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成長數字亮眼,似乎走出了金融海嘯陰霾,而貨幣與財政刺激措施功不可沒。再者,美國人口持續增加,全球創新人才持續湧入,可望為景氣後市再添動能。
從二○一○年起,美國經濟就以每年二.一二%的年增率成長。這個成長力道在所有的已開發國家是最高的。其他先進國家,在過去八年的經濟成長率,包括英國、日本、德國、法國、義大利等經濟體,都輸給美國。
不過,當許多人聽到這件事,第一個反應都是「真的嗎?」「美國的經濟已經從金融海嘯走出來了嗎?」
從數據上來說,是的。我想美國經濟之所以在數字上漂亮、卻給許多人跌跌撞撞的印象,也許因為這些成長數字,都是從一次又一次的貨幣與財政刺激方案「硬擠」出來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十月分剛出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全球經濟成長率在一七年與一八年分別是三.六%與三.七%。
這與IMF在七月所做的預測相較,分別調升了○.一%。其中,已開發國家今、明兩年分別是二.二%與二.一%;而美國則是二.二%與二.三%,預測值都上修了。
看起來,美國的經濟動能真的非常強勁。但這代表了美國在一六年通過的第二波補助預算,帶來不錯的成長。在一八年,如果財政刺激消失,IMF預測美國的經濟成長率會大幅下滑到○.七%。
這代表,美國的經濟成長,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政府的刺激政策上。那麼,真實的數據在哪裡?S&P五○○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的二五五二.三八點的當下,美國的上市公司,今年第二季總稅後獲利是一.七七兆美元。這個數字,其實還比一四年第二季的一.八○兆美元還要低。
但這不代表美國的實體經濟沒有在復甦,身為一個完完全全的已開發經濟體,美國仍然保持強而健全的發展潛力。當多數已開發國家,包括日本,人口總數都在減少,美國的人口還在持續增加、而且美國仍然足以吸引全球的創新人才。真正的問題,是美國能否將這些優勢轉換為經濟成長,才能決定美國是否還可以保持先進國家經濟成長模範生的地位。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