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極端的經濟預測

極端的經濟預測

2020-04-22 10:30

IMF(國際貨幣基金)發布經濟預測報告,2020年全球各國GDP多將呈現負成長,當然,台灣也不例外,但下修的-4%預測值,引發台灣各界熱議,認為過度悲觀。

一份經濟預測,意外引來台灣社會廣泛論戰,包括央行連續數天出面闢謠,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及政務委員龔明鑫都出面表示不可能,他們有志一同認為IMF(國際貨幣基金)的預測過度低估台灣。原來IMF預測二○二○年台灣全年GDP成長率負四%,這是眾多經濟預測中最悲觀的數據。

 

IMF四月十四日發布預測報告,二○二○年全球經濟將出現三%的負成長,這是大蕭條年代以來最差的經濟表現,這個數字比上次的預測下調了六.三個百分點,而二一年因為基期太低,可能出現五.八%的強勁成長。

 

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WEO)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各國實施封鎖政策,並暫停經濟活動,導致全球經濟前景黯淡。IMF對全球預測,也對各國經濟預測提出數據,包括美國今年GDP是負五.九%,下修了七.九個百分點,歐元區今年是負七.五%,下修了八.八個百分點,但是IMF認為,美國及歐元區明年都有四.七%的高成長;日本今年是負五.二%,明年有三%成長,中國今年一.二%,明年是九.二%高成長,印度今年一.九%,明年是七.四%。

 

大家比較關心的亞洲四小龍,IMF也做出預測,包括台灣今年是負四%,明年可達三.五%;韓國今年負一.二%,明年是三.四%;新加坡今年負三.五%,明年是三%;香港今年是負四.八%,明年是三.九%。如果照這樣的排列,台灣在四小龍中排行倒數第二,這樣的預測當然會引來眾多經濟學家的不同看法,除了央行總裁楊金龍直呼「不可能」,央行也出具正式報告,報告指稱:IMF對台灣的經濟預測過度悲觀,且這已不是第一次,央行語氣強硬。

 

IMF預測太悲觀? 引發央行、學者論戰

 

央行指出,IMF採由下而上的預測方式,通常是由各國專責單位依照該國特定假設條件與模型,參考全球利率、匯率及商品價格假設後進行預測,但IMF並未設置台灣專責的經濟預測單位。央行也強調,IMF過度強調全球經濟衰退及貿易量萎縮,對台灣經濟造成負面衝擊,也未掌握今年台灣民間及政府投資狀況,對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向來過度悲觀。央行特別舉出一六年IMF預測台灣經濟成長率一%,但實際是二.一七%,一八年也是先低估,後來才調整到二.七%。顧立雄也說IMF預估台灣經濟成長率負四%,這個預測好像在「擲筊」。

 

鄭貞茂說,近期各國際機構相繼示警,疫情引來恐慌,但台灣防疫得宜,全球產業鏈將掀起反全球化浪潮,台灣有望成為各國投資的焦點。楊金龍也認為台灣有三個特點,一是政府祭出一.○五兆元紓困會發揮效用;二是台商回台投資力度仍加大;三是未來的5G建置及離岸風力發電,會對台灣今年成長帶來助益。

 

一家經濟機構的預測,引來國內經濟學家積極回應,這在過去很少見,而今年各國經濟機構也下調台灣經濟預測值。疫情爆發前,台灣幾家知名的經濟預測機構都對二○二○年成長率提出看法,中經院是二.四四%,台經院是二.六七%,央行是二.五七%,中研院則是二.五八%,但疫情爆發後,大家紛紛下修今年GDP成長目標值。

 

元大寶華從二.二%下修到一.五%,中經院大陣仗開記者會,從二.四四%下修到一.○三%。多數外資機構對台灣經濟表現相對悲觀,摩根士丹利原估二.四%,下修為負二.一%,高盛從最樂觀的三.四%,下修為○.七%,匯豐從二.一%到○.五%,摩根大通從三.三%到○.六%,瑞銀(UBS)從二.二%到負○.一%,這些經濟機構的預測值都不一樣,但大家對IMF的負四%特別有意見,主因是IMF的負四%是所有預測機構中最低值,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她,IMF首席經濟學家高萍娜(Gita Gopinath)。

