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的時間終於定了!中國將於5月21和22日召開“政治協商”和“人大”會議,釋放出中國將邁出社會運行、全面重啟的關鍵信號。按照慣例,「兩會」通常是在3月中上旬召開,但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兩會」推遲至5月下旬。
今年作為“十三五”規畫(第十三個五年計劃)的收官之年,又面對“百年難得一遇”的疫情衝擊,形勢比過去更加複雜,「兩會」如何對當前經濟形勢定調,以及出台怎樣的刺激政策,備受資本市場的關注。而從前期一系列的會議來看,新基建、傳統基建以及提振消費等刺激內需增長政策值得期待。
如果不是疫情的意外衝擊,中國今年是有具體的經濟目標需要實現,如GDP要比2010年翻一番,這意味著增速要保持5.6%以上。但疫情的爆發徹底打亂了經濟發展的步伐,在當前形勢下再談5.6%的增長目標,變得不現實。
其實在疫情爆發的初期,政府並沒有降低預期,比如3月份的政治局會議還提到“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但隨著國際上疫情的衝擊超出預期,4月份的政治局會議已經沒有提及完成經濟目標,而是首次提到了保就業、保民生的“六保”目標。
中國經濟重新定調 制定政策對沖下行壓力
相信在即將到來的「兩會」,不會刻意強調經濟增長翻番的目標,不過以往的「兩會」從來沒有試過不設定經濟增速目標,如果今年也不例外,政府對今年經濟增長的目標將會設定多少?"十四五"經濟增長目標是多少?將推出哪些保就業政策?財政預算赤字多少?推出何種新舊基建計畫?會不會繼續減稅降費?等等這些問題都將會在本次「兩會」上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