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10萬元的右手》他們是免洗奴隸,被用完即丟...台灣移工悲歌

10萬元的右手》他們是免洗奴隸,被用完即丟...台灣移工悲歌

姜雯

教育

達志

2018-10-29 17:17

他們是免洗奴隸。這些比底層還底層的人以靈魂搏鬥,以血肉之軀與殘暴現世抗衡,直到命懸一線,被用完即丟。

 

文/姜雯

 

莘蒂是2014年9月來台灣的,在家鄉除了父母,還有一個九歲的弟弟。高中畢業後沒錢上大學,於是到了婚配年齡,還沒嘗過戀愛的滋味,便受父母之命結了婚。婚後丈夫也一直在國外工作,兩人之間並沒什麼感情,丈夫也不拿錢回家,為了負擔家計,莘蒂在兒子剛滿四個月時就隻身來台工作。對於二十歲的女孩來說,能出國又能賺錢,世界彷彿真的美好得不像話。


家裡東拼西湊才有了十萬台幣付仲介費,原本要去工資比較高的工廠,不料卻被仲介帶去做許可外工作,到雇主家幫忙照顧四個孩子,打掃全家衛生,與當初簽的契約完全不同。明明付了比較高的仲介費才得到去工廠的機會的,而且工廠工資高一些,也有工時限制和《勞基法》保護,家務工卻幾乎是二十四小時待命,全無保障。二十歲初來乍到的莘蒂在異鄉語言不通,無親無故,別無選擇下,只好接受。


她向台灣仲介求助,仲介不管,最後向勞工局申訴,才得到轉換新工廠的機會。這是一間家庭企業,整個工廠只有四個人,除了她以外,還有兩名男工和一個主管。莘蒂的工作是操作沖床機,將長長的金屬板放進機台,用腳踩下開關,機器「砰」地壓下來,堅硬的金屬板便立刻被壓製成模具。主管只操作一次給她看,便要求她上工。


雖然操作沖床機很危險,但莘蒂哪有說不的權利?想著小心一點就好,出來工作總是辛苦一點,賺錢改善家計比較重要。因為這樣,老闆娘讓莘蒂加班,莘蒂就加班,她不會,也不敢拒絕。用爸爸的話來說,「一個才二十郎當歲的小女孩,沒有工廠經驗,對機台還有整個生產,都沒有充分了解,整個職前訓練都是匱乏的。」


即便加班費有時候算起來不對,莘蒂也不抱怨,繼續工作就對了。生產線上的人如同機器,機器不停,人也不能停。加完班疲憊極了,碰到枕頭只想睡覺,作為穆斯林一天五次的禱告根本無法完成。不加班時,和家人視訊聊天是莘蒂最大的休閒和安慰,即便印尼網路訊號差,兩頭總是隔著「時差」。


那天晚上,老闆娘說要趕訂單,工作了一整天的莘蒂只好留下來繼續加班。


雙手把金屬板放進機台,腳踏開關。


「砰。」


第一塊完成,可以把家裡的債務先還清。


模具拿出來,置入第二塊,腳踏開關。


「砰。」


第二塊完成,弟弟上學的費用有了著落。


莘蒂想著,盼望著,好讓自己打起點精神。


她拿起下一塊金屬板放進機器,手很痠,甩了一下,用右手把板子扶正。


第三塊,也許可以給兒子寄些台灣的玩具和零食。給自己買件新衣服也不錯,放假時看到櫥窗裡花花綠綠的時裝,和印尼的衣服到底不一樣……


每塊板子都承載著莘蒂不同的希望,二十歲的人生正要逐漸伸展開來。


「砰!」


真主,你是不是怪罪我沒有禱告?


「白白的,沒有出血,只有幾滴血。都是白色,全部沒有了。」這是機器抬起來的瞬間,莘蒂看到的,自己的右手。


莘蒂嚇傻了,呆呆地站在機器旁,直到同事扶她坐下,她才意識到自己的右手被沖床機壓碎了。「好痛,感覺整個身體的筋都崩掉了。」她哭了起來,然後什麼都不知道了。



做起噩夢的人,好像總是一個接著一個,想醒也醒不過來。在醫院的十天,莘蒂不知道是怎麼過的,也不敢和父母說,心情複雜又難過。老闆娘照顧了她兩天,仲介來看過她一次,後來便再也沒來過。更糟糕的是,仲介和雇主在她還在治療期間,就遞來一紙和解書,逼她簽字,並威脅她不簽字就要中斷她的治療。


