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六四跟你有關係嗎?你跟六四有關係嗎?

六四跟你有關係嗎?你跟六四有關係嗎?

2016-10-07 14:34

我的故事,想從「差太多的人生」開始是不可以的,必須要從差不多的時候開始。從1989年6月4日開始講起。

作者:寇延丁
 
你跟六四有關係嗎?

「你跟六四有關係嗎?」─沒有。我跟六四沒有關係。

我的回答來得極快,幾乎沒等貓代表的話說完─「我的故鄉小城,沒有任何活動。我在單位上班,沒參加任何活動。」

貓笑了:「別緊張。我們對你什麼都知道。這種問題,都是要問的。」

為什麼都要問這樣的問題?那一天,發生了什麼?

「你對六四什麼態度?」─沒態度。
「你必須有態度。」─反對。

貓代表看我一眼,右手持筆在筆記本上記下幾個字,夾著菸的左手擺了一擺。馬雙手在筆記本電腦上記下什麼。放我過去。
 
我跟六四沒有關係嗎?

「怎麼證明你跟六四沒有關係?」

我記不清已被徹夜罰站多久,只是記得站到晃。豬代表雙手倒背圍著我轉圈,轉了一圈、又轉一圈,間或喝令「不許晃」,終於轉夠了,在我面前立定。

豬獰笑著問我:「你有專門的一個文件,就叫:天、安、門。你想幹什麼?」─資料。我有收集資料的習慣。

「哼!哼!」

我知道這個意味深長的獰笑後面可能有一個沒頂之災,好在是衝我一個人來的。

既然已經看了我的文件夾,就應該知道,裡面不僅記錄了事實,也有戴晴對海外民運的批評如「天安門有限公司」,還有與之相關的糾扯如柴玲和紀錄片《天安門》導演卡瑪的訴訟。做為一個社會觀察者,我需要收集各種資料,各方各面的表達都需要了解……

豬又笑了。不復繼續用這個問題擠壓我。但我知道,他沒有放過我。他們沒有放過我。

顯然他們知道六四那天發生了什麼。我僅僅關注這件事情,就讓三個代表怕成這樣,可見那件事情本身,有多麼可怕。

那一天發生了什麼?讓你們怕成這樣?

六四跟你有關係嗎?

六四那天,我在故鄉小城,上班下班、做飯洗衣,一切如常。我是過後不久才知道發生了「反革命暴亂」。我是過後再久一點才知道,廣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我是過了更久才知道,很多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

怎麼才能證明六四跟我沒有關係?

六四之後,我還如往常一樣,上班下班洗衣做飯。

六四之後,我跟戰友之間交往少了。
 
戰友聚會時總會有人感嘆生不逢時:我們復員趕上百萬大裁軍,姥姥不喜舅舅不愛哪裡都沒人要除了父母單位不得不收,都是最下層的小辦事員小嘍囉。六四一過復轉軍人大翻身,銀行工商稅務好單位可勁兒挑,沒多久一個個都成了中層幹部第三梯隊……
 
六四之後,我跟身邊人的交往少了。
 
六四之後,我跟原來的生活漸行漸遠。

怎麼才能證明六四之後的中國跟我沒有關係?

過了更久,2013年的某一天,在廣州,結束了上午的分享,我跟大家一起分享他們的工作午餐,盒飯。邊吃邊聊。

「那天死去的每一個人,都跟我有關。」

我這話緣自一個90後的問題,他還是個高中生,比我兒子小很多。

「我不確切知道那天到底死了多少人,但確定每一個人都是替我死的,不管是死在廣場上的學生還是路上擋軍車的市民或者是圍觀群眾─那天死去的每一個人,都是替我死的。」

「有人替我而死。從那一天起,我就是一個有責任的人。不僅為死去的人負責、為他們的死負責,還要為我們共同的未來負責。終此一生我都無法擺脫與六四的關係,從知道真相的那一天起。」

不管是不是知道真相,六四已經與我的人生結下了無法擺脫的關係。至死無休。

不管有沒有人逼問,我都無法迴避這樣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面前,別人是不是放過我並不重要,最根本的是我能不能放過自己:「我受不了六四之後中國的變化、中國人的變化。我們不再相信明天會好,不期待不指望不追求明天會好,不再以為,這應該跟我有關係可以跟我有關係並付諸行動……」

