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無解的中美新冷戰

無解的中美新冷戰

2019-09-25 15:58

以今年全球股市幾乎呈現上漲趨勢來觀察,已經開打逾一年半的中美貿易戰,
並沒有將全球經濟向下拉崩,尤其是越南、泰國及台灣,更被視為這次中美貿易戰的受益者。

從二○一八年三月起,美國以加徵關稅為手段,對中國展開貿易戰,雙方互課關稅。到了今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國宣布對七五○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美國總統川普也立刻回應,除了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同時也宣布對中國二五○○億美元商品,由原來二五%關稅升高到三○%,剩下的三千億美元商品從原本一○%關稅提升到十五%。這場貿易關稅戰衝突情勢步步升高,理論上全球經濟會快速下墜、全球股市崩跌,但實際的結果全然不是這樣。

 

首先是全球資本市場在貿易戰中,不但沒有出現崩潰般地下挫,一九年全球股市居然是一個滿堂紅的大牛市,除了上海B股、馬來西亞、阿根廷三個市場出現小幅下挫外,全面都是漲勢,且以中美貿易戰核心的兩個當事者—中國及美國股市漲幅最大。

 

例如:到九月二十三日為止,美國六大指數中的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三六.六一%,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二二.二六%,標準普爾五○○指數上漲十九.三四%,道瓊指數上漲十五.五三%;而中國的八大指數,如深證成分指數大漲三五.一%,滬深三○○指數上漲二九.二三%,上海A股指數上漲十九.四三%,深圳A股指數上漲三○.九九%,這樣的結果與大家想像的不一樣。

 

各國寬鬆銀根  全球十七兆美元債券陷負值潮

 

美國聯準會

即使美國聯準會在貨幣政策上已經轉趨寬鬆,但是川普(左)仍認為有再降息的空間。(圖片來源:達志)

 

原來為了對付貿易戰,中、美兩國全力營造貨幣寬鬆的環境。中國的人民銀行頻頻降準,不斷向市場放錢;美國聯準會(Fed)從升息、縮表的鷹派變成降息的鴿派,川普還不滿足,頻頻盯著聯準會要降息,九月聯準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議降息一碼,結果被川普在推特上數落聯準會主席鮑爾:「沒有勇氣、沒有洞察力、缺乏遠見,一個可怕的溝通者。」從聯準會角度來看,美國勞動力市場就業強健,沒有大力降息的環境,但急性子的川普認為,降息一碼實在是太小兒科了。

在各國競相寬鬆銀根,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在下台前,臨去秋波宣布歐洲央行再寬鬆政策,這讓全球債市成了熱門避風港。全球債券殖利率持續走低,德國所有債券殖利率全部變成負值,日本十五年期以內殖利率也變負數,全世界有逼近十七兆美元的債券是負殖利率,投資人買到的是到期日利率變成負數的債券,這是史上十分罕見的現象。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市場避險行為也出現顯著變化。例如:當債市不見得能創造正殖利率,此時,沒有殖利率的「黃金」成了炙手可熱的標的,金價從一○四六美元拉升到一五二七美元;比特幣最慘跌到三三七六美元,現在又勇闖一萬美元關卡。美元、日圓也炙手可熱,當眾多投資型資產進入負報酬的時代,股市的榮景自然而然成了積極資金尋找更高報酬的目標,這是全球股市欣欣向榮的背後底蘊。

 

股市、債市欣欣向榮,避險商品活絡,這是中美貿易戰下大家沒有想到的產物。最近的《德國之聲》很精準地定位中美貿易戰,稱中美貿易戰是一場無解的中美新冷戰,從貿易、貨幣、金融、科技、學術、軍事上全方位的圍堵,這場新冷戰將打打停停持續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久的持續消耗戰,其規模可能超過一九八○年代的美蘇冷戰。

 

《德國之聲》看出貿易戰已非單純的貿易戰,而是軍事、貨幣、科技的全方位對峙、冷戰與圍堵,這對未來世界影響深遠。既然是一場長久的新冷戰關係,中美兩國不會立即分出勝負,但後座力會從四面八方湧現,影響所及將是未來十年、二十年的世界大事。

 