 

外資

▲點擊圖片放大

 

高萍娜主導評估,示警全球經濟衰退

 

近兩年IMF主要經濟報告幾乎由她主導,高萍娜一九七一年出生,是印度裔美國人,她在一八年十月接受任命,成為IMF首席經濟學家。她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博士,後來成為哈佛的教授,一八年入選美國藝術及計量經濟學會院士,她從印度德里大學文學直攻經濟學,算是一段傳奇,活躍在美國輿論界,經常接受採訪。

 

這次IMF全球經濟預測也是她的手筆,二○年四月十四日,高萍娜在其部落格發文,題目是「大封鎖: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這篇文章她已為世界經濟定了調,她說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場罕見的病毒帶來災難,導致很多人失去生命,而各國為控制疫情採取大規模隔離,整個世界陷入「大封鎖」狀態,經濟活動的崩潰與規模,是我們一生未曾經歷過的,在封鎖解開前,經濟前景會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她也用模型做了推估,假設多數國家的疫情與必要防控行動到第二季達到巔峰,那麼全球經濟在二○年將下滑到負三%,與元月的預測下調六.三%。大封鎖將造成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假設疫情在二○年下半年消退,各國採取的政策行動能有效抑止企業大規模破產,化解長期性的失業與金融壓力,那麼二一年全球經濟可望有五.八%的成長,這是全球性的危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倖免。她說:「接下來,我們將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危機的規模與速度相稱!」這是她一直以來的悲觀論調。

 

高萍娜在美國經濟學界活躍,看法也比較極端,因此,她的報告立刻引來全球關注,台灣今年還沒有心理準備接受經濟負成長,因此,政府機構群起辯駁,那麼今年經濟真相為何?仍須緊盯疫情變化,眼前有兩個指標可以參考。

 

一個是疫情的領頭羊中國,這次疫情源自中國武漢,中國對「武漢肺炎」這四個字非常敏感,但元月二十三日武漢封城震驚了全世界,從元月到三月,中國採取十分嚴厲的封城手段,疫情到三月十六日到達巔峰,這一天歐美為主的中國以外地區確診及死亡人數正式超越中國,而美股道瓊也在三月十六日暴跌二九九七點,VIX(恐慌指數)在這一天創下八十四.八三的歷史新高。

 

從疫情發展來看,中國第一季經濟數據具有高度參考價值,全球正式公告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的國家也是中國,中國公布的數字非常驚人,是負六.八%,去年的四個季度,中國GDP分別是六.四%、六.二%、六.○%及六.○%,這回出現跳水式的負六.八%,令人吃驚。

 

疫情高峰過後,中國四面向看經濟數字

 

第一季是中國疫情高峰,尤其是元月下旬及二月、三月中旬以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盡快復工,從經濟數據來看,中國到了三月已出現好轉現象,這當中,我們把GDP負六.八%的內涵分成四個面向來看。

 

一是進出口的數字,中國進出口總額在首季下滑六.四%,但一到二月是下滑九.五%,到三月只小幅下滑○.八%,已出現好轉。二是固定資產投資首季是負十六.一%,其中一到二月是負二四.五%,三月已出現好轉。三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季衰退十九%,一到二月下滑二○.五%,三月下滑十五.八%,也有改善跡象。四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首季下滑八.四%,其中一至二月下滑十三.五%,但三月只下滑一.一%,從此面向來看,中國最惡劣的經濟數據在二月,三月漸改善。

 

從中國經濟來推估,歐洲疫情在三月中旬引爆,情況像元月二十三日武漢封城,約一個半到兩個月,疫情會到達巔峰,然後從高檔緩慢落下,現在歐洲的義大利、西班牙、德國都看到確診及死亡病例增速放慢的現象,美國也有改善,紐約州長古莫也稱紐約州最危險的時刻已過,如果中國的模式套進歐美,那麼歐美最慘烈的可能是三到五月,也就是說,歐美最壞的經濟數據可能出現在四月。

