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第二次見習之旅結束後,一返台,我就在FB 上面PO 文「請大家不要約我吃飯」。以往朋友都以為見習之旅好好「哇,可以看飯店,常常吃Buffet,很享受!」其實,每次見習結束,我真的快不行了⋯⋯除了見習飯店的房間、設施,我們都試每一家飯店的菜,除了早餐,還要額外嘗嘗它們一般餐廳的飲食。
不會。我知道要把工作和度假分開,因為不分開很痛苦!去香港就是這樣。
換腦袋,享受純度假!
這趟香港之旅,純屬度假,畢竟,在香港,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完全不想工作!」吃胖,回來再減肥。特別是迷倒米其林美食評審的「再興燒臘」,好好吃!這家燒臘便當店小而不起眼,但卻是歷史悠久百年老店,叉燒、烤乳豬、燒鴨、燒鵝⋯⋯統統超級讚,非常道地,美國的CNN 誇讚它,「就是燒臘的同義詞。」不過,美味的代價是要忍受不夠好的服務。
在另一家吃燒鴨飯,等了三十分鐘不見蹤影,同伴都開動了;又過了很久,同伴快吃完了,我的飯還沒下落,「先生先生,我的飯呢?」我客氣的問,服務員回答,「還在做。」又過了好久,再問,服務員居然說:「忘了寫你的單了!」超讓我傻眼。
所幸,這個東方之珠夜景名不虛傳,從九龍看維多利亞港果然如璀璨明珠,對岸的港島不論白天夜晚各有風情,拜地質所賜,港島高樓櫛比鱗次,而且密密麻麻的程度讓我很驚訝。黑幕降臨後,閃爍著輝煌燈火的大樓群,簡直像拔地而起的五彩水晶。這麼密集的人工美景下,港島的上環卻暗藏著五○年代的舊風貌,小而擁擠的雜貨舖和街頭菜販當中,夾雜各式各樣殖民時代的遺跡。若不是街道實在稍嫌狹小曲折,「散步」其中其實別有一種我喜歡的浪漫情調;但真的要慢⋯⋯慢⋯⋯走(因為太不好走了)。
通常只有玩樂之旅,我才會選擇設計旅店。這次住的是一家小巧的設計旅館東隅(East Hong Kong Hotel),位於港島,設計走簡約時髦風格,大地色裝潢,線條俐落大方;大廳挑高、房間大片窗戶,通透明亮,平衡了房間小的侷促感,頂樓有個半露天酒吧「Sugar」,很別緻。這間東隅酒店給我的感覺比較像純睡覺的商旅,因此印象不是特別深刻。
香港有一種特殊的酒吧氣氛。如果有一個理由能讓我再回去香港,那就是蘭桂坊,一個有著「東方外表卻是唯一香港有洋人文化」的地方,給我有一種反差的感覺。來到這裡格外有一種「小腳與西服」的感慨──窄小的中式街道上,熙來攘往簇擁著許多金髮碧眼的外國人。然而,由於山坡路的街道很陡很顛簸,所以幫我推輪椅的同伴非常辛苦;像我這種坐輪椅的人,即使喜歡也很難「逛」得舒適。
香港無障礙設施極度不足,和澳門差不多,公設、電梯都很小,電梯標示不明顯,又常常壞掉,不那麼禮讓或尊重行動不便的人。有一次在百貨公司上洗手間,有個香港大媽不願排正常的廁所, 硬是跟我搶無障礙廁所,不惜跟打掃的阿伯大吵起來:「根本沒人會用,我先用又不會怎樣!」
啊,明明我就在大媽旁邊,她視而不見嗎?
東隅飯店就在地鐵站出口,可以直接從站體走進飯店大廳,然而,彈丸之地的香港雖小,搭地鐵卻很累,從北到南或從南到北,都要轉三條線,至少花上一個小時;常把我這個方向感不好、空間感很差的人,搞得暈頭轉向,臉上三條線。而且,搭計程車也不方便,要搶,以致於有一次旅行結束後,同行的朋友說,「以後你如果沒有車,就別去香港!」
縱使燒臘超讚,地鐵也讓我沒辦法愛上香港。
香港很繁華,卻也很空,是一種空虛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