若大家仔細觀察,一八年三月是中美貿易戰的起點,迄今一年半,全球已悄悄出現巨大變化。其中之一是製造業供應鏈的重組,從九○年代以來,中國就是全世界重要的生產基地,像台灣鴻海集團在中國擁有百萬生產大軍,就是中國是世界工廠的最大受益者,中國經濟快速奔馳三十年,更是全球化下世界工廠的最大受益者。

 

這次中美貿易戰,川普要裂解的正是「中國是世界工廠」的架構,重組全球製造業的供應鏈。川普的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不斷強調,製造業比服務業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製造業外移,研發支出也跟著移走,最後連供應鏈也帶走。他舉蘋果手機為例,為什麼蘋果搬不回美國?因為供應鏈全在中國。納瓦羅說,沒有供應鏈的製造業就好像不用火星塞啟動汽車,或者在光滑的輪胎上牽引車子,都不會有效益,這是川普要求製造業重返美國的底蘊。

 

貿易戰波及  世界工廠轉移基地至台灣、越南

 

台商資金回流

 

川普用高關稅對付中國,最大目的是為改變中國營造了三十年的製造業供應鏈。過去三十年來,全世界資金不斷往中國移動,近十年每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都超過一千億美元,中國成了世界工廠、全球投資的重鎮,也搖身一變成為最大貿易順差國。中國每年累積三、四千億美元的龐大順差,再把美元換成人民幣通貨發行於外,眾多的貨幣推升了中國房地產的榮景,房價上漲,中國有錢人愈來愈多,於是中國人買遍世界。這是過去三十年發生的故事,現在中美貿易戰蓄意改變這三十年來的遊戲規則。

 

中國從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讓少數人富有,開始與資本主義接軌。到了一九八九年日本泡沫經濟後,中國成了兵家必爭的世界工廠,尤其到了二○○一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全世界都幫忙中國發展經濟,大家都有一個共同信念—中國經濟發達後,會搖身一變成為民主國家。但這個想法在二○一八年三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任期改成無任期制,從西方世界來看,習近平等於稱帝,極權獨裁統治無限上綱。這時才驚醒西方世界,川普的貿易戰等於是對中國揮出一記左勾拳,這場西方世界面對中國極權或霸權的遊戲,也正式揭開序幕。

 

從改變中國是世界工廠的角度來看,美國對中國拉高關稅,這一定會讓「毛三到四」的製造加工業無法在中國生存,很多製造業(包括中國的製造業)都必須從中國移出,而這個製造業遷徙的路徑,讓越南在過去一、兩年成為製造業南移的最大受益者。越南首季FDI達一○八億美元,成長八六.四%,可以看出這個製造業生產基地移轉的軌跡。不過越南腹地不大,眾多傳統製造業移到越南,越南很快就飽和了。今年泰國生機蓬勃,泰銖一度強升到二十九.七三兌一美元,泰國在日資長期耕耘下,加上IT產業進駐,很快會成為東協的投資亮點。

 

台灣與越南,被視為是這次中美貿易戰主要受益者,原因正是供應鏈移轉帶來的外溢效果。過去三十年,台灣的人流、物流、金流單向流往中國,造成年輕人薪資長期凍漲、就業困難的「經濟鬼混」景象;但今年台商回流,意外變成一個大趨勢,也成了扭轉台灣經濟命運的重大轉折點。根據經濟部統計,到九月十九日為止,台商申請登記回台投資家數有一四○家,累計投資金額達五九二六億元,帶動五萬二二七七個就業機會,這是資金外流三十年,首度出現的台商回流投資實業的景況。晶華集團董事長潘思亮說,如果政府把握得好,台灣每年GDP(國內生產毛額)會增加一%到二%,台灣會有三十年大運,敏感的企業家已看出台商資金回流對台灣可能帶來的改變。

 

台商此刻資金回流,也正好對照過去三十年投資中國大陸的「環境」變化。在九○年代初期,中國百廢待舉,尤其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眾多外資從中國撤出,此時台商挺進。

 

