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持續貶值,市場看空氣氛濃,造成這次危機最大因素是,中國的投資環境不再吸引人,使內資、外資一起外移。
北京奧運前後,同樣是這些機構,從各種角度分析人民幣升值的威力,還訂出時刻表,迎接人民幣兌換美元五字頭的新時代。時光穿越到現在的我們,清楚地知道那就是人民幣最後的光輝,越過山丘之後只能下坡,海外盤已經出現七元的兌換紀錄。
人民幣會貶到哪?不只我沒答案,估計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心裡也沒底。但人民幣畢竟不是菲律賓披索或馬來西亞令吉,不會看不到底。更何況美國新當選總統川普,已經表明人民幣應該要升值。或許他無法操控人民幣,但是美國總統可以操控美元,就在本世紀,美元曾經對所有主要貨幣貶值。川普與研究員不一樣,不只不需要數據或事實,還有推動政策的能力。
中國現在真的擔憂不是匯率,而是利率,緊張著債券市場的崩盤。絕大多數台灣人持有的人民幣部位是投資在A股,各種類存款的金融商品,進到債券市場的少數,實際上台灣人的台灣部位放債券的也不多,所以對這個災變感應很弱。美國總統投票後,先是債券利率漲,也就是次級市場的債券價格跌,很明顯的空頭市場啟動。中國已經有債券違約,證券公司債券部負責人失蹤、債券基金淨值跳水等標誌性事件出現。
這次的危機,固然有川普當選誘發升息循環的外在因素,但更大的原因是,中國投資環境不再吸引人,造成內資、外資一起外移,整個中國銀根被抽乾。從習大大上台迄今,中國外匯存底已經少掉一兆美元,也就是流通貨幣的基礎少了六兆多人民幣。以中國不到百兆人民幣的經濟規模,又要成長,又有通貨膨脹的壓力,貨幣供給的基礎居然還被削減,這可是很大的壓力,債券市場的崩潰是病徵而非病根。
中國的錢怎麼會從淹腳目變成極度缺乏?舉兩個台灣熟悉的代表性單位,來為讀者說明這趨勢,一個是港商李嘉誠,這些年以出清的方式處理中國的不動產,把錢移轉到歐洲的項目,港口碼頭、電信公司這些厚實的基礎設施。
另一個是有國務院背景的紫光基金,四處收購企業。一個是獲利了結,一個是為未來投資,理由不同,在貨幣上的表現相同,都是賣出人民幣,削減外匯存底與流通的錢。
行文至此,似乎可得出經濟硬著陸的結論,這也是很多評論對一七年展望保守的原因之一。個人認為也沒這麼悲觀,兩個因素:一個是匯率進行調整,中國的外銷在下半年已有復甦跡象;第二個是中國仍有財政能力。與歐洲國家不同,中國外債少,更類似日本,國債發行沒有問題。
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學學李嘉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