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25%關稅 台灣衝擊全剖析

25%關稅 台灣衝擊全剖析

2019-05-15 09:02

歷經近半年的偃旗息鼓,美東時間5月5日,美國總統川普兩條推特發文,再度將中美貿易戰火推進全面爆發的邊緣。
4天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為首的中方談判代表團飛抵美國華盛頓,
雙方談判陷入貿易戰以來罕見僵局。
13日,美方公布新一輪高達3000億美元的關稅清單,
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再度引爆……

「我帶著誠意而來,希望能在當前特殊情形下,理性、坦誠地和美方交換意見。」

 

美東時間五月九日下午兩點,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為首的中方談判代表團飛抵美國華盛頓。在下榻飯店接受記者詢問時,劉鶴儘管面帶笑容,但簡短的發言與字斟句酌的措辭,傳遞出來的卻是一種面對高牆的無奈情緒,是對未來兩天中美貿易談判的憂慮與不安。

 

不只劉鶴,從五月五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發文,嗆聲要對中國兩千億美元商品徵收二五%關稅開始,全球金融市場同樣陷入了高度緊繃的躁鬱狀態。

 

劉鶴啟程、劉鶴抵達美國!劉鶴只談了一個半小時就散會、川普沒有陪他吃晚餐!劉鶴提早離開餐廳,美方無人送客!五月九日,美國財經網站不斷更新這位中方代表的一舉一動。他的每個細瑣情節,都被當成推斷談判結果的重要線索,而這場談判,是攸關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未來榮枯的一場關鍵審判。

 

這場談判將定奪今年以來中美「停戰協議」的存或廢。去年九月,美國對中國兩千億美元進口商品徵收一○%關稅,川普原本計畫今年一月把這些品項的稅率再拉高至二五%,但去年底,川普宣布計畫暫停,雙方進入一團和氣的協商階段,也給了美、中,乃至於全球股市重啟多頭的絕佳理由。如今,情勢丕變,五個多月以來的樂觀氣氛,像是一場天大的美麗誤會。

 

中美貿易戰

美國認定中國毀約

情勢回到首輪談判的劍拔弩張

 

「中國削弱了承諾⋯⋯,他們撤回了已經做出的承諾。」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Robert Lighthizer)認定川普「變卦」的理由始自中國「毀約」。中國學者則有不同看法,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陳波表示,美國對貿易戰的最大自信來自於經濟實力,因此,當美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報出令人驚豔的三.二%,「我就猜,川普的態度恐怕會更硬了。」無論如何,結論殊途同歸,「一夜之間,我們回到了第一輪談判時的劍拔弩張。」陳波說。

 

五月九日上午,「審判」出爐。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提交三○一條款修訂通知文稿(Notice of Modification of Section 301 Action):稅率二五%、金額兩千億美元的對中商品關稅,將自美東時間五月十日凌晨零點一分生效。貿易戰,確定回到五個多月前的高度危機狀態。

 

於是,分析的邏輯很清楚,就是以去年十二月的市場狀態為定點,開始評估短期衝擊。摩根士丹利分析,去年十二月滬深三○○指數的本益比是九.八倍,現在(衝突升級前)約是十二倍,即使今年中國景氣轉強,本益比恐怕仍將修正至十.六倍,也就是,指數短期恐下跌十二%。基於類似的邏輯,摩根士丹利也預估香港恒生指數將跌八%、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跌九%。

 

趕不上末班船的貨櫃

逃不過25%關稅  也等不到川普大發慈悲

 

五月九日當天,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公布了一份補充文件,強調新上路的二五%關稅,並不適用於在五月十日之前離開中國,以及在六月一日前抵達美國的貨物。也就是,距離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的真正時點,川普「好心」地給中國三周的緩衝期。

 

只不過,還沒上船的貨櫃顯然已經來不及了,以長榮海運的班表為例,從中國出發、六月一日前抵達美國港口的最後一艘貨船,是編號0855-030E的「長亮輪」(EVER. LUCENT)。在大約二十天的平均航程之下,該船表定於五月九日離開青島、十二日離開上海,十四日離開寧波。

 

