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中美貿易戰制裁清單 對台衝擊全解讀

中美貿易戰制裁清單  對台衝擊全解讀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華府宣布,將針對中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課徵額外關稅。

2018-04-12 18:15

美國針對中國,祭出商品總額五百億美元的「三○一制裁清單」,中國以同樣規模關稅回應,夾在最大下單國與最大出口國之間的台灣,將遭受什麼衝擊?

比原定的時程提早三天,美國時間四月三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正式就「三○一調查」結果,提出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建議清單。其中涵蓋航太、鋼鐵、機械、醫材、國防等多個領域,共一三三三項,涉及金額約五百億美元。報告書第七頁建議,應就現有的稅率之上,再對這些品項額外加徵二五%進口關稅。

 

數小時後,中國商務部回應美國,也對一○六項美國進口品揚言課稅,內容包含農產品、塑膠材料、汽車、飛機等,涉及金額與額外稅率都和美國的炮火相當,同為五百億美元、二五%。

 

四月五日,美國總統川普針對中國的「報復舉動」,再加碼要求貿易代表署(USTR)追加對中國一千億美元進口商品課徵關稅。至於中國,則仍然以「奉陪到底」回應川普。

 

中美貿易戰,雙方終於亮出打頭陣的先鋒軍火,並且不忘繼續嗆聲,至於是否真正開火、落實進口關稅,未來仍待磋商。

 

不過,依據中國海關資料,二○一六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前二十大廠商中,包含鴻海、華碩、仁寶、廣達等,共有十五家都是台灣業者;其次,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國,美國則是最大的下單國,因此即使雙方仍在對峙狀態,台灣仍有必要針對雙方提出的首波制裁清單進行分析。

 

中國

▲點圖放大

 

美國重擊中國科技業 台廠面板、航太受創有限   

 

幸運的是,就美國三○一調查制裁清單來看,台灣業者受到的影響可說「微乎其微」。

 

首先,占台股市值比重五六%的科技類股算是「安全過關」。檢視總計一三三三項的制裁清單,令人意外地,無論是半導體或手機、筆電、個人電腦、電信設備等資通訊產品,都未列在清單之內。

其中受到波及的科技產業族群,多半是在清單中「儀器」、「電機」大項底下所涉及的面板、LED、被動元件、印刷電路板、工業機器人、電視晶片等。

 

據群益投顧分析,美國此次出手對面板產業的確會造成負面影響,但程度有限。台新投顧研究部副總經理黃文清則指出,由於一八年全球面板的面積需求量年增率預估將達六%至八%,如果額外關稅真的實施,友達、群創等主要在台灣生產的面板廠商,反而可能因此受惠。

 

至於LED、印刷電路板、工業機器人等產業,群益投顧認為,在此次受到美國點名的品項中,國內業者若有在中國生產,銷往美國的比重多半偏低、抑或主打中國內需市場,衝擊有限。

 

在電視晶片部分,群益預估,若關稅上路對聯發科與瑞昱的影響程度相對較高,但也僅會造成全年營收減少一%至三%的微量衝擊。

 

被動元件業者中,國巨自中國出貨到美國的比率相對較高,但一方面來自北美市場的營收占比仍低,另一方面,法人認為,目前被動元件仍在全線缺貨狀態,因此業者仍具一定的成本轉嫁能力。

 

在傳統產業部分,綜合各家法人看法,無論是汽車零組件、工具機、塑化等,台灣廠商以中國基地輸往美國的比率亦低,衝擊不大。倒是鋼鐵產業,必須留意美國對中國制裁後,造成中國製造業需求降低的可能,不利報價。

 

值得注意的是,在川普前一波對全球進口鋼鋁產品制裁的細項中,並未列入螺帽,但此回三○一制裁則納入了此一項目,而國內上市扣件業者三星,螺帽產品均在台灣生產,且以歐、美市場為出貨大宗,若制裁上路,法人預料將有明顯受惠可能。

 

在本次中、美雙方祭出的加徵關稅清單中,航太業是兩國「有志一同」的互毆對象,而國內業者產品在兩份清單中也有一定程度的「中獎」。不過,統一投顧認為,由於航太零組件認證不易,訂單能見度往往較長,因此,短期內受到影響的程度,應該也在控制範圍內。

 

中國拿大豆反制 養豬台廠可享降成本利多

 

進一步看,若中國對美國課稅,對於台灣又會有何影響?以黃豆為例,因中國的大量豬隻養殖需求,是全球最大的黃豆進口國,其中五三%進口量來自巴西,三四%來自美國,法人預估,若中國對美國黃豆額外課徵進口稅,將導致中國國內黃豆價格上漲,及國際黃豆價格下跌兩種情境。

 

在此之下,以台灣為基地的養豬大廠台糖、卜蜂等,可能受惠黃豆價格下降,飼料成本降低之利多。反之,生產據點多集中於中國的大成而言,其養豬成本可能因黃豆價格上漲而走高,但大成本身也有經營飼料販賣的業務,利多、利空仍難以界定。

 

江蘇碼頭

中國為全球最大黃豆進口國,其中34%來自美國,成為貿易戰談判籌碼;圖為江蘇碼頭裝運黃豆過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外,中國也揚言對美國乙烯、聚乙烯、苯乙烯聚合物等塑化原料進行課稅,黃文清指出,「塑膠產業屬於內需型產品,設廠成本高。」而赴中國布局已久的台塑、台化、台聚、亞聚等塑膠大廠,可能因此獲得轉單收益。

 

整體而言,就中美雙方目前端上枱面的制裁清單來看,國內產業受創有限,甚至不無獲利空間。不過,若貿易戰持續惡化,又是另外一番情境了。

 

台經院副研究員劉佩真就提醒,「眼前必須進一步觀察,中美貿易戰後續是否導致中國內需市場萎縮。」如同前面所述,國內業者在本次清單中受創有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許多業者在中國生產的品項是以中國內需市場為主,在此之下,若中國內需市場下滑,難免會受到間接影響。

 

貿易戰觀察指標 川普民調上揚 恐更添後勁

 

劉佩真以外界認定「最無懼於中美貿易戰」的台積電為例,她指出,「台積電的主要客戶雖然集中在歐美;但仍然是華為、比特大陸等中國大廠的供貨廠商。」一旦額外關稅確定實行,縱使台積電多為台灣製造,依然會受到這些中國下游廠商需求減少帶來衝擊。

 

貿易戰會不會惡化,川普的態度當然是關鍵。

 

不幸的是,根據美國CNN的最新民調顯示,自川普三月二十六日公布擬對中國商品課稅後,支持率揚升至一七年四月以來新高,是近十一個月的新高點,而對其經濟表現滿意度的支持人數,甚至多於不支持者。

 

再者,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分析,「中國此次的五百億美元清單,已經占其對美進口量的三八%;相對之下,美國課稅商品金額還不到進口額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中國已經快梭哈了,美國卻還有很大的制裁空間。

 

川普的第一回合出手,已為自己贏得民調,而他想必也知道,美國的後勁餘力強過中國,川普會不會再往死裡打,現階段恐怕不能用過度樂觀的態度預期。那麼,有驚無險度過第一關的台灣產業,當然也還是得繼續提高警覺。

延伸閱讀
拋售美國國債,靠譜嗎?
拋售美國國債,靠譜嗎?

2018-04-12

美國明白了,中國還沒有
美國明白了,中國還沒有

2018-04-12

知己:強處不讓!
知己:強處不讓!

2018-04-12

小國家的大啟示
小國家的大啟示

2018-04-12

川普的財政刺激靠譜嗎?
川普的財政刺激靠譜嗎?

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