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特殊學名藥廠法德藥搶頭香 拿下對岸藥證

特殊學名藥廠法德藥搶頭香 拿下對岸藥證

財訊 記者段詩潔

健康

財訊雙週刊

2019-10-24 18:52

特殊學名藥廠法德藥獲中國藥監局核發首仿藥證,在中國醫改商機下,成為搶得頭香的台資藥廠。

生技業再度傳來好消息!特殊學名藥廠法德生技藥品公司旗下抗思覺失調症藥品「富馬酸喹硫平」,獲中國藥監局核發首仿藥證,將於今年底上市銷售,搶攻每年銷售商機超過50億元的市場,在中國醫改商機下,成為搶得頭香的台資藥廠。

 

法德藥擁有美中雙報共線產品獨家優勢,這顆藥在2017年取得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藥證,並在美國上市,法德藥採取「先美後中」的策略,接著在同年底向中國藥監局送件申請藥證,並在去年初取得中國的優先審評。

 

中國藥業一度混亂 轉進美國取得FDA藥證

 

中國施行優先審評條例,只要送審藥品在中國境內用同一生產線生產,並申請美國學名藥證且通過查廠者,若再申請中國學名藥證,該款藥就可獲中國藥監局納入優先審評程序,且不須再進行BE(生物等效性)試驗,直接提交藥證申請即可。

 

法德藥能夠在中國醫改制度下搶得頭香,也是一段有趣故事。其實法德藥早在2009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子公司廣東佛山德芮可製藥,有兩座符合美國FDA規格的生產基地,並於數年前就通過美國FDA查廠。

 

法德藥創辦人、德芮可製藥董事長黃逸斌表示,中國在2015年進行藥證改革前,是一片混亂,尤其2005年藥監局長舞弊事件後,長達10年時間中國藥品審核呈現真空狀態,因為造假的東西太多,沒辦法一下子全找出來。黃逸斌回憶,當初在中國送件審核發現居然排到兩萬多號,不得已才轉往美國市場發展,先拿FDA藥證,也才有今天的中美雙報共線產品獨家優勢。

 

中國著手藥政改革後,一開始國際大廠也抱持觀望態度,直到2016年新政策推出,對學名藥上市審查制定嚴格辦法,規格直逼美國FDA法規制度,並建立特有新制包括「優先審評審批」、「美中雙報」、「一致性評價」等。大家發現中國藥改是玩真的,於是今年連敏感度最高的印度藥廠,也紛紛劍指中國。

 

法德藥董事長詹惠如表示,法德藥把在美國的成功經驗,套用在中國。中國實施醫改後,法德藥密切追蹤出台公告,一邊著手翻譯文件,發現與美國FDA規範相當貼近,等到中美雙報的規則出爐,就馬上送出申請。

 

詹惠如說,藥改是很好的機會,但要怎麼接住這個球?就是要做好準備。例如FDA剛剛到佛山進行有「飛行檢查」之稱的突擊查廠,一般FDA查廠兩個月前會通知,這次是打電話說3天後要來查,「還一度以為是詐騙電話。」

 

中國市場誘人 法德藥靠時間磨出商機

 

這回剛好是FDA派駐中國的殺手級官員來查廠,電子檔案7、8千筆資料,一個一個抽問,甚至每個角落、櫃子下面都要用手撈過一遍;官員自己跑到文件中心調資料,甚至把員工垃圾桶翻出來細問,要求員工把電腦打開細看郵件,到了實驗室也不准公司主管發言,讓操作員自己來回答,查廠結果是「零缺失」。

 

黃逸斌說,早期剛到中國設廠,先不談技術,光是要訓練員工不造假、不說謊就很難,就是要一直教、不停要求,從一設廠開始就以FDA規範要求,在所有細節養成習慣。

 