至於趕不上最後一艘「一○%關稅」貨輪的廠商,只能期待中美之間能在六月一日前達成協議,並讓川普收回成命。依據美國發動貿易戰的法源《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三○一條,這具瞄準中國的二五%關稅重炮發射後,只要川普願意,隨時都可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予以「攔截」。

 

中美貿易戰

 

中國反擊  美回敬新一輪加稅清單

六百億對上三千億  連鎖效應才是重頭戲

 

然而,美東時間五月十三日,貿易代表署的一份清單,不但讓川普「攔截」關稅戰火的期待成為泡影,甚至,也把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進一步推向「面臨核戰」等級。

 

這是一份涉及三千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新一輪制裁名冊,如果這份清單上路,那麼除了醫療相關產品與稀土之外,美國境內的中國貨已被川普的貿易戰火通殺。尤有甚者,由於這份清單涵蓋了成衣、鞋類、玩具等民生消費品,以及「蘋果供應鏈」的手機及筆電等電子產品,對台灣產業的殺傷力更是不容小覷。

 

「中國出口」遭受二五%關稅重擊,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別只關注高關稅的直接衝擊…。」摩根士丹利的另一份報告,直指「連鎖效應」才是貿易戰再起對全球經濟的真正衝擊波。

 

想像一下,「二五%關稅」像是撞球枱上的白色母球,當川普選手奮力推桿,母球向著一群彩色子球凶猛奔去,被撞擊的不會只是首當其衝的第一顆球,名為「中國反擊」、「國際熱錢流向」、「匯率波動」、「投資信心」、「資本支出」等等的小球們,都將隨著川普的一記推桿而開始失序四竄。

 

事實上,於三千億美元關稅清單發布當日稍早,中國已經展開反擊。台北時間五月十三日晚間,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自六月一日零時起,對已實施加徵關稅的六百億美元美國商品清單,分別實施二五%、二○%與一○%加徵關稅;對之前加徵五%關稅的稅目商品則仍維持加徵五%的稅率。但北京當局也表示,部分影響中國經濟較巨的商品將予以排除。

 

資金、產線大出逃

亞洲貨幣恐貶值一波  美中GDP都將受挫

 

貿易戰的撞球枱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開始連鎖反應。隨中國反擊,台北時間十四日上午,美股道瓊指數以收盤暴跌六一七點回應。資本市場的波動必將引發熱錢挪移,稍早,德意志銀行的報告已提醒,若貿易戰全面開打,投資熱錢抽離亞洲市場的現象恐將發生,緊接著,就是「亞洲各國將面臨貨幣貶值的沉重壓力。」報告指出,印尼與菲律賓可能成為貨幣貶值壓力最大的國家,短期之內也有加速升息的可能。

 

資金大出逃,亞洲其他國家的貨幣匯率同樣蒙上一層暗影:德銀分析,若貿易戰全面爆發,今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恐貶至七.二,明年進一步貶至七.五,新台幣則可能從當前的三十一,貶至三十三.四;韓元亦恐貶至一二九○,至於泰國、越南、新加坡及印度貨幣,亦將歷經一波大小不等的貶值。

 

德銀的分析,是以中美全面開戰為假設,也就是美國如川普近期所言的「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加稅」,在此狀況下,全球性的核爆等級經濟災難恐將發生。報告中指出,在貿易戰火全面開打的十八個月之內,美國與中國GDP成長率將無差別地各自跌掉兩個百分點,期間,美國甚至可能出現經濟負成長。

 

高盛於十一日的報告表示,如果三千億美元關稅如預期上路,將推升美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PCE)達○.五個百分點。

 

即使是今年以來對中國展望相對樂觀的摩根士丹利,亦在其十二日的報告中指出,若貿易戰全面升級,中國GDP成長率亦將在今年底下修○.五個百分點,明年跌○.八個百分點,累計至二○二○年底大跌一.三個百分點,這尚且考慮了中國政府財政與貨幣政策全力配合救市的情況。

 

此外,德銀於六日的報告指出;亞洲整體GDP成長率則恐在十二個月內減少兩個百分點。當中,德銀的報告也特別點名「香港與台灣的經濟成長折損最大」,估計分別將有三.九與三個百分點的減少幅度,至於歐洲,甚至可能步入經濟衰退。

 