和解書上,白紙黑字赫然寫著:「發生意外,產生所有醫療費用由公司支付,並拿出誠意協助申請勞保傷病給付,及口頭上已告知主治醫師盡量協助我們,通知我們捐贈腳、手指接回手術的手續。雇主拿出十萬元慰問金,達成和解,此立和解證明書。」「外勞專用章」就放在旁邊,蓋下紅手印,就形同一張賣身契,十萬塊換一隻右手。


莘蒂自知簽下和解書就意味著放棄一切權利,許多移工在受傷後都會被雇主以各種理由遣送回國,又談何後續治療?她當然不願意。雇主說給她兩天時間思考,莘蒂隨即向勞工局和TIWA尋求協助。


莘蒂的個案負責人舒晴說,那時趁雇主不在的期間去醫院看望莘蒂,莘蒂整個人還處在受傷的震驚中,和她解釋權益的時候也只是點頭,或者答「不知道」、「好」或「不好」。沒有多餘的話,也沒有聲淚俱下的控訴,安靜而沉默。


勞動檢查處去現場調查,認定雇主沒有在機器上安裝安全設備才導致意外發生,而且在操作這麼危險的機器前,也沒有提供完整的職前訓練。誇張的是,竟然是勞動檢查處叫雇主快和勞工簽和解書。Susan知道後非常生氣,「這個工人受傷這麼嚴重,醫療都還沒終止,才剛開始治療,你就讓她簽和解書,這案子怎麼可以這麼處理?」勞動檢查處的人說,我們只是建議啊。「那如果雇主接受,你不是會害死這個工人嗎?!」Susan說。


事實上,很多雇主在申請到移工後,就急忙趕鴨子上架。不安裝安全設備又可以省下一大筆錢,發生職災就和仲介聯合速戰速決,把這燙手山芋丟回母國,完全不考慮勞工以後的生活保障。Susan說,從前政策沒有完善前,遭遇職災的工人,雇主可以隨意遣返,或者,只要對雇主稍有抱怨,白天發生的事,晚上仲介就把勞工押去機場送走。「外勞引進前十年,這種強迫遣返的事情,不知道多少人被這樣對待,連救都來不及救。」


我遇過的一個仲介也曾得意地告訴我,以前外勞都怕他,因為怕被遣返,「但現在就不行了。」人力仲介永遠都有好用的廉價勞動力,利潤永遠大於生命。


爸爸也一再強調「勞工教育」和「職前訓練」的重要性。外籍勞工來台灣工作,常常是欠缺職前訓練,對生產線,對機台的操作、原理、注意安全事項都認識不夠,生手就直接上陣,因為資方只要便宜、好用的勞動力。很多外籍勞工因為沒接受過勞工教育,也不知自己的權益在哪,不知道職災被檢定幾級傷害後就能得到勞保補償。


《勞基法》規定,工人受到職災傷害,雇主也要給付薪水,但台灣很多中小企業都沒有善盡雇主的責任,往往會在勞工還沒充分完成整個療程時,就想方設法和解。


更絕的是,庇護所曾有一個菲律賓廠工,被機台噴出的高溫氣體燙傷右手,做完手術在宿舍休養期間,仲介卻和雇主聯合謊報他逃跑。後來警察是在宿舍帶走這勞工的。勞工氣憤地說:「我人在宿舍啊,我怎麼算是逃跑呢?!」而謊報逃跑是雇主、仲介慣用的伎倆,這並非只是個案……


書籍簡介

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

 

時間回到一○年八月,三位各有全職工作的大男孩把辛苦開發的Whoscall丟上了Google Play平台;未料隔年十一月,施密特來台演說,被問到Google有什麼方式對抗蘋果手機的應用商店時,「施密特舉了兩個例子,其中一個就是Whoscall。」走著瞧天使投資人、過去擔任中經合創投副董事長的李鎮樟回憶,正是那次施密特的點名,讓走著瞧推出的來電辨識服務Whoscall瞬間獲得國際重視,「我就鼓勵他們,出來創業。」

 

走著瞧2022年關鍵成績單

 

旗下Whoscall全球暴紅

三人決定專攻來電辨識、收掉其他產品

 

於是在一二年四月,三人把過去開發的交友、買房App等其他產品收掉,成立公司專注在Whoscall這個主打來電辨識的項目上。「我們要創造一個服務,只要可以解決巨大的痛點,賺錢只是時間問題。」郭建甫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明了最初儘管商業模式仍未確立,但仍決定全心投入創業的主因。

 

他表示,成立公司之前、還沒有任何宣傳活動的情況下,「用戶已經有幾十萬人,黏著度非常高。」郭建甫回憶,這讓他們注意到Whoscall滿足了消費者的一個重要需求,也就是想要知道來電者是誰、對於安全感的需求。

