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過去三十年經濟超速崛起中,腐敗也可以促進生產力,成本是GDP的30%,如今「打腐」如同打經濟,不打腐就可能失去民心政權,如何解套是諾貝爾獎等級的難題。
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十年以超人速度崛起,佐證一個道理:腐敗也可以是一種生產力;但同樣的,中國經濟目前陷入困境,佐證了另一道理:長期依賴腐敗,將使腐敗成為國家前進的核心制約因素。
中國經驗,若不從道德而單由學術角度看,其實為人類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科研樣本,客觀研究者足以從中萃取若干諾貝爾獎。在「腐敗學」這領域中,可以抽離出的一個重量級問題:究竟在什麼條件組合下,腐敗可促進生產力?又在什麼條件下,會變成制約生產力?
我不是學者,但有幸成為坐在擂台前第一排的觀察者,親眼見證中國經濟以超人速度成長,也近身觀察到了「腐敗」如何作為這部龐大機器的潤滑劑;可以說,倘若缺少了腐敗潤滑劑,中國經濟總量不可能在這個「以權為本」的文化環境下,在一九九○至二○一○年之間,以平均百分之十幾增長。
那麼,這個「腐敗潤滑劑」的成本有多高?不久前我與一位知名的中國經濟學者(抱歉姑隱其名)同意於一個公式:把期間的GDP加總,乘以三○%,就是中國經濟中的腐敗成本。依此公式,一九九○至二○一○年間中國經濟總產值的四十兆美元(IMF數值),其中的十二兆美元流入了腐敗方。
胡錦濤、溫家寶於二○一○年左右都在官方媒體公開表示,再不控制腐敗將面臨「亡黨亡國」,證明腐敗因子的「反生產力」已經大過「生產力」;繼任的習近平把「打腐敗」作為施政核心,固然有「選擇性打腐」的政治鬥爭成分,但也看到了中國經濟過度開發後的「新常態」,已經無法承受三○%的腐敗成本。
「打虎」的結果之一,就是習近平執政五年來、原來還有部分沉澱在中國經濟循環內的腐敗金錢,巨量快速的外逃,導致了一五至一七年間的流動性危機,並將外匯存底侵蝕到了紅線。
中國經歷三十年「沒有腐敗就沒有增長」的特色經濟模式,十九大後中共面臨如下的致命兩難:拿掉腐敗可能就拿掉了經濟,不拿掉腐敗可能就拿掉了政權。如何解開這兩難,是一個諾貝爾獎等級的問題。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