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的疫情,造成中國大規模停工、商業活動停擺,但股市卻跌幅不深。
市場期盼中國政府接下來在貨幣供應量上,加強力道、度過危機,並帶動新產業的發展。
二○二○年全球股市受武漢肺炎波動,截至三月十三日,美國標普五百(S&P 500)跌二三.二%,德國跌三○.八%、日本跌二八.二%;然而上證指數僅跌六.七%、深證指數漲了二.一%,顯示中國獨強。
另外,在美國聯準會(Fed)迅速降息二碼之下(編按:聯準會於三月十五日另宣布降息四碼),歐洲央行也擴大QE(量化寬鬆)。三月十九日,日本央行跟進寬鬆的機率大升,全球充沛資金是股市最大活水。
觀察過去兩次上證指數漲得最猛的○七、一五年,各漲至六一二四點、五一七八點,而中國第一次GDP(國內生產毛額)從○七年十四.二%降至○八年九.七八%,第二次GDP成長衰退至七%以下,兩次股市暴漲後,中國經濟成長率都下修,爾後皆大增貨幣供應量(○九年狹義貨幣餘額M1,從六.六八%增至三八.九六%,一六年從二.九%增至二五.二九%)才能維持經濟成長。本次武漢肺炎讓中國停工嚴重,但股市跌幅卻不深,市場已期盼中國政府將有更大的作為。
一九年中國執行約二兆人民幣的減稅刺激,財政赤字金額跳增兩倍(一九年四.八四兆人民幣、一八年二.三八兆人民幣),赤字率由往年三%以下增至四.八六%,然一九年GDP成長率僅六.一%(一八年六.六%),顯見刺激效果有限;二○年,在武漢肺炎危機下,更需加大力道。對比○九年至一一年,美國、日本政府赤字率達七%以上(目前中國為四.八六%),藉由政府支出帶動新產業前行(電動車廠特斯拉即是範例之一),由此可見中國政府支出仍有向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