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稱長州的山口縣,有不畏生死、挑戰極限的獨特文化。當地出身的政治與軍事領袖驍勇善戰,「長州藩」在十九世紀建立了日本最早的西式陸軍,之後在明治維新的國家現代化歷程中一馬當先,取得無可動搖的政治地位,從打倒德川幕府、主導明治維新,到二次大戰的八十年期間,長州將領牢牢掌握陸軍,對外主導所有日本對外擴張的戰爭,對內更成為日本天皇身旁無可替代的政治派閥。
甲午戰爭是長州藩的軍隊打贏的,之後統治台灣的總督幾乎都是長州將領,第二任台灣總督桂太郎、第三任乃木希典、第四任兒玉源太郎,以及第五任佐久間左馬太,都是長州出身的陸軍將軍。
安倍晉三繼承的就是長州閥的政治派閥。安倍晉三一家就出了三位首相,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原姓佐藤)是日本統治滿州的核心人物,個性強悍,被稱為「滿州的妖怪」,二次戰前回國擔任商工大臣,戰後被列為甲級戰犯,卻能取得美國的信任,只關了三年多,沒有被起訴,在牢裡繼續操控日本政壇,出獄後成為戰後日本自民黨最有實權的操盤者,《美日安保條約》在岸信介手中完成,是日本戰後秩序的奠基者。岸信介的親弟弟,也是安倍晉三的外叔公佐藤榮作,在經濟上創下昭和奇蹟,在外交上完成沖繩行政權返還日本,還因令日本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不再續任 變幕後影武者?
安倍晉三的父親安倍晉太郎,原本也是首相的人選,因為敗選或是政治交換而未能進入首相府,但是安倍晉太郎長年掌控自民黨,與竹下登、宮澤喜一並稱日本政壇「三領袖」,晉太郎過世後,安倍晉三繼承父親政治遺產,擔任山口縣選出的眾議員,還有安倍晉三的弟弟,過繼給岸信介家族後改姓為岸信夫,在山口縣選區出任兩任眾議員、兩任參議員,也是代表安倍晉三與台灣交往的窗口。
安倍晉三的任期將會延續到二○二一年的九月,剩下一年十個月的時間,他表明不會續任,雖然政治領袖到期卸任的話語,大多僅供參考,不過日本政壇對於繼任者的討論愈來愈熱烈則是事實。依照日本政壇的傳統,安倍晉三非常可能在已經浮上枱面的政壇領袖當中,挑選繼任人,自己退居二線成為影武者,這也是伊藤博文至今不斷出現的傳統。
安倍在九月十一日以「安定與挑戰」為目標,對內閣和自民黨高層進行了大調整,為「後安倍時代」與最終的修憲任務進行布局。接班極難安排,安倍自己的支持度也在下滑,「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政壇到底長怎樣,的確是充滿變數的挑戰。
《日本經濟新聞》在過去三個月連續五次進行題目為「最適合出任日本下任首相」的民意調查,列出十位最可能的首相繼任人選,讓受訪者選出第一名。五次的結果竟然都是三十八歲的小泉進次郎排名第一,安倍晉三連任、與曾經挑戰安倍,卻在自民黨總裁選舉失敗的石破茂分居第二、三名。最新一次調查在十月二十八日,小泉進次郎的支持度達二○%、已經喪失所有黨職與內閣職位的石破茂十八%,安倍連任十六%。
小泉進次郎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兒子。小泉純一郎從二○○一年到○六年擔任首相,是任期長度排名第六,戰後僅次於佐藤榮作與吉田茂,民意支持度最高的首相。小泉帶領日本走出網路泡沫、SARS風暴,推出多種困難的改革,如果不是因為他堅持推動郵政改革,他的任期應該還可以延長。

▲點擊圖片放大
38歲小泉進次郎人氣高
小泉進次郎在二十八歲就當選神奈川縣的眾議院議員,至今已經連任四任,成為全國四六五位眾議員中,唯一不滿四十歲就已經四連任的資深議員。他在年輕族群具有超高支持度,也是《日經》過去兩年的民調中必然被點名的首相人選。他三十六歲時第四度競選眾議員,在自己的選區穩若泰山,還跑遍全國到處幫年輕的參選人助選,所到之處萬人空巷,進次郎口才便給,不參加任何派閥運作,讓他得以直接訴諸選民的心聲。
擅長派系合縱連橫的安倍,在今年九月的內閣改組中,特別把高人氣的小泉進次郎指派為環境大臣,給進次郎首度獨當一面擔任內閣大臣的機會,也避免他與其他派系結盟。而挑戰他自民黨總裁的石破茂,則已經喪失所有黨職與公職,只剩下眾議員的身分,藉著全國各地演講,試圖維持殘眾的支持。
除了小泉進次郎、石破茂之外,安倍在九月內閣改組中,將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調去做防務大臣(國防部長)、將河野的前輩,已經做過外交與國防部長,而且是自民黨內大派系首腦岸田文雄調任自民黨政策協調會長。
河野與岸田都是日本政壇老派閥的接班人(見附表),既有挑戰安倍的企圖心,卻也得乖乖聽任安倍指揮。
天天都在創造歷史紀錄的安倍,雖然不用強勢的威權統治,也不搞長州藩前輩們的極端手段,卻成為日本首任首相伊藤博文以來,最有政治權勢的首相,而長州政治人物縱橫日本政壇,延續一百多年依舊虎虎生風,背後掌握的核心實力,才是日本犯下侵略鄰國的大錯、與重新站起的關鍵所在。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九月內閣改組,安倍把高人氣的小泉進次郎(右)延攬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