中國的藥品市場有90%以上為學名藥,鼓勵「仿創結合」,並以政府力量推動大健康計畫等政策,在黃逸斌眼中是相當誘人的市場。未來法德藥的目標,是1年在美國與中國各送2~3件藥證申請,1年拿到1~2個藥證。

 

目前法德藥多項藥品進入臨床階段,展望明年,除了思覺失調症用藥取得中國藥證、年底上市外,降血壓用藥與另一項思覺失調症用藥,明年都有機會取得FDA藥證、中國藥證也在審批中。

 

看起來頗嚴肅,十足科學家模樣的黃逸斌突然展露笑顏:「機會來了,必須準備好,這些都是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終於被我等到了。」…(本文節自財訊592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法德藥谷底翻升 中國藥證聽牌中

解讀生物相似藥的好消息與壞消息

輝瑞併購Mylan 學名藥掀新戰局

 

401(k)是名符其實由企業自辦的「勞退自選」計畫,雇主要自行尋找合作的帳戶管理人建立平台,提供帳務紀錄、投資商品選項、理財諮詢、結算等服務;勞工可以在不同風險的投資計畫標的中自行選擇、轉換,但也得自負盈虧風險,因此雇主通常會提供基礎的理財教育。

 

例如全美最大雇主沃爾瑪(Walmart)的401(k)計畫,同時提供風險較低的「貨幣市場信託基金」、「債券信託基金」,以及風險較高的「指數型股票基金」和「國際股票基金」等商品。但在介紹網頁上,先用顯眼的粗黑字體提醒未必擁有財經專業的賣場勞工,投資商品「不受存款保險保障」、「可能發生損失」,接著才介紹免稅、公司相對提撥等優惠。

 

引導勞工參與  「不反對即同意」

美國《養老金保護法》助長提撥率

 

四十年來,401(k)計畫已經是美國勞工退休生活的最重要依靠,因此資產規模持續快速擴張。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發表的報告,二○一一年,所有401(k)計畫持有的總資產為三.一兆美元;二○二一年九月,規模已達七.三兆美元,占全美所有個人退休帳戶資產的半數以上。目前有約六千萬名勞工正定期撥款,另有數以百萬計的退休人士或離職勞工擁有帳戶。

 

其實,401(k)計畫的前二十多年,覆蓋率並不理想,二○○五年的資產總值僅二.三兆美元,但二○○六年聯邦政府通過了《養老金保護法》(The Pension Protection Act),授權雇主「自動」將員工加入計畫定期撥款;勞工也可加入自動增額計畫,逐步拉高提撥率。兩項制度實施後,二○一七年資產總值達到五.四兆美元,成長超過一倍。

 

《養老保護金法》也授權雇主將未選擇投資商品的勞工退休金,放進預設的「目標週期基金」。由於這種商品是依年齡或退休年分設計資產配置,一般邏輯是讓風險耐受度高的青年持有較多股票商品追求收益,待退者則以債券或貨幣等低風險資產為主。由於目標週期基金的投資年限較長,即使「老闆幫我選」的商品短期出現虧損,雇主與信託業者也不須負責。

 

讓勞工獲得基礎理財概念,是401(k)在確保老年經濟安全外的另一項效益。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調查,二十一到二十九歲的計畫參與者,有四分之三將超過八○%的401(k)資產投入股票商品;六十到六十九歲的勞工,只有二九%的人持有股票部位超過六成,大致符合人生週期階段的合理投資原則。

 

而在二○二一年美國股市屢創新高的吸引力下,美國投資公司協會調查超過三千萬個401(k)專戶,僅一.一%停止撥款、七.三%更動帳戶餘額(向帳戶貸款)、四.五%改變資產配置,由此可以推論多數美國勞工不會將定期提撥的退休金挪作短線投資。

 

智利經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智利經濟,失業率居高不下,國會因此三度允許勞工提領養老基金專戶中的資產應急。(圖/Getty)

 

智利養老基金排除雇主責任

所得替代率不到40%  勞工規避提撥

 

