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府在經濟活動扮演的角色變重,Government Relation職位的需求提高;對新變數的靈活應對能力,更是企業生存與搶得疫情後復甦生機的關鍵。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愈演愈烈,對國際政經、產業發展影響不斷擴大。疫情是一時的,終會過去,但疫情後將面對如何不一樣的未來,投資人及新創團隊又該如何應對,是我近日熱中思考的問題。
一方面,隨確診數不斷攀升,各國政府開始強勢介入及管控,同時推出各項紓困方案緩解經濟活動暫停的痛楚。短期內,當業務發展停滯而跨境資源不可得時,政府成為應急救火的核心關鍵;企業應設有專人保持對政府的溝通,除爭取紓困資源外,更要密切關注政策走向,與政府站在同一陣線有助於短期內搶進市占,並建立競爭優勢。
心元家族中,專注社區團購創新的「食享會」、積極發展線上課程的「Hahow好學校」都因此受惠;接下來的六至十二個月內,過去較不被注意的Government Relation職位需求,將提升且變得更重要。
隨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扮演的角色變重,伴隨而來的副作用,就是國與國之間的壓力升級。疫情後全球化走向落幕已是必然,短期內全球產業供應鏈也許無法完全與中國脫鉤,但加速撤出並建立彈性的應變能力,是企業生存所需。此外,疫情再次激起中美關係緊繃,影響層面恐將從政治經濟面擴大至消費者心理認同層面。不管是大公司或新創,都得更密切觀察並快速判斷中美局勢會如何影響自身發展,並靈活調整策略以進行應對。
當美國企業被告知不得銷售產品給華為,或是當中國政府下令政府部門及公家機關須在三年內撤換所有外國電腦設備與軟體時,中美貿易戰逐漸演變為各產業領域的冷戰;即使不樂見,未來許多公司也許必須得在「去中化」或「去美化」擇一發展,全球經濟因保護主義而回到區域連結的基礎上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