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有它很獨特的創業文化,三五朋友可能聊一聊就決定創業,投資人也很敢出錢資助。」美商五百新創管理顧問創投合夥人王俞又回憶過往在美國的日子,「政府負責的就只是收稅,還有出事時監管。」
但在美國以外,其他國家並沒有這種歷史與文化,想發展新創,時常得靠政府做莊,推出各種利多政策。
因此,各國的新創事業要能蓬勃發展,比的便是政策方向與執行細節是否正確,以及能不能與本地優勢作呼應。
放眼亞洲,目前由政府推動新創較有成果者,是新加坡。根據二○一七年新創網站Startup Genome的評比,新加坡的新創生態系統,在扣除中國的亞洲城市之中,排名第一。
新創、創投 都想落腳新加坡
不限資本額、居留規定寬鬆
新加坡的新創圈能發展起來,起先多靠政府努力砸錢注資新創。不過,除了政府資金,法規的放寬也相當重要。
王俞又評論:「新加坡政府在招商這點非常厲害。」新加坡設立公司門檻低,稅率也不高,近幾年針對資金或公司的法規也一再放寬,令無論是新創或創投,都想在新加坡設立公司,作為進軍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據點,久而久之,自然成為強大的新創聚落。
舉例來說,新加坡政府在一七年時,取消了創投在新加坡開設公司的資本額限制;去年,新加坡政府還開始放寬國際創投人士居留新加坡的規定,期盼讓新加坡的新創景況愈來愈繁榮。
至於台灣的競爭對手——韓國,新創的起步與困局和台灣類似:新創不夠國際化、創投不興盛、法規僵化。
韓困局與台類似 政策略勝
依新創發展階段 給予相應資源
如今,韓國的新創雖尚在發展,但許多接受我們採訪的新創專家與業者認為,韓國在政策制定上略勝台灣一籌。
例如,台灣目前對新創的補助與輔導,通常集中補助早期新創,而韓國政府由於發現撐不撐得到第七年,是新創存活關鍵,所以政策相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