然而,不是每個採確定提撥,並開放參與者自選投資方案的退休金制度,都能發揮預期效益,與美國401(k)幾乎同時設立的智利養老金制度,就是個不成功案例。

 

一九八一年,信仰市場經濟的智利獨裁總統皮諾契特,發起退休金制度改革,強制勞工每月將薪資的一○%轉移至個人名下、但由養老基金管理人投資操作的帳戶。勞工要先物色基金管理人,再從管理人提供、風險不同的五種投資方案中做出選擇。

 

這項讓勞工自己為老年負責的制度,讓智利政府擺脫了龐大退休金支出造成的赤字;而將退休金交付專業人士投資,也獲得預期的穩健績效,四十年來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七.六%,但是,這項拉丁美洲版的「勞退自選」制度,從未真正確保勞工老年經濟安全,二○二一年有超過三分之一領取養老金的智利人生活在貧窮線下。

 

智利養老金制度失敗的首要原因在於整體提撥率過低。當年的皮諾契特政府急於「甩鍋」退休責任,卻未提供基本年金保障,更讓雇主不必負擔勞工退休金責任,光憑勞工自己提撥的一○%薪資,就算投資績效再好,也不足以支應老後生活。

 

鑑於退休金所得替代率過低,二○○八年智利政府開始以公務預算,對六十五歲以上、財力屬於後六○%的老人,發放每月約一七○美元的保證年金,但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調查,智利勞工退休所得替代率一直低於四○%,一九年十月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發生大規模示威行動,退休制度改革就是主要訴求之一。

 

疫情下開放提領養老帳戶應急

惡性循環致退休制度幾近崩潰

 

由於所得替代率過低,讓智利勞工對按月撥款興趣缺缺,往往以高薪低報、地下經濟等方式,規避強制儲蓄,造成惡性循環。而二○二○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智利經濟,國會更三度通過修法,開放勞工提領養老基金帳戶中的積蓄應急。根據智利官方資料,九五%養老基金帳戶內有餘額的勞工,至少進行過一次提領,甚至有三○%勞工清空帳戶。進一步掏空本已所剩不多的未來。

 

眼見退休制度近乎崩潰,有左翼政治人物提議,將總值約兩千億美元的勞工養老金資產全數收歸國有,再重新設計一套由政府負責的制度;OECD則認為,應藉由拉高提撥薪資比率、延後退休年齡、增加雇主與政府提撥責任等方式多管齊下,修正養老金體系,搶救退休危機。

 

精神同為「確定提撥、自選投資標的」,美國與智利的退休制度運行四十年後的現狀卻有天壤之別,可見除了賦予勞工自主投資權利以外,透過制度設計讓政府與企業合理分攤責任、有效監管商品業者,並持續灌輸勞工正確知識,才能極大化勞退自選的正面效益。

 

香港

延伸閱讀
秋蟹季節到!吃螃蟹會升高膽固醇?中醫師警告:這4種人不適合多吃
秋蟹季節到!吃螃蟹會升高膽固醇?中醫師警告:這4種人不適合多吃

2019-10-24

老年人罹癌不適合化療?醫師:視情況而定
老年人罹癌不適合化療?醫師:視情況而定

2019-10-24

Line流傳「柑橘泡藥半年不壞,吃多要洗腎」是真的嗎?吃柑橘前,一定要做這件事
Line流傳「柑橘泡藥半年不壞,吃多要洗腎」是真的嗎?吃柑橘前,一定要做這件事

2019-10-22

牙膏能治青春痘?食藥署這樣回應
牙膏能治青春痘?食藥署這樣回應

2019-10-20

股市忽高忽低,如何在大盤震盪時,利用「品質」、「股票評價」和「成長」三大指標來掌握「賺錢好時機」?
股市忽高忽低,如何在大盤震盪時,利用「品質」、「股票評價」和「成長」三大指標來掌握「賺錢好時機」?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