 

有需求,就有用戶與流量,這時只要放上廣告,就可以換取收益。用這個最傳統的獲利模式為基礎,走著瞧團隊持續尋找可能的新應用,而關鍵的布局,就在一三年到來。

 

當時,已故中研院資訊科學家、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創辦人陳昇瑋,也開始用起了Whoscall的服務,但卻發現有個功能上的缺陷,也就是基於用戶檢舉以及Google搜尋而來所建立的詐騙電話資料庫,會無法偵測到尚未回報的詐騙電話

 

這位台灣AI頂尖專家,於是成為走著瞧首度納入AI魂的關鍵要角,當時陳昇瑋透過擔任公司顧問,協助走著瞧團隊,藉由既有資料研發AI模型。

 

「我們合作的,是針對推銷、詐騙電話的偵測模型。」宋政桓舉例,由於Whoscall設有「電話號碼搜尋」功能,而透過AI訓練,則能從短時間被用戶大量搜尋的號碼中,揪出「尚未被舉報、但極可能有問題」的詐騙嫌疑號碼,「這個功能我們在一年內完成上線,讓Whoscall可以在(詐騙電話)回報量還不夠多的時候,提早反映給用戶。」

 

對走著瞧而言,一三年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打底,如今能跨足到亞洲與南美市場發展,該年度被LINE母公司NAVER收購,也是重要關鍵。

 

—走著瞧發展大事紀

 

被LINE母公司收購又買回

跨國結緣讓它進軍泰國更順遂

 

時任NAVER子公司CampMobile執行長、現任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Amorepacific Group)數位長朴鍾晚接受採訪時,解釋了當時NAVER決定投資走著瞧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來電辨識這個獨特服務,也深深感受到團隊的熱情,「(郭建甫)在發言的時候,眼神是發亮的。」

 

被NAVER併購後,走著瞧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海外擴張,並且透過併購策略,將詐騙電話資料庫的規模快速放大,而當時首先看上的,是在同樣面臨嚴重詐騙的香港,一家從一○年開始做詐騙電話辨識服務的「小熊來電」,透過收購對方,不但讓走著瞧成為亞洲最大的來電辨識服務企業,也奠定後來與香港電訊合作的基礎。

 

看似順風順水的事業發展,在三位創辦人眼中,卻逐漸感受到與NAVER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公司內部營運的逐漸混亂,「一五年員工流動率很高,每個月都有人離開……。」郭建甫解釋了一九年決定自NAVER手中買回股權的原因。

 

不過,即使合作畫下句點,但他至今仍感念這場跨國結緣所帶來的養分,一來,目前走著瞧負責海外營運的關鍵人物、營運長朱滿宇,就是從NAVER招募過來;再者,「我們現在在泰國會這麼順利,有一個要素是LINE。在泰國,LINE真的很強。」郭建甫說。

 

一九年,決定要把公司收購回來的三位創辦人,先是找上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幫忙,李鴻基則表示,「其實要感謝國泰有眼識英雄,才讓Gogolook展開非常不同的人生。」他所說的,是一九年起成功募集了國泰私募股權基金、穩懋半導體等資金,並親自飛往首爾與NAVER投資長對談,終於把走著瞧買回台灣。

 

走著瞧營收項目分析

 

金融業上門求防詐

它用AI幫銀行找出潛在風險客戶

 

對於走著瞧的信心,李鴻基看中的不僅僅是Whoscall在消費市場的地位,還有從一八年起,走著瞧團隊開始往金融市場發展的潛力。

 

「那一年,忽然有很多銀行來問我們,能不能也幫銀行防詐騙。」郭建甫回憶一八年,當銀行業者來敲門的當下,走著瞧團隊不僅還沒有任何做企業客戶的經驗,甚至對自家服務能幫上對方什麼忙,也全無想像。

 

只是,一八年國內對洗錢防制的規範開始趨嚴,而銀行業者若要確認客戶是否為不法業者,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從電話和電子郵件下手。「最初,我們是用詐騙電話的資料庫,協助銀行用來防範洗錢。」宋政桓表示,隨著雙方的合作緊密,走著瞧也開始把AI模型導入對金融業者的服務,「用AI協助金融客戶,判斷他們的客戶有沒有潛在風險,包含洗錢。」

 

