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名聲響亮的經濟大師,為了新書,席勒近來還是不免要提高自己的曝光量,也不免必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那麼,現在多數人是否相信最近一連串的悲觀故事呢?」對此問題,席勒近來的回答大致有兩個重點。
美新屋開工數12年最佳
佐證「房市投機風起」
首先,美國人現階段的投機情緒頗強,從房市來看,「投機情緒甚至已經重回二○○八年房市崩潰的前兩年,也就是○六年的熱絡狀態。」
席勒攤開歷史數據,自一九九七至二○○五年,美國房價中位數上漲了七五%,但同期間房租僅漲八%,代表住房需求不能支撐房價,催動房價的火力,是一種「相信房價只會一路上漲的情緒」;對比現況,一二至一八年間,房價上漲三五%,租金上漲十三%,兩者脫鉤的情況再次出現。
此外,席勒曾幾度進行「買房心態」調查,○四年,四九%美國購屋者的主要考量是「投資」,這個比率在房市崩潰後的一○年降至三二%,而在一六年的調查中,比率又拉回到了四二%。這些數據雖非最新統計,但一項剛剛出爐的數字,終究佐證了席勒對於「房市投機風起」的判斷:美國今年八月新屋開工數月增十二.三%,為十二年來最高水準。正是對於這個數字,席勒做出了「市場情緒重回○六年」的評論。
新屋開工等房市數據的高低,或許是席勒用以判讀市場投機情緒的指標,但若擴大到整體經濟層面,消費者信心狀態或許是席勒更在意的觀察重點。
「美國這一輪景氣擴張的時間破紀錄,但這就代表景氣即將衰退嗎?你不能只是在日曆上數日子來判斷景氣何時反轉,景氣衰退的發生,其實更接近於流行病的疫情,是一種情緒蔓延的結果……。」席勒強調,以目前的數據來看,「一般民眾似乎並沒有受到『景氣擴張即將到期』的故事感染……。」
這個說法得到其他幾位華爾街人士的呼應。美國經濟諮商理事會日前公布九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雖較八月的一三四.二降至一二五.一,但該會經濟指標資深主任佛朗哥(Lynn Franco)解讀調查,「消費者是有可能在未來減少一些大額消費,但,現在還沒發生。」他認為:「對於媒體的悲觀預測,目前多數消費者似乎仍然選擇忽略……。而據我的經驗,消費者在判斷景氣衰退這方面,一向很有一套!」
製造業PMI奇慘衝擊美股
服務業表現也僅低空飛過
從消費信心延伸,攸關美國內需經濟表現的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或與消費信心高度相關的就業市場數據,自然也會是未來的重要觀察指標。
十月二日,美股一開盤就迎來沉重賣壓,與股市具有一定相關的高收債市場也遭遇逆襲,巴克萊全球高收債指數跟著重挫;避險資產需求則是瞬間爆棚,黃金價格再次衝破每盎司一千五百美元大關,美債殖利率也一度跌至一.五二%。
華爾街乍見拋售潮,重要原因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九月表現奇慘無比,不僅連續兩個月萎縮,甚至大幅下滑至四十七.八,創十年來新低。攤開報告,細項數據全面潰堤,十個項目中,除了供應商交貨指數以外,其餘九項皆位於五十榮枯線以下,呈現萎縮狀態。
製造業奇慘無比的數據,一度引發市場對於「衰退將至」的警覺,然而卻未釀成不可收拾的信心危機,美國股市很快回穩,原因之一在於市場很快開始出現另一種討論:製造業終究只占美國經濟約十一%的比重,對整體經濟的直接衝擊有限,相較之下,與就業市場、民間消費高度相關的服務業、內需經濟,才是判斷景氣多空的重中之重。
從金融市場能快速(但或許也是暫時)轉危為安的結果來看,席勒認定「美國人現階段還不相信悲觀故事」的論點仍然成立,「目前,我還沒有看到任何重大金融危機即將來臨的跡象。」席勒說。
不過,幾項攸關席勒「敘事經濟學」、牽動市場情緒微妙變化的指標,恐怕還是必須密切觀察。以服務業的狀況來說,九月分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雖仍守住五十以上,表現出該產業仍處於擴張階段,但指數畢竟也是跌到三年來低點,五十二.六,距離萎縮並不算遠。

▲點擊圖片放大
失業率50年新低 市場鬆口氣
仍須緊盯消費者信心指數
就業市場情況則相對樂觀一些。十月四日美國勞工部新出爐的非農就業報告中,雖然九月新增就業十三.六萬人,稍微不如預期的十四萬人,但失業率卻在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不會再下降的預期中,再次刷新五十年來最低紀錄,來到三.五%。失業率的好轉,讓金融市場吃下定心丸,道瓊及標普五百指數在數據公布當日收盤皆上漲一.四二%。
至於與席勒論點具有最深度直接關聯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九月雖穩,趨勢卻跌,未來仍須緊密關注,就像負責指數的佛朗哥呼應席勒論點所提出的說法:「消費者目前還不相信美國即將衰退,但消費占美國經濟七○%,他們的想法,絕對是關鍵。」

多空消息雜陳,無論經濟前景如何,「耐震」的投資策略已是必須。(圖片來源:Ge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