只是,關於「台灣最慘」的結論,各界普遍存在分歧看法。「現在談GDP還太早。」瑞士信貸私人銀行部高級顧問陶冬受訪時強調,貿易戰肯定會造成全球經濟成長下滑,但影響程度必須看貿易戰凌遲世界的時間多長、對企業信心的折損有多大而定。可以確定的是,企業已經知道「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生產線會移到印尼、越南、柬埔寨等亞洲國家,也會移回台灣。」陶冬強調。

 

貿易戰對企業信心的衝擊必須高度關注。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就指出,即使在去年還沒有「兩千億美元商品、二五%關稅」的情境下,貿易戰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已經明顯壓抑了企業的資本進口支出意願,數據顯示,以三個月移動平均值來看,去年三月的全球企業資本支出年成長率還有二一%,今年三月則比去年同期減少三個百分點。

 

沒人知道貿易戰火會延燒多久,但各國的救市行動料將陸續上路。野村證券分析,中國人民銀行可能在年底前將存款準備率下調一百個基點,並且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力道,在此同時,也會透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與表外融資等方式,對地方政府加大資金挹注。至於美國,若貿易戰況迅速惡化,德銀認為,美國聯準會可能迅速降息,甚至不排除動用貨幣量化寬鬆政策。

 

中美貿易戰

 

台股產業影響全解讀

我經濟估受惠逆勢成長

 

值得留意的是,在詢問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研究員、紐約市立大學經濟系教授周鉅原的看法時,他指出,因為美國進口的轉單效應影響,依據他的模型分析報告,台灣經濟反而是受惠於貿易戰的。

 

周鉅原根據此前美方對中方兩千億美元商品課徵一○%的稅率估算,指出「相對於美國GDP成長率減少一.○六個百分點,中國GDP減少一.○五個百分點,台灣GDP卻將逆勢成長○.四七個百分點。」以最近的數字來看,這個評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驗證,據美國商務部統計,今年第一季美國自台灣進口的金額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二一.二%,而自中國進口則是減少了十三.九%。而根據他的研究,在貿易戰最激烈的情境下,台灣GDP成長率反倒可增加一.三個百分點。

 

究竟,二五%關稅將會如何影響台灣各個產業?

 

根據永豐投顧報告,先前已列入兩千億美元清單中的產業中,最可能受到衝擊的,是顯示卡、主機板、伺服器、網通產品中的PON(被動式光纖網路)、線纜AOC(主動式光纖傳輸線)及光連接器等族群。

 

以顯示卡及主機板產業為例,元大投顧分析,儘管主機板廠在台灣均有準備生產線應變,惟短期內輸往美國的貨品仍可能被課到二五%重稅,「因為(已經)在海上跑,無法變更產地。」元大投顧報告指出。

 

顯示卡、主機板漸由台灣出貨

伺服器繞道輸美  消費性電子產品成炮灰

 

一旦二五%關稅上路後,元大估計,在下個月之後,廠商或漸漸轉由台灣出貨,相關衝擊與影響也因此有望下降。

 

在伺服器部分,元大認為,相較於英業達與緯穎在墨西哥設有組裝廠,多數主機板可「繞道」墨西哥進行系統整合後再輸入美國,筆電代工大廠廣達則因目前在台灣產能還未能支應所有伺服器出貨,「預估影響將較同業為大。」

 

至於對電源、面板與LED產業的影響,元大分析,多數廠商已移轉生產據點至台灣、東南亞,關稅衝擊有限。值得關注的是台達電,「因其工業自動化部門(IA)多數營收仍來自中國,若關稅提高使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將影響台達電的IA部門營收。」

 

另一方面,如果談判破裂,另外三千億美元、涵蓋手機、筆電等消費性產品的貨品,也將一併被加徵二五%關稅。對此,永豐點名台郡、臻鼎、玉晶光、和碩與可成等蘋果概念股,將是這波關稅的主要受害者。

 

「蘋果手機的組裝廠將近一○○%來自於中國,且美國在蘋果手機的營收占比約四四%。」永豐投顧強調,若未來消費性電子如iPhone等不能被川普赦免關稅,蘋果概念股無疑將受重創。這部分,顯然會是川普下一輪三千億美元制裁清單的重要觀察項目。

 

