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十一月三日的美國總統大選,是由民主黨籍的前副總統拜登勝出,他就任後有可能放寬,甚至推翻現任總統川普一手主導的「華為禁令」嗎?
美國重要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預測是:「拜登已談論過將關鍵供應鏈移回美國的重要性,為了國家安全,他可能遵循對中國企業和產品實施禁令的方針……,基於過去的隱私和數據安全漏洞,中國科技問題,也可能被視為國安問題。」
「現在下定論或許還太早,但根據目前的跡象顯示,拜登和賀錦麗這對競選搭檔,對科技公司的態度,將會在傳統的民主黨價值中,融入更強硬的立場。」這篇由布魯金斯學會副總裁韋斯特(Darrell West)列名第一作者的文章,下了這個結論。
比起讓人難以預測的川普,拜登無疑是一位能反映「傳統民主黨價值」的代表性人物。對中國的立場,也是如此。
當選副總統以前,拜登在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待了三十四年,早在一九七九年四月、美中關係「正常化」不久,他就曾訪問中國,與當時的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會面。
儘管對中國不陌生,但八九年六四事件後,拜登毫不留情地譴責中共暴行,九一年更曾批評當時的共和黨總統老布希得了「中國症候群」,對中共在天安門廣場的「殺戮」視而不見。
崇尚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但在外交實務上,拜登仍將美國利益擺在首要位置,因此面對兩岸問題,他一向謹守「戰略性模糊」原則。例如二○○一年,拜登公開批評美國總統小布希「美國將盡其所能防衛台灣」的說法,違背了過去六任總統的模糊政策,直言美方不應傳遞給台灣「無論做什麼,美國都會挺你」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