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消逝中的財政與貨幣政策邊界

消逝中的財政與貨幣政策邊界

2020-11-04 14:03

一場金融危機與一場瘟疫,令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邊界消失了。
原本獨立且不受政府影響的貨幣政策,成為了財政政策的馬前卒。

人類歷史中,自從有了君王就有財政稅收政策;貨幣政策則到了二十世紀才出現,七○年代美元與黃金脫鉤後,美國才有了理論上不受限制的貨幣政策。儘管如此,多數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還是循規蹈矩的,濫發貨幣的基本上都是發展中國家,IMF(國際貨幣基金)等多邊組織耳提面命地教訓,財政政策不能失控,貨幣政策必須獨立,如此才能避免債務危機、通貨膨脹與匯率崩盤。

 

現代貨幣理論提倡,在不觸發高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可以允許持續的財政赤字,貨幣政策應該支持財政赤字。它誕生於上世紀八○年代,但一直不見容於主流經濟學家。時至今日,該理論仍不被主流經濟學家所接受,但卻愈來愈受到政策制定者的歡迎。

 

第一個將現代貨幣理論從學術界搬到政策領域的,是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二○○八年金融海嘯時,他推出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通過巨量的新增基礎貨幣化解市場的流動性危機。危機期間,央行出於緊急應對目的,釋出大量流動本無可厚非,但危機過後,聯準會仍維持極其寬鬆的貨幣環境,為財政赤字買單,性質就不同了。儘管柏南克曾經批評過現代貨幣理論,但身為政策制定者的他,卻成了該理論的忠實執行者。

 

如今的世界,政治家容不得經濟衰退。經濟榮景是自己的政績,經濟衰退意味著喪失選票,於是想盡辦法刺激經濟。從經濟學角度看,衰退是經濟週期必不可少的一環,經濟不好帶來庫存調整、工資下降、租金回落,這樣才能為下一輪經濟上升奠定基礎,但政治家不願意接受經濟有下行週期的這個現實。

 

政治家們能夠花錢買景氣的前提,是央行願意配合,願意通過QE來購買暴漲的政府債務。這兩屆聯準會主席多軟骨頭,俯首聽命於行政首腦,於是央行愈來愈像政府的出納。自從上世紀五○年代,聯準會從美國財政部分離出去後,央行獨立性不斷被強調,此理論也被洗腦般灌輸到發展中國家的央行身上。然而,一場金融危機與一場瘟疫,令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邊界消失了。原本獨立且不受政府影響的貨幣政策,成為了財政政策的馬前卒。

 

上次金融危機後的經驗表明,極度擴張的貨幣政策,未必帶來飆升的消費物價通貨膨脹,因為實體經濟受惠不大。沒有通貨膨脹,央行就可繼續為財政政策保駕護航,財政、貨幣政策聯營的局面便得以維持。

 

這次的財政赤字,在很多國家都是非戰爭時期最大的,新增貨幣量也史無前例。筆者相信,這次同樣不至於產生足以令央行改弦更張的物價壓力,因此QE局面可能長期存在。QE是否真的不帶來通貨膨脹?非也,消費物價通貨膨脹也許不嚴重,金融物價通貨膨脹一定厲害。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美債遭全線拋售,背後原因竟是拜登?陶冬分析:若川普敗選,美國會有哪些改變
美債遭全線拋售,背後原因竟是拜登?陶冬分析:若川普敗選,美國會有哪些改變

2020-10-25

新疫情、新轉機、新常態
新疫情、新轉機、新常態

2020-10-21

全球股市未來怎麼走,陶冬:全看拴在腰上的這三塊大石
全球股市未來怎麼走,陶冬:全看拴在腰上的這三塊大石

2020-10-18

川普好受一點...美股也好受一點 陶冬:美股走出七月以來最佳的單周行情,全球股市同樂
川普好受一點...美股也好受一點 陶冬:美股走出七月以來最佳的單周行情,全球股市同樂

2020-10-11

拜登經濟學
拜登經濟學

20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