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抗爭遊行、水炮煙霧彈、甚至實彈射擊,美國人與歐洲人看得多了,不就是人們反對政府政策而抗爭嗎?「香港言論自由?干我X事?」「我也去過香港,挺自由的嘛!不知道港民在爭什麼、激動什麼?」「沒投票權?我自己是美國人,我都二十年不去投票了!」以上是NBA事件之前,一般美國人對香港抗爭的認知。
但突然之間,全美國的電視台與媒體,都在報導中國強迫火箭總管莫瑞、火箭隊、NBA籃協、甚至美國政府、美國人民必須向「中國人民」道歉的新聞!這都哪兒跟哪兒啊?仔細一瞧,原來是因為莫瑞在個人推特(Twitter)發出「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為自由而戰,與香港同在)」貼文。
這就妙了!懂得的人說:「你中國不是有防火牆禁止推特進入嗎?那牆外的一隻兔子打了一個嗝,為什麼你那麼緊張啊?」更懂的人說:「莫瑞的十個字裡,『為自由而戰』沒支持香港獨立啊,『與香港同在』不過就是一種關懷啊,中共為何如臨大敵?」
支持港民就是「反中國」
「言論自由」可以有,但不能說?
看到妙處了嗎?原來,全世界對港民抗爭的輿論,包括港人自己,除了幾百人之外,沒有一個人在呼喚「香港獨立」,反倒是中共自己發明了一條公式:「支持港民抗議=反對中國=支持香港獨立」,並把這項自我心虛的公式強塞放入任何同情港民的人嘴內。這就好像一個人在自己褲子裡放了一個暗屁,本來自己不說、誰也不知道,但這人卻主動脫下褲子對四周的人說:「屁是你放的!」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你說,這不是「神風自殺機」的精神是什麼?籃球、棒球、美式足球,乃凝聚美國社會的三大聖牛,代表了美國文化的精髓。拿聖牛開刀,連小學程度的美國人,都會為之側目。不諱言地講,包括九一一恐怖攻擊世貿大樓事件,都還會有一小部分美國公民感覺那是美國罪有應得,但霸凌美國的籃球運動?腦子進水了吧!
中共善於宏觀論述,一套一套的不管是邏輯成理還是強詞奪理,終歸會有一部分人被惑。如果是美國某大牌學者撐起「言論自由」的大旗來支持港民行動,中共或許有一搏的機會,但一位籃球界人士表達他樸素的自由理念,中共為了殺雞而啟動了整個國家屠宰場,似乎令人難以理解。其實,只要你了解什麼叫「中共」,也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這場「官方」圍剿,背後並沒有一個單一的「官方」,而是一場黨內爭奪主導權的荒誕升級劇碼。由於國內外形勢交迫已經到了臨爆點,中共內部的習派與數個非習派,為接下來的「四中全會」與「二○二二年的二十大」,已經到了顧不得顏面的境界。
中美膠著狀態「分水嶺」
挺起腰抗中國、彎下腰慘被霸凌
讀者或許可這樣想像:大街上幾個幫派圍坐在一張桌子前,桌上有各種武器,經濟的、金融的、軍隊的、意識形態的、民族主義的,都可以置對方於死地,此時已管不著什麼武器,誰先搶到拿來用就是了。殺紅了眼之後,桌邊各派的小弟也抓起菸灰缸、花瓶、酒杯互扔,愈演愈烈,至於是否傷到圍觀的人群,自然也無暇顧及了。霸凌NBA事件一開始可能只是某派某人隨手扔出的一只「民族主義」菸灰缸,但交火之下,為了爭奪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權,爛招就螺旋上升了,直至形成集體自殺機。
動到了籃球迷,就動到了美國六○%左右的選票,這比動蘋果手機的後果嚴重一百倍。美國政客的嗅覺豈是用來吃素的,所有那些原先想與選民溝通中國問題、卻因議題太抽象而難以著力的議員,都撿到了大炮,從此向大眾解釋他們為何示警中國的原因,也再容易不過了:「中共不但威嚇我們的科技公司、金融機構,現在連我們的體育、好萊塢都要開始霸凌、開始言論審查了。」阿拉巴馬州的老農,這話一聽就懂!可憐的是在美國生活的華人,恐怕日後沒有人要和他們打籃球了。
雖然NBA協會為了中國市場而做出一連串軟化的姿態,但是參眾兩院兩黨議員,卻不可能對中共黨媒服軟,他們只會順著議題發酵,最終延伸到自由及人權的領域。德州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這不就到了香港,國會正在進行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也會加速。箝制NBA球界的自由言論,極可能就此成為中美膠著狀態的分水嶺。日後,美國與西方大眾眼中,恐怕只剩下兩種大型跨國企業:那種挺起腰面對中國市場的,還有那種彎下腰屈服中共霸凌的。
中共自我塑造的世界形象,從「硬實力」轉向「巧實力」,再轉向「銳實力」,但這回,三十年來花費上兆美元成本、精心打造的統戰成果,竟毀於一個籃球。中國已故總理周恩來引以為傲達成中美建交的「乒乓球外交」,葬送於當代領導人的「籃球濫交」,不可不說,中共已進入「笨實力」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