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時間 4 / 29(四)凌晨 2:00 聯準會舉行利率決議,這是今年疫情爆發以來,聯準會進行一連串緊急降息、購債以及流動性措施後,首次正式會議,備受市場關注,本文提出三大重點解析:
一、聲明稿無宣布其他措施,釋放寬鬆直到好轉的訊號
行動承諾:
聯準會致力在這充滿挑戰的時期,使用其全部工具來支持美國經濟,並促進最大就業和價格穩定的雙重使命。
經濟:
美國以及全球保護公眾健康而採取的減災措施,正在引起經濟活動的急劇減少和失業的大幅增加。而需求疲軟和油價大幅下跌,抑制了通膨,同時國內外經濟活動的中斷,也嚴重影響了金融狀況,並損害了美國家庭和企業的信貸市場流動性。公共衛生危機的持續,將在短期內嚴重影響經濟活動、就業和通膨,並在中期對經濟前景構成相當大的風險。
利率:
鑑於這些事態發展,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維持在 0~0.25%,直到有信心,經濟會度過危機,並有望實現其最大的就業和價格穩定的目標。
購債及公開市場操作:
聯準會為了支持家庭和企業信貸流動性,將繼續購買一定數量的美債,房屋抵押貸款以及商業不動產抵押貸款,支持信貸市場平穩運作的同時,也促進貨幣政策有效地傳遞到更廣泛的金融環境中。此外,公開市場操作將繼續提供大規模的隔夜和定期回購操作。
本文觀點:
本次利率會議無宣布其他額外措施,符合預期。聲明稿強調將持續購債並支持企業流動性。對於經濟敘述的措辭不如過往精確,一部分反映肺炎給經濟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外,我們認為聯準會希望藉由對經濟前景保守,並承諾寬鬆至經濟度過危機,這種較為模糊的條件式前瞻指引訊號,保留手中銀彈的同時,又給予市場持續寬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