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國家做得好,台灣不是不能複製。」記者向衛生福利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詢問,台灣的兒少保工作該以何地為師?她極力推薦香港。
除了處理通報案件,香港社工更主動出擊。「很多社會問題,並不會自己打電話來跟你講。」有十五年經驗的香港資深社工劉偉立說,「台灣社工或許人力不足,都忙著做補救性工作,香港則投入更多人力進行事前預防。」他們會到公園、學校與青少年接觸攀談,甚至半夜巡查,親身挖掘潛在問題。
在香港的各住宅社區,很輕易就能看到兒服、家庭中心等機構,免費協助民眾在第一時間諮詢,有些甚至二十四小時開門,「就像台灣的便利商店,隨處可見。」劉偉立指出,「學校也都有社工駐校,確保兒少在各角落都得到照顧。」
專業具「權威」,月薪不輸會計師
據香港政府公布的非政府機構薪資顯示,社工系大學畢業生從事社福工作的起薪折合台幣約六七五六○元,還能逐年調薪六.三%,整體平均薪資近十五萬元台幣,不輸會計師。此外,香港知名中學蒙民偉書院曾針對高中生未來職業選擇調查,其中一六%的學生第一志願首選社工,甚至超過醫師的一○%。
這些彰顯香港社工地位和專業性的數字,都和香港對社工的重視有關。「社工這個職業在香港是具有賦權的!」香港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強調,「若你不是社工卻自稱是,是要坐牢的。」
在實務工作上,面對兒少保通報,兒虐情節嚴重的個案會呈報社福署,由政府帶頭協同律師、醫師、警察、社工等專業人士共組團隊因應,不像台灣幾乎是社工單打獨鬥。
台灣社工相對低薪與角色含糊,讓此行業「很難吸引新人進入,時間愈長,問題就更嚴重。」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碧樺依說,香港很早就確立社工服務體系的架構,引入「更重視兒童、夫妻彼此是獨立個體的意識」,讓社工在面臨問題時,能就事論事,而不是把家務事全包在一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