與銀行業者的合作,讓走著瞧注意到自家防詐資料庫與AI技術,能夠協助金融業者在接觸潛在客戶時,以替代性數據了解是否存在詐騙風險。東南亞最大戶外廣告公司VGI子公司、泰國Rabbit集團執行長維克托(Victor Topoyossakul)解釋,對於缺乏銀行紀錄的使用者而言,走著瞧的技術服務能夠抓出潛在風險,在合乎法規前提下,透過號碼查詢紀錄,「如果有個人接到很多討債人員的電話,那就會是個問題。」他指出,走著瞧透過AI建立的風險評估機制,「是我從未見過的。」

 

「金融領域是一個成功的嘗試,此外我們也在思考從廣告走到訂閱制。」郭建甫說的,是創業時就不斷思考,希望能將Whoscall變成電信加值服務的想法,二二年在海外,走著瞧終於敲開了擴大訂閱服務的機會。

 

走著瞧

郭建甫(右)指出,過去只是把App上架、給全球用戶使用,但現在走著瞧要做真正的全球化事業,用國外的人才做當地的生意。(攝影/唐紹航)

 

訂閱制服務海外吃得開

營收貢獻已逼近廣告收入

 

機會源自於和海外警政單位合作,「走著瞧常常跟海外政府單位,做防制詐騙的宣傳。」一七年投資走著瞧、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仲琪解釋,國外客戶對於使用訂閱服務較為熟悉,這成為走著瞧走向訂閱制服務的關鍵。

 

起點,則是疫情下詐騙激增的泰國。當時走著瞧注意到,泰國民眾由於不堪詐騙氾濫,紛紛在推特(Twitter)上自主宣導多使用Whoscall,便決定前進泰國,與VGI合作反詐騙廣告活動。據維克托回憶,在二一年底與郭建甫見面討論合作時,「這裡已有很多數位創作者、意見領袖,都很喜歡Whoscall。」

 

合作的重點,是Rabbit集團旗下的借貸服務Rabbit cash。接著在二二年,走著瞧憑藉在廣告以及與泰國警方的合作,取得了泰國最大電信集團True Corp這個重要客戶,替Whoscall走進電信服務、訂閱制模式踩穩步伐。

 

元大投顧研究報告指出,走著瞧二○年訂閱服務的營收占比為二一%,但在二二年已經提升到三八%,接近廣告收入的四○%。相較之下,另一家國際級同業、市值達十億美元的Truecaller,至今仍以App廣告收入為主要獲利來源。

 

從一九年到二二年,走著瞧營收有著年複合成長率四五%的表現,元大投顧研究報告指出,走著瞧在前期以較高的營業費用布局市場,在海外發展規模化之後,能將虧損進一步收斂。

 

「我們很專注在自己的題目上面。」宋政桓受訪時強調,儘管不同領域都有業者想要投入防詐騙服務,但走著瞧經過多年的深耕,從數據資料庫、AI偵查技術到延伸的多項防詐騙服務,是公司在該領域最大的競爭優勢。

 

專注,更是走著瞧團隊成功的心法。李仲琪舉例,一九年走著瞧曾經發展過硬體設備,也就是市話版Whoscall「象卡來」,「但我跟他們說,走著瞧的專長在軟體,不是硬體。」在經過短時間嘗試後,走著瞧也很快收掉這個產品線,回歸到最核心的軟體服務上。

 

「剛創業的時候,有次募資會議結束,在車水馬龍的路上我跟Jeff(郭建甫)說,我夢到『走著瞧』這三個字,順利掛牌成功。」鄭勝丰當時不經意的對談,成了三人拍板公司名稱的源起,初步踏入資本市場後,團隊也更有把這三個字用力推向國際的底氣了。

 

走著瞧

延伸閱讀
多處商圈傳沒落 移工卻讓「這裡」營業額每月破億
多處商圈傳沒落 移工卻讓「這裡」營業額每月破億

2018-07-31

十大傑出青年:台灣人把移工當奴隸
十大傑出青年:台灣人把移工當奴隸

2018-01-10

杏壇新星  印尼語教育界的Ella  王麗蘭  K歌、煮菜當教材  卸下移工「隱形斗篷」
杏壇新星 印尼語教育界的Ella 王麗蘭 K歌、煮菜當教材 卸下移工「隱形斗篷」

2017-09-28

為什麼台灣人歧視在台移工,卻不怕到大陸工作?
為什麼台灣人歧視在台移工,卻不怕到大陸工作?

2017-06-05

她走過家暴、從越南逃到台灣  用同理心拍下《再見 可愛陌生人》我和那些非法移工的藍色寶島夢
她走過家暴、從越南逃到台灣 用同理心拍下《再見 可愛陌生人》我和那些非法移工的藍色寶島夢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