那一天,小夥伴們被我突如其來的哭嚇到,眼淚就像自來水一樣傾倒在手中的盒飯裡。

「你專門收集了那麼多與六四有關的資料,到底想幹什麼?怎麼才能證明六四跟你沒有關係?」

這無法證明亦無須證明。我只是希望明天會好、中國會好,即便明知未必如願亦不可不為。我所作所為僅圖自己心安。

怎麼才能證明六四跟你沒有關係?

「這種問題,都是要問的。」饒是三個代表,都無法迴避:怎麼才能證明六四跟他們沒有關係?

那一天,我在故鄉小城,24歲,是小機關裡的小職員,柴米油鹽的家庭主婦,即將成為母親,一個看似與天安門廣場無關、一個與廣場母親無關的母親。我不知道廣場上發生了什麼,更不知道我將終此一生面對這個問題:這一天跟我、跟我的孩子、跟我孩子的孩子、跟中國人的未來有什麼關係?

那一天,薛野在北京,19歲,這個兩年前的貴州高考狀元是北大學生,在廣場上。
 
那一天,梁曉燕在北京,32歲,北外老師。她不在廣場,是槍響後趕去的:「我的學生還在那裡,我要把他們帶下來。」她自己的學生都活著帶出來了,但目睹了別的學生的死亡,以及更多的死亡。
 
那一天的我們全然陌生,不知道彼此的人生將在十幾年後交匯,更不知道二十幾年後會有一個這樣的營會,我會成為媒婆、薛野是成員、梁曉燕則是過客……

那一天,滕彪在故鄉小城,吉林樺甸,是16歲的高中生,兩年後考入北大。2014年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六四集會上說:「如果我早出生兩年,那被坦克碾死的,很可能是我;而那流乾了眼淚的、被禁止說出真相的、被禁止悼念的,就是我的母親。六四死難者是替我而死的,是替我們每一個倖存者而死的。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裡包含了他們的死亡,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無法真正理解自身和我們所處的中國……」

那一天,在香港,周永康尚未出生。他1990年出生,與我兒子同齡。當高中歷史老師講到六四的時候放了一個讓教室裡灑滿淚水的短片:「六四可以說是我們這代人第一次接觸公共領域的門檻,我們絕大部分對政治、社會議題的關心,都是從六四開始的」。24歲時他競選成為「學聯」祕書長。(必須插播一條名詞解釋:學聯全稱「香港專上學生聯合會」,旨在「認識中國、關心社會」,80年代一直積極組織香港學生參訪大陸,是親中國親北京力量,六四後與中國政府決裂。)

那一天,在香港,黃之鋒尚未出生。他1996年出生,16歲時發起成立香港第一個中學生社運團體「學民思潮」,領導的反國教運動12萬人包圍政府總部抗議國民教育科加入中學必修科目。如果不這樣做,遠在香港的周永康和黃之鋒們,就會像我的兒子一樣,無法在課堂上獲知歷史、獲知六四,以及更多歷史與真相。
 
那一天,香港人陳健民30歲,在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生。
在湖北,李英強,10歲,小學生。
在北京,胡佳,16歲,高中生。
在福建,曾金燕,6歲……
 
那一天,我們在天南地北經歷各自的人生,不曾想過彼此會有交集。這些人在三個代表對我的審訊中反覆出現─他們將成為我的罪名,我將成為他們的罪名。

那一天,在北京,田螺姑娘,剛剛出生。我不知有她,她不知有我,亦不曾在審訊中出現。我們無從預想,我將成為她的偶遇,她將成為我的偶遇─引發這一切的,還是六四─大三那年看完紀錄片《天安門》,她哭著質問父母「為什麼不告訴我六四那天發生了什麼?」她的父母與我同齡,素與獨生女兒交流良好,父親陡然色變命令她把片子交出來,他要銷毀這可怕的東西……

那一天,在香港,查良鏞,65歲,宣布退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同時、同由宣布退出的,還有鄺廣傑,聖公會大主教。