 

現在來看,歐美疫情慢慢到達高峰,美國已經很多州宣布恢復經濟活動,儘管疫情沒有完全受到控制,疫苗研發也未見曙光,但接下來,全世界恐怕必須與病毒共存,也就是說,全世界慢慢恢復經濟活動,大家把防疫落實到生活中,像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全世界慢慢恢復運作,當然飛機復航、郵輪旅遊恐怕還需要時間,用這個角度看世界,這個世界沒有樂觀的理由,但也不盡然全面悲觀。

 

高萍娜

IMF首席經濟學家高萍娜提出經濟報告,預測2020年台灣全年GDP成長率為-4%,引來各界熱議。(圖/Getty)

 

油價跌至水平線下,未來走勢備受關注

 

二是油價暴跌的訊號。二十一日震驚全人類的是西德州原油(WTI)出現跳水式的重挫,油價跌到零,已是不可思議,WTI五月期貨原油合約價最慘跌到負三十七.六三美元,這是油價史上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疫情讓市場的極度悲觀無下限;而六月到期的北海布蘭特原油也跌到二十五.五八美元。這樣的景象透視了一個訊號,全世界飛機停飛、郵輪停駛、經濟活動窒息,而工業生產也停頓,企業建置的安全六十天庫存量,現在倉儲已經爆滿,精煉廠在煉油無出路的處境下,所使出的求生術。六月WTI已回穩到二十美元以上,另外是西德州與布蘭特的價差史上最大,西德州代表美國頁岩油勢力,這可以看出美國頁岩油業者已出現斷頭求生的景象。

 

從中國首季GDP及WTI的急挫來看,世界經濟調整力是強勁的,油價變負值,大家一輩子都沒有見過,中國GDP出現負六.八%,也是史上罕見的景象。在極度悲觀中,不要忘了各國救市的力道也是前所未見,台灣祭出的規模是一.○五兆元台幣,美國是二.二兆美元,日本是十二兆日圓,韓國是一二八.七兆韓元,新加坡是五五○億新加坡幣,德國是一.一兆歐元,法國是三四五○億歐元,英國是三三○○億英鎊,為了救急求生,各國政府捍衛經濟的手段也達史上空前,在紓困無上限的情況下,經濟活動也許不會那麼悲觀。

 

從經濟櫥窗的股市來看,現在VIX指數、美元指數已改善,只有油價繼續探底,但二十一日的負三十七.六三美元可能也是到極限,而各國股市從三月十六日以來,美股道瓊已彈升六千點,台股也拉出二二○○點的彈幅。股市一向春江水暖鴨先知,假如全世界疫情沒有繼續失控惡化,以現在最悲觀的情緒來預測未來一整年,可能會存在落差,因此,我常說在最樂觀與最悲觀的情緒下所做的預測,通常精準度都不高,這次IMF的預測,大家可以參考,但未必要盡信!

 

國際經濟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拉升台股的動能來自何處? 謝金河:可能與「2件事」有關
拉升台股的動能來自何處? 謝金河:可能與「2件事」有關

2020-04-21

抗疫不能靠中國》美國提出50%藥品要自製 藥廠CEO:「台灣應思考國產戰備藥品了」
抗疫不能靠中國》美國提出50%藥品要自製 藥廠CEO:「台灣應思考國產戰備藥品了」

2020-04-20

疫情蔓延仍不忘大外宣  台灣防疫與外交皆須謹慎
疫情蔓延仍不忘大外宣 台灣防疫與外交皆須謹慎

2020-04-17

疫情撞擊下的台灣產業
疫情撞擊下的台灣產業

2020-04-15

「現金永遠不會變王,但也不會是垃圾!」 謝金河:劇變時保持2件事,可能就是未來贏家
「現金永遠不會變王,但也不會是垃圾!」 謝金河:劇變時保持2件事,可能就是未來贏家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