群益投顧報告亦認為,個人電腦、手機等產品組裝業務因為具有群聚效應,且人力需求較高,難以進行大規模的生產線遷移,勢將直接面臨關稅的衝擊。

 

美國進口

 

二線塑化廠不驚

短期直接衝擊有限

 

至於傳產業中占較大比重的塑化與紡織,永豐報告認為,鑑於台灣二線塑化廠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台灣,而台塑集團等在中國有設廠者,其產品多在中國當地銷售,負面影響相對有限。

 

對此,群益看法則相對保守,指出儘管短期直接衝擊有限,惟中美貿易紛爭導致中國景氣下滑壓力加大,「則終端產品需求的下滑恐影響對石化原料的需求,進而產生間接的負面衝擊。」

 

對於紡織業,群益認為正面影響大於負面,「未來紡織相關訂單或將由中國轉移至東南亞等地,台廠有機會受益轉單效應。」

 

然而,即使部分台商在這波供應鏈的洗牌中有望受惠,惟陶冬觀察,長期來看,全球化「逆轉」的趨勢已不可逆。「所有出口業者都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未來二十年,全球經濟成長速度,只會比過去七十年來得更慢。」

 

專門為客戶提供「赴美開公司」服務的SMS Law Firm律師事務所律師史孟珠就坦言,自去年掀起貿易戰火以來,即使打打停停,但登門客戶總是絡繹不決,「去年開始,中國客人特別多,其次是台商,更不乏台灣上市櫃公司。」

 

原因不難理解,她以某客戶的實際情況舉例:「原本一套櫥櫃賣到美國的稅金大約二十五元人民幣,去年川普一調高稅額,變成一套要二一六元人民幣,如果不漲價,廠商所有利潤被吃掉。現在川普還要再加到二十五%,廠商要破產了…。」以她的經驗,現在最夯的作法是在美國設立銷售部門,工廠開在人工便宜的墨西哥,產品生產完成後直接貨運到美國銷售。

 

中國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

全球化逆轉趨勢不會回頭  經貿秩序已然鬆動

 

一般認為,當美股開始大跌,川普對中國的態度也有逐漸軟化的可能,加上美方已釋出六月底G20峰會川普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消息,貿易戰或許不致延燒下去。不過,陶冬也強調,不管川普續任與否,也無論貿易戰協議最終是否簽訂,中國經濟的成長速度將會持續下降,全球經貿秩序也將經歷根本性的改變。

 

「而這一切,都還只是序章而已。」陶冬說。

 

台灣電子業
台灣傳產業

 

學者解析貿易談判爭執點


除了「不平等」,中國更怕經濟重傷

 

「對於中方來說,這個條件的確顯得太嚴苛了。」經常接受國際媒體採訪解析中國政策的香港中文大學房地產及金融助理教授胡榮,在論及中美貿易談判爭點時,認同此前部分人士直指美方開出「不平等條約」的觀點。


她表示,目前雙方談判的最大阻礙,應該在於美方希望要求中方的所有讓步都協議化,而且要求關稅隨時可以增加,藉此督促中方確切履行各項協議,並且將其制度化、法律化。然而這對中方來說,能得到的好處只是「關稅暫時不增加」而已,「這確實有些苛刻。」

 

但除了「不公平」之外,她認為,對於經濟衝擊的憂慮更是中方一大心理障礙,「中方應該十分擔心美方要求的所有讓步一旦充分實施,對中國經濟的損害恐將遠大於單純加稅所造成的損害。」據她推測,中方應該是希望可以循序讓步,而美方則是希望一步到位,且不能有任何後退和反覆。

 

整體來看,「不平等」與「不安全」,是她認定的當前中美談判兩大障礙。

(黃煒軒)

 

延伸閱讀
經濟大師泰勒.柯文:台灣要有長期抗戰心理準備
經濟大師泰勒.柯文:台灣要有長期抗戰心理準備

2019-05-15

為台商鋪活路 「即刻救援」配套公開
為台商鋪活路 「即刻救援」配套公開

2019-05-15

搬回來,走出去
搬回來,走出去

2019-05-15

大格局下看中美貿易糾紛
大格局下看中美貿易糾紛

2019-05-15

中美貿易戰   台灣最慘?25%關稅對台影響全解析
中美貿易戰 台灣最慘?25%關稅對台影響全解析

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