那一天,在香港,司徒華,58歲,發起了「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後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從事與委員身分不符的活動」停止其《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職務。同時、同由被撤的,還有李柱銘。

我與這些人沒有交集,他們的名字也未曾在三個代表對我的審訊中出現。但我卻不能說跟他們沒有關係或者他們跟我沒有關係。查良鏞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筆名「金庸」而我是金迷。金庸還是著名報人,創辦了香港《明報》,陳健民是《明報》作者,而我是陳健民的讀者。司徒華已過世多年,但「支聯會」一直都在,「支聯會」的活動一直都在,包括每年一度維多利亞公園六四集會。我雖未曾參加,但前文所引滕彪的演講,就是在那裡發表的,但我有很多朋友每年參加那個集會……

六四,跟我有關係嗎?跟我沒有關係嗎?

六四,跟我們有關係嗎?跟我們沒有關係嗎?
 
我家是從不談論六四的。就像我們也不談論恐懼。
 
一次老媽忽然問我:「六四那天到底死了多少人?」我隨口回答:「沒有確切數字,有名字的廣場母親有兩百多個。」父母都是老黨員。我媽不良於行也不會上網,除了看電視,她的生活幾乎與世隔絕。
 
那對話一閃就過去了,我和媽都不復提及。我們把它遺忘了,就像一個祕密。

我們容身其中的這個世界,有太多祕密。

就像我們的生命裡,承載了太多的恐懼。
 
六四,成為我們彼此隱祕的恐懼。
 
我們彼此,已經成為彼此的恐懼。
 
我們不著痕跡地用遺忘覆蓋恐懼,遺忘在生命之中非常隱密的地方,讓自己以為不存在。
 
(張道宜 整理)
 
出版:時報出版
書名:敵人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寇延丁
 
山東泰安人。自由作家、紀錄片獨立製片人。著有《一切從改變自己開始》、《行動改變生存--改變我們生活的民間力量》、《可操作的民主》等著作;先後建立了「北京手牽手文化交流中心」、「泰安愛藝文化發展中心」等公益組織,發起了「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飲水思源愛藝文化基金」。文學作品曾獲《人民文學》獎項、入選《臺灣文學年鑑》,非虛構作品獲二○一二「南方閱讀盛典」最受關注作品獎,新浪讀書二○一二年度十大好書、中國讀書報二○一二年度十大好書等獎項;公益行動曾獲二○一○年度幸福中國十佳公益專案獎和壹基金社會組織救災行動獎;個人獲評二○一二公和年度人物。二○一四年十月,北京警方以「涉嫌尋釁滋事」為由抓捕了寇延丁。據報導她因聲援占領中環運動而被抓,二○一五年二月十四日獲釋。
 
 
 
 
                                                                                                      

延伸閱讀

事故調查分析、時相設置標準  缺乏統一準則  號誌改革不治本  台灣行人地獄如何解?
事故調查分析、時相設置標準 缺乏統一準則 號誌改革不治本 台灣行人地獄如何解?

2023-08-20

陳世凱接交通部長印信第一句話:30分鐘後開會!47歲太年輕資歷淺?他高EQ回「我是大叔了」
陳世凱接交通部長印信第一句話:30分鐘後開會!47歲太年輕資歷淺?他高EQ回「我是大叔了」

2024-09-02

遊覽車事故死傷三年增56%  交通部拿不出肇因分析 強制司機「打卡」控管  難真正預防事故
遊覽車事故死傷三年增56% 交通部拿不出肇因分析 強制司機「打卡」控管 難真正預防事故

2024-08-28

交通死亡人數上半年減少,但行人死亡卻增加!交長陳世凱:不禮讓、駕駛心不在焉…提升見警率能見效?
交通死亡人數上半年減少,但行人死亡卻增加!交長陳世凱:不禮讓、駕駛心不在焉…提升見警率能見效?

2024-09-05

10年來酒駕事故、傷亡人數減半!但每件案子都代表家庭破碎...警政署號召加強防制酒駕
10年來酒駕事故、傷亡人數減半!但每件案子都代表家庭破碎...警政署號召加強防制酒駕

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