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進入台灣的香港美妝通路莎莎(sasa)是許多人青春的回憶,卻宣布關閉台灣市場21個門市並撤出台灣,資遣260名員工,在市場投下震撼彈。香港分析師把莎莎撤出台灣歸因於台灣經濟和消費不振,但真的是這樣嗎?
台灣藥妝買氣旺
莎莎看得到吃不到
相較於莎莎在台灣的通路連虧6年,經濟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過去6年,台灣藥妝零售營業額累計成長了16.6%,2017年,台灣藥妝零售營業額突破2000億大關,顯示買氣依舊強勁,但莎莎顯然沒嘗到甜頭。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許多人或許會認為,電商崛起是造成藥妝通路競爭加劇的因素,但2017年統計處調查,台灣藥妝零售的銷售管道以實體店面為主,占 92.1%,電子商務模式僅佔1.8%。藥妝電子商務目前對實體零售完全不具威脅,或許是因為許多人購買藥妝比較喜歡實地試用、向店員諮詢才能安心購買。
不過,統計處的調查也指出,對藥妝零售業者的經營困難前三項依序為「價格競爭激烈,毛利偏低」(占 80%)、「勞動成本提高」(占 45.7%)、「消費需求多變」(占 42.9%),顯示維持獲利和留住消費者已越來越難兼顧。加上近年日本藥妝連鎖店接連攻台,2012年進軍台灣的Tomod's、日藥本舖已佔領了台灣各大商圈最醒目的店面,而日本最大連鎖藥妝通路品牌「松本清」也在今年1月登台設分公司,未來台灣的藥妝大戰只會更加嚴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