當時中國每月工資只有三百至四百元人民幣,土地幾乎半買半相送,各省書記為了招商,警車開道、書記相迎,中國民眾也對台商十分友善。但三十年之後,中國經濟發展起來,土地不再廉價,工資漲到每月五千到七千元人民幣,中國對台商也不再友善。這時,川普再揮出一記重拳,台商勢必移出中國,這個趨勢現在才要開始。

 

華為遭美制裁  台灣科技業絕處逢生

 

5G

因為中美貿易戰打到5G這個主戰場,台灣供應鏈反而間接受惠。(攝影/劉咸昌)

 

這是產業鏈的移轉,接著是美國制裁華為的科技戰,5G又成了另一個主戰場。從去年美國對付中興通訊、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再到全力瞄準華為,這場科技戰涉及AI、人臉辨識,這局勢必將愈演愈烈。

 

第一個回合,美國禁止華為手機、海康威視及大華股份的安全監控,到5G的選邊站,美國對中國的電信設備、安全監控、雲端伺服器都列入國安考核項目,而中國在面臨華為受到制裁後,也努力在供應鏈採取「去美化」,這無形中造成台灣供應鏈的「左右逢源」。

 

在新竹台元科技園區內,有很多華為供應鏈隱身其中。而今年5G基站的建置,台灣很多產業都搖身一變成為重要供應商,像散熱模組大廠雙鴻前八個月營收成長三五%,同為散熱廠的超眾成長十二.九%;很多印刷電路板、銅箔基板廠都變得兵強馬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八月營收更寫下一○六一.一七億元的史上首次突破千億元的新高紀錄;而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在5G晶片布局上,也快速迎頭趕上。這一波中美科技戰,台廠似乎有卡到好位置。

 

一周斷兩邦交  意外催生中美冷戰的新戰場

 

中美新冷戰的影響力,範圍正不斷擴大,比較顯著的是香港反送中風波居然引爆港人抗爭潮。從六月大遊行迄今,抗爭、對立衝突不斷,讓中聯辦近期多次發表聲明,嚴厲譴責極端激進份子執意侮辱國旗及違法暴力行為,《新華社》更抨擊遍地開花的街頭抗爭是「褻瀆全體中國人」的無厘頭行為。在香港藝人何韻詩、雨傘運動領袖黃之鋒前往美國國會,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後,若美國國會對香港提出進一步的法案,加上中國七十年建國國慶在即,香港的敏感性愈來愈高,也許會變成亞洲的巨大變數。

 

另外,中國壓縮台灣的動作不斷升級,在砍掉陸客自由行與團客來台旅遊後,中國又在一周內連續挖走索羅門、吉里巴斯兩個邦交國,美國已放話表示,不會對這個現象坐視不顧。二○一七年起,台灣與巴拿馬、薩爾瓦多斷交,中國侵門踏戶進入美國後院,引發美國的注意,也意外催生了中美貿易戰。

 

這次中國積極在南太平洋的挖角動作,想在南太平洋島嶼上建立軍事要塞或軍港,對整體區域安全帶來更大變數。尤其是澳洲,一向是這些南太平洋小國的宗主國,這次中國在南太平洋「侵門踏戶」的行為,可能帶來區域更大的衝突與對立。最近索羅門總理希望在聯合國求見美國副總統彭斯遭拒,已為南太平洋的未來埋下變數。

 

最近美國打算退出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這是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後的另一個大動作。未來在新的冷戰關係下,美國會不會重新界定聯合國、WTO等國際組織,這可能是未來新冷戰的新戰場。而台灣在這場新冷戰的新戰場,只能靜觀其變,像索羅門、吉里巴斯的斷交,台灣其實使不上什麼力量,民眾也能體諒政府的無奈。在大國博弈中,台灣必須謹守范疇先生所說的「不插隊、不掉隊」的提示。

延伸閱讀
老謝:香港經濟的惡化正全面化!
老謝:香港經濟的惡化正全面化!

2019-09-26

老謝:威京小沈約我參觀陶朱隱園
老謝:威京小沈約我參觀陶朱隱園

2019-09-25

老謝: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這樣,忽視製造業!
老謝: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這樣,忽視製造業!

2019-09-24

老謝:重返烏來內洞
老謝:重返烏來內洞

2019-09-23

老謝:一個愛台灣的執著企業家
老謝:一個愛台灣的執著企業家

201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