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成立於2011年9月,由不同財經領域專業研究員組成,以客觀、專業角度提供金融市場研究與分析,範圍涵蓋各主要國家總體經濟、股市、債市、匯率及商品等。
或許,對大多數投資人來說,人民幣會貶值,本身就難以理解。因為,上一次人民幣貶值,要回溯到一九九四年。當年初匯市甫開盤,中國人行即宣布當天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五成。往後長達二十年,人民幣幾乎呈現只升不貶走勢 (見圖)。
如今這個趨勢已遭扭轉,但事前並非亳無徵兆。首先,過去四年,計算至去年七月底,人民幣可說是全球最強勢貨幣之一。期間,兌美元升值幅度約三%,兌歐元、日圓升值幅度甚至超過三成,及六成。
其次,中國正值調結構階段。當地經濟逐漸自過去兩位數的高速成長,放緩至六~七%。另外,出口也從金融海嘯前,動輒超過二成的年增率,下滑至近兩年的不到一成,近期甚至出現衰退。在景氣動能明顯轉弱情況下,近年來相對偏高的人民幣,自然面臨貶值壓力。
另外,出口雖成長放緩,但進口下滑幅度卻更甚出口,使得中國對外貿易仍呈順差。以二〇一五年為例,全年累積近六千億美元。吊詭的是,同期間外匯存底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約五千億美元。一來一往之間,超過一兆美元「憑空」消失,資金外流、人行干預的說法四起。
最後,中美貨幣政策分歧,則是人民幣貶值的另一背景。去年下半年,美國升息議題甚囂塵上。當時市場預期,若無意外,聯準會將在九月重啟升息循環。同期間,中國為提振當地景氣,反而採取降準降息,偏寬鬆的貨幣政策。隨著兩國間利差縮減,人民幣偏貶,亦屬必然。
如果就此認定,人民幣將開始一洩千里,或屬危言聳聽。不可諱言的,在考量上述因素,人民幣確有趨貶壓力。但是,不論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或人行行長周小川,都對外信心喊話,人民幣不存在大幅貶值空間。除消除預期心理外,目前平均每月累積約五百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或許才是真正理由。
當一國出現貿易逆差時,才需要仰賴貶值手段,提振出口。如今,中國仍持續累積貿易順差,甚至還引來美國財政部指控操縱匯率。如果還希望匯率大幅貶值,很多國家應該都不會同意。更不用說,隨著人民幣逐漸國際化,未來在全球交易所佔比例將逐漸上升,也提供中長期支撐。
預期人民幣未來大貶,或許是杞人憂天。但是,認為經過去年八月,及今年一月的貶值後,從此將高枕無憂,亦未免過度樂觀。今年三、四月外匯存底確有回升,不過經濟前景依舊面臨挑戰,未來貨幣政策仍有偏寬鬆空間。隨近期美國升息議題再起,美元逐漸走強,人民幣將再面臨貶值壓力。
上述推論如果成真,今年二月中起,因油價反彈、人民幣止穩,及美國升息暫緩,而上漲的新興股匯,及商品價格,未來恐再有較大幅的波動。市場殷鑑不遠,投資人樂觀之餘,仍需心存居高思危,持盈保泰思維。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