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產業供應鏈步調,也可能重挫全球經濟,各國紛紛出招穩定經濟,揭開全球央行新一輪放水行動的序幕。
美國債市一飛沖天,十年國債利率跌破一.五%,讓人回想起雷曼危機、歐債危機時候的情景。三十年國債利率輕易劃破二%關口,可說是史無前例。
新冠肺炎正在全球各地蔓延,繼中國之後,日本與韓國也爆發社區感染。這三個國家的工業生產達到全世界總值的四○%,不僅如此,全世界的零部件有七成種類與此三國有直接、間接相關。疫情嚴峻,中國汽車零件生產線停擺、物流配送阻滯,已經導致全球過半的生產線放慢組裝速度,甚至停產。只要缺少一個零件,整輛汽車無法離開組裝線。如今中國之外,又有日本、韓國出狀況,福特一百多年前發明流水生產線以來,汽車產業還沒有面臨過今天的窘境。
受衝擊的當然不只汽車業,幾乎所有製造業均受到產業鏈斷裂的威脅,哪怕其他國家沒有疫情出現,零部件無法送抵生產,照樣受影響;哪怕零部件供應尚在,價格也一定上漲。此次影響究竟有多大,無人能做準確判斷;但只要轉身看看身邊的電子產品,想想電子產品必有的晶片,大概就可想像目前全球產業鏈所遭遇的衝擊。
筆者相信,新冠肺炎給全球產業鏈帶來的影響,可能是前所未有;對全球消費所帶來的影響,也可能很巨大。中國經濟受到重創,日本與德國可能出現技術性衰退,而這直接影響到全球投資信心與消費意願,衝擊企業的現金流,對GDP增長構成二次打擊。二○二○年出現全球衰退,在兩個月前講出來會被人笑話,但如今已成為一個潛在風險,最終發生的機會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