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海洋島國,資源不夠用就該開放來往,不要為了特定資本而拒絕往外拓展;人才外移根本就是個假議題,有人聽過以色列或印度抱怨人才外移嗎?
上個月在廈門參加了一場海滄特區主辦的海峽青創論壇,主持人破題問道,針對目前中國所謂的資本寒冬,在台灣的創業圈有什麼感覺或看法?我當下的感受其實是有些哀傷的,因為要感受寒冬,首先必須經歷暖陽,不巧的是,待在台灣久了,四季溫差越來越小,簡單一句話就是長期走弱,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如果不強迫自己時不時探頭出去外面看看,真會以為世界停止不動了。
隨手翻翻最近一個月內中國產業界發生的幾件事,包含「融創併萬達」、「直播平台泡沫破了」、「中國鞋王百麗被電商打趴」、「央行推出網聯」⋯⋯等,任何一個訊息,背後所代表的可能都是數百億的市場變化,只要抓到其中一個機會,隨時可能趁勢而起,也可能隨時倒下。
不是要去捧中國的LP,在中國經營產業,最主要風險還是政治考量,做做小生意沒問題,但頭頂上就是有個無形的天花板。不過對於年輕人來說反倒沒差,因為在台灣創業、就業的機會可能還是比不上當個「北漂」(到北京工作的外地青年)來得好,只要辛苦個幾年,再回到台灣也練就了一身的武藝。
不是要數落台灣的不足,因為這些事都已經太多人在不同場合拍桌;也不是留在台灣發展就沒志氣,我們還是有機會成為世界級的郭董,我想應該沒人敢說他頭頂上有天花板。
我想討論的是那種吃著碗內、看著碗外的態度,永遠都覺得別人最好,回頭看自己人就變成一副晚娘臉,說的是恨鐵不成鋼,實際上是自以為高人一等卻懷才不遇,只好紆尊降貴留在台灣,其實真的大可不必。
我們應該要改變思惟,台灣就是一個海洋島國,島國不應該是限制,島內資源不夠我們用,我們就該開放來往,不要為了擋住特定資本,而阻絕了所有想進來的資源,或不再往外拓展。人才外移根本就是個假議題,有人聽過以色列或印度抱怨人才外移嗎?不要再抱怨了,不要再說是為了台灣好,空談無益。產業發展沒有什麼特效仙丹,長官們,請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