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美國物價回升速度比預期快,而聯準會仍維持鴿派態度,那麼美國公債將可能不再是投資人的避風港了。
雖然聯準會主席葉倫重申,鑑於全球經濟風險增加,對於進一步升息應更為謹慎。但美國自身經濟狀況還是主導貨幣政策走向的關鍵,最近利率會議中,決策官員預期隨著能源與進口價格下跌的暫時性影響消退,以及就業市場好轉,通膨率中期可能朝二%目標邁進。
就我們評估,美國通膨率可能將於二○一六年底或一七年初便超過二%水準。因為美國就業市場已接近充分就業,終究將帶動工資的上漲,繼而推升消費支出,並刺激物價揚升。再者,美國扣除能源、食品後之核心通膨率,其實為穩定揚升走勢,當油價反彈的時候,將會很快引發通膨率回升。
然而令我們擔心的是,目前投資人過於安逸的持有美國公債,因為市場普遍看法還是通膨已經消失或甚至可能有通縮情境,故而持有美國公債作為避風港。只是未來當通膨壓力上升時,投資人對於美國公債所要求的通膨風險溢酬也將跟著增加,這會導致公債價格下跌。如果聯準會不及早因應,恐怕將喪失其公信力,繼而引發市場對於長天期公債要求更高的風險溢酬。
假設美國物價回升速度比預期快,而聯準會還維持鮮明鴿派態度的話,那麼美國公債將可能不會是所謂的避險天堂了。目前全球經濟狀況只是成長減緩,而不是衰退,更沒有落入如過去危機般的情境,因為過度恐慌而不想承擔任何風險,只怕會錯失一些難得的投資機會。
新興國家資產通常是股、債、匯市與全球經濟一起正向連動,藉精選投資,在當地債市即可享有高債息及匯兌回升機會。只是配置上,應該要朝向能受惠於美國就業和內需的市場,如墨西哥和馬來西亞即有不少消費性或電子產品輸往美國,而這些國家貨幣在近幾年因為被市場過度賣超而呈現價廉的投資機會。
近兩年市場對於全球經濟與通膨仍普遍有過度悲觀看法,導致去年夏天和今年初,一有些利空,只要跟新興市場沾上邊的資產,即容易招致無差異性的被拋售。我們並不認同這種發展,但也因此看到,新興市場中已經有一些基本面優異、評價面卻相當便宜的機會。
(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