選的歐布萊恩,看待中共政權的態度與盧比歐極為類似。二○年國安顧問任內,他曾在一場演說上指出「期待交往能改變中國,是美國自一九三○年代以來在外交上最大的失敗」,因為中國可藉經貿往來竊取智慧財產及軍事機密,如今已對美國構成前所未有的嚴重威脅。

 

陸軍少校退役、兩個孩子目前還在美軍服役的歐布萊恩始終相信,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是維持和平的不二法門。

 

今年六月投書《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說明川普政府外交政策時,他特別點名台灣的國防預算僅占GDP(國內生產毛額)二.五%「仍然太少」,並認為下一任美國政府除了持續承諾支持台灣以外,也應明確表態期望台灣擴大國防支出,並採取擴大徵兵等措施。

 

柯伯吉

 

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柯伯吉:

亞洲才是美國當前的主戰場

 

認為台灣應該承擔更多責任的,還有國安顧問熱門人選、曾任川普政府國防部副助理部長的柯伯吉(Elbridge Colby)。

 

不滿五十歲的柯伯吉,擁有哈佛與耶魯學位,祖父曾經是美國中央情報總監,無論學歷或家世背景,都是傳統的華府外交精英。但柯伯吉的政策立場頗為激進,多年來始終主張美國應將心力專注在亞洲,以因應中國威脅。

 

今年六月,柯伯吉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更語出驚人地說:「美國應該停止援助烏克蘭,並將資源拿來阻止中國統一台灣。」他解釋自己之所以提出這項策略,是因為亞洲才是美國當前的主戰場,「我不是說要放棄歐洲,但歐洲相對來說更有能力獨自應付俄羅斯。」

 

十月下旬,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僅剩兩周,柯伯吉又在常春藤盟校達特茅斯學院重新詮釋了他的世界觀。

 

他認為,中國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有很自然的動機,在可控的風險與成本下追求更大影響力甚至霸權;而相較於美國製造業在過去四十年的衰弱,中國的經濟規模令人驚歎,「我們最好做好準備,以免在最重要的戰場被最主要的對手擊潰,而不是期待僥倖得勝。」

 

「為了避免真正發生衝突,我們需要優先考量與中國發生衝突的潛在風險。」他說。

 

儘管強調美國應該更專注於對抗中國,但柯伯吉和川普一樣認為,盟國不該在軍事防衛上占美國便宜。今年五月,他就投書台灣英文媒體《台北時報》,要求台灣嚴肅看待國防問題,並措辭強烈地批評台灣僅占GDP二.五%的國防支出,相較於中國的軍費規模,「不只魯莽輕率,甚至是自殺邊緣。」

 

一位共和黨籍的資深國會幕僚分析,川普初次就任總統前的一六年,北約僅有四個成員國達到國防支出占GDP二%的目標,到了二○年川普卸任前,已增加到九國,可見川普要求盟國投入更多軍費是「玩真的」,台灣勢必也得比照辦理,「要提高到五%或一○%或許不切實際,但以現在的二.五%來說,台灣確實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在中國有龐大事業版圖的馬斯克,會不會影響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值得 關注。

在中國有龐大事業版圖的馬斯克,會不會影響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值得關注。(圖/Getty)

 

對台戰略清晰vs精算務實派

須留意馬斯克對川普的影響力

 

在這三位長期參與中國與台灣事務的人士之外,佛羅里達州聯邦眾議員瓦爾茲(Michael Waltz)、田納西州聯邦參議員海格提(Willam Hagerty),以及美國前駐德國大使格瑞尼爾(Richard Grenell),也是川普國安外交團隊的可能成員。

 

三人的共通點是都屬於川普親信,其中瓦爾茲是「國會台灣連線成員」,海格提曾是川普一六年當選時的交接團隊成員;格瑞尼爾則早在二○年大選時就打算爭取出任國務卿,選舉結果出爐後,他則大力質疑選舉舞弊

 

他們對中國都屬於鷹派,其中瓦爾茲長期力挺台灣加強軍備,並曾批評美國試圖讓中國轉型為負責任的夥伴是「自我毀滅」;海格提今年選舉期間曾表示,美國如果想維持世界和平,就必須展現防衛台灣的決心。

 

台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兼「世界與中國」項目副主任尹麗喬分析,川普政府可能的國安外交團隊成員對中國態度皆十分強硬,但具體路線上仍可大致分為兩派,如盧比歐這樣的共和黨人,認為美中關係類似上世紀的美蘇冷戰,雙方在意識形態與價值觀上皆有根本差異,美國必須全面壓制中國,對盟友台灣較傾向往「戰略清晰」的方向移動。

 

另一派則講究精算利益,決策時優先關注如何贏得與中國的競爭,因此在手段上較為務實有彈性;台灣對美國來說固然是有戰略價值的盟友,但美國也不會無條件地為台灣付出,柯伯吉就是「精算務實派」的重要代表。

 

專長印太地區局勢的策略諮詢公司美商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資深副總裁馬翊庭(Tiffany  Ma)分析,觀察川普過去的言行可以發現,他對台灣並沒有明確堅定的觀點,因此他任命的國安外交官員人選,將形塑實際的台灣政策走向。而可預期的是,第一任川普政府批准了高額的對台軍售,未來四年也會持續對台灣銷售防禦性武器。

 

儘管川普團隊核心人士普遍對中國沒有好感,但一位外交人士提醒,台灣不能輕忽全球首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可能扮演的角色,「他在中國有龐大的商業利益,過去又曾轉發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觀點,他在川普競選期間發揮的影響力有目共睹,未來是不是也可能左右川普對台灣的態度?」

 

儘管台灣外交部預測,美中兩強為避免衝突升高,將續試圖透過溝通管控風險。但從川普拋出的「保護費」說,到核心外交幕僚過去的發言紀錄研判,未來四年,台灣政府極可能得面臨美方要求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的壓力。兩岸緊張情勢是否會因此進一步升溫,仍有待後續觀察。

延伸閱讀
她將成美中貿易談判關鍵人物 拜登政府會如何對抗習近平?4件事秒懂可能策略方向
她將成美中貿易談判關鍵人物 拜登政府會如何對抗習近平?4件事秒懂可能策略方向

2020-12-03

遠端遙控機槍伏擊、3分鐘索命!4個Q&A看懂伊朗核武之父遭暗殺 為何會讓拜登很頭痛?
遠端遙控機槍伏擊、3分鐘索命!4個Q&A看懂伊朗核武之父遭暗殺 為何會讓拜登很頭痛?

2020-12-01

法語流利、愛彈吉他、踢足球 被拜登提名出任國務卿的他 談到台灣時這樣說…
法語流利、愛彈吉他、踢足球 被拜登提名出任國務卿的他 談到台灣時這樣說…

2020-11-27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