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規則是可以的
來美國以後學到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你沒試過怎麼知道不行?」現在的職場跟以前大不同,很多人可以遠距上班,在其他國家的辦公室工作;科技進步,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現在可以了、以前沒有的職業現在有了;創業門檻降低了,找不到投資人還可以群眾募資(crowdfunding);每個人可以有好幾份工作或者常換工作。職場新鮮人如果還試著墨守成規,用以前人的經驗來評估現在的機會,那恐怕錯失良機!我覺得現在這時代,最強的規則就是「破壞規則」,只要你可以韌性勇敢,就可以任性顛覆!
我在美國,也看到了許多跟我以前想的不一樣的事情,如下:
所有人的抱負都有機會成真
你或許有聽過「美國夢the American dream」,它的意思不是在美國生活,而是指不論出身、背景,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而且抱負和夢想都能成真。美國創建來自於歐洲的移民,這些移民來到美國拓荒,從零到一、從無到有,不再受限於舊有的「規則」,而是各憑本事,只要你能善用自己的長處,找到機會,努力實踐,你就有成功的一天。
沒有過度積極這件事
人家說,這年頭已經沒有人在投紙本履歷,我朋友傑克想進矽谷聯電(United Microelectronics),他把履歷印出來,拿到聯電在矽谷的辦公室,交給櫃台小姐。然後就無消無息,誰也不知道那張紙是不是早就被拿去墊便當了。三個月後,他收到招募經理的電話,經理說早就有收到他的履歷,但一直沒有職缺,現在有了職缺,請他去面試,他成為聯電在矽谷最年輕的業務之一,幾年後,他就到世界半導體龍頭台積電(TSMC)矽谷辦公室工作。
也沒有過度休息這回事
「你最近忙什麼?」「喔,我辭了工作,賣了房子,去年帶家人各地背包客旅行。休息了一年多,準備回來上班。」這樣的對話好像只有在新聞上看得到,但其實在美國,雖是少數,但見怪不怪!我eBay 的產品經理同事留職停薪,帶著老婆小孩旅行休息了一年;我臉書的老闆離開公司,在家休息了快一年才重新出發;廚師「矽谷吉姆」的夏威夷同學休息了一年,到東南亞旅行。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因為錢賺夠了才離開,而是覺得人生迷惘,想停下來想一想、充電一下。

行行出狀元
「矽谷吉姆」從醫療器材公司離開,轉行成為廚師,在餐廳裡,有前醫生、銀行家,這些人當廚師不是因為有錢有閒了,而是覺得人生苦短,想花時間在自己有熱情的東西上;我在雜誌社的網站產品經理Lauren Carrane 離開公司,決定專心在教爵士有氧;矽谷的朋友離開谷歌臉書後,加入薪水很低的新創,或是完全改變消費型態,過著拮据的日子做新創;我西北大學行銷碩士的同學阿可畢業後決定到國小教西班牙文;我朋友Jose Luis,是個廣告公司藝術總監,他有天領悟到自己花那麼多時間做廣告,而大家都不愛看廣告,工作沒有意義,決定關掉公司、賣掉房子,帶著2個小孩從紐約搬到墨西哥老家一年,重新思索人生下一步。還有什麼比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棒的呢?
人人是怪人,沒有人是怪人
美國公司也讓我對多元文化開了眼界,我曾經有個男同事雷門,有一天他的主管突然發信給全公司,說雷門今天開始要當瑞貝卡(Rebecca Ruhlman),然後他就變成了她,開始穿女裝進女廁。同事也都不以為意;臉書的同事有天下班,說她要請假兩週去參選議員;臉書同事白天當行銷策略師,晚上在酒吧駐唱,後來發片「Call Me Ace」上了蘋果音樂排行榜第3;我在目標百貨的老闆Brad Lucas 和他太太,預約排隊了好多年,為了領養一個韓國孤兒;奈及利亞裔的同事經常穿鮮黃色褲子進辦公室;我男同志老闆和他丈夫,找了四個卵子提供者和另外4個代理孕母,安排好時間一年生一個小孩。
這些人都是我身邊的真實故事,乍聽之下會覺得不可思議,但相信我,在美國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沒有人會把他們當作怪人。而就是因為這樣開放包容的心態,就能容下更多元的文化。

沒定性?不合工作硬撐才悲慘
在亞洲,很多人一個工作就做10多年,但是在矽谷,同樣一個工作做5年以上,大家會覺得你有點奇怪,懷疑你是不是沒有雄心壯志?沒心學新東西?太過安逸?我有遇過在同一家公司待了15年的同事,他們多半是因為有副業或是其他的重心才待那麼久,像是週末在炒房地產、小孩還小、家裡有年邁的長輩需要照顧等。
我在希爾斯百貨的老闆離開公司之後,在紐約的服裝零售業工作,連續幾年都換公司,她說:「我就做做看,不行就換。我才不在意人家覺得我一直換工作,不適合的工作硬撐在那才叫悲慘!」我谷歌的朋友離開公司後,短短幾年待了3家新創,他說:「發現是地雷當然快跑,職涯黃金時期就這10多年,怎麼可以浪費在不適合的工作上?」
作者簡介_鄭雅慈(矽谷阿雅)
台灣人,現居美國矽谷。原為台灣蘋果日報記者,毅然辭掉工作赴美讀書,一路到矽谷科技公司擔任電子商務app產品長。榮獲十多項美國數位大獎、美國Min雜誌年度最佳行銷人獎提名、Girls in Tech 40歲以下女性科技精英榜、台灣十大傑出青年提名。
│工作經歷│
新創籌備中
臉書 電子商務產品經理、科技與創新產品行銷資深經理
eBay 手機拍賣新興市場產品長
麥當勞 全球電商資深總監
目標百貨(Target Corporation,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平板電腦電商產品長
希爾斯百貨(Sears Holdings,前美國第四大零售集團)手機電商產品經理、大數據行銷分析經理
凡斯媒體集團(Vance Publishing)數位產品經理、數位行銷品牌經理
本文摘自高寶《矽谷阿雅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