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期間,國際股市劇烈震盪,主要原因在於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的發言。 在國會聽證會中,她的報告內容挑動投資人最敏感的兩條神經,也鋪陳一個高風險的未來。
不過,真正令全球股市巨震的,是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二月十、十一日兩天,她在美國參、眾兩院聽證會進行半年一度的報告,並且接受議員質詢。身為全球金融市場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葉倫當然知道自己嘴裡吐出的每個音節,都會被外界放大檢視,但即使用字遣辭格外謹慎,但報告與詢答內容,仍然立即引發了全球、全面性的震撼效應。
訊息一:可能會緩升息 國際市場動盪,超出預期
十一日當天,美股下跌一.六%,法國股市慘跌四%、德國及英國跌幅亦在二%以上。除此之外,美元瞬間急貶,黃金價格及日圓匯率則反映避險需求反向急升……。「喊水會結凍」,葉倫為這句話做出了最完美卻黯黑的詮釋。
回頭來看,全球股市與油價在巨震之後已見回穩,但葉倫發言的內容,卻仍鋪陳著一張短期無解的風險網,已然更加墊高了全球投資者的危機意識。她,究竟是怎麼說的?
聽證會開始,葉倫如常報告了一些美國經濟的好消息,非農業就業人數在一月增加了十五萬人、一月失業率較去年同期下降○.八%等等,概括而言,就是強調美國就業市場回溫基調不變。
不過,她話鋒一轉,開始論及今年以來金融市場動盪對經濟的影響。「最近股價的滑落、企業借貸風險的增加、強勢美元等因素,已經越來越難支撐經濟成長,如果趨勢不變,必將對經濟活動及勞動市場帶來更大壓力。」這段發言,立刻挑起市場敏感神經。
這場聽證會之所以備受市場關注,原因在於這是去年十二月聯準會執行十年來首度升息之後,葉倫第一次完整論述經濟與金融情勢及政策走向。
而在這短短一個多月的期間,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顯示出全球資金對美國升息後的反應似已超出原先預期;葉倫會不會調整升息步調?這是每個人都想在聽證會中找到答案的問題;而這段發言,給了市場第一個暗示:美國可能緩升息。
「經濟展望存在不確定性,國際因素已讓美國經濟成長的風險變高。」葉倫從中國變局開始,細數這段期間的國際金融動盪,「中國成長趨緩、人民幣貶值、中國央行的匯率政策不透明,都讓全球金融市場不安;再加上油價與原物料價格持續走低,衝擊許多新興國家及原物料企業……。」罵完一輪之後,她做出結論:「所以,美國的出口可能會更弱,金融環境也會更緊繃。」
全球金融動盪加劇的此刻,緩升息的暗示存在一個對全球經濟最致命的意義:當今世界經濟的最後堡壘美國,復甦力道似乎也已脫軌。
當然,葉倫不會對利率政策輕易鬆口,她強調,「目前利率僅為○.二五%,仍相對寬鬆,短期內不會考慮回降。」論及三月會不會加息時,她說,「一切皆靠當時的經濟數據下判斷。」即使葉倫說得不多,利率期貨市場卻一面倒認為三月加息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報告結束後,聽證會進入質詢時間。在此階段,葉倫難再迴避更具挑戰性的貨幣政策問題,然而,對全球金融市場更加致命的一擊,也就在此出現。
訊息二:不排除負利率 採用極端手段,刺激景氣
「負利率,是合法的嗎?」天外飛來一筆似的,共和黨籍議員派屈克.麥肯亨利(Patrick McHenry)直接提問。這個問題,掀起了整場聽證會的高潮,也開始掀起全球金融股的一陣天翻地覆。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仍然需要進行更徹底的研究。」這句回答,尚稱中規中矩,葉倫表示,在二○一○年時,聯準會曾經研究過負利率政策的合法性,那是在歐債危機的高峰期,而當時聯準會並無具體結論。
不過,派屈克議員真正想問的,當然不會只是單純的「合法性」問題,在日本央行近日加入負利率政策的行列、瑞典央行宣布擴大負利率的此際,他所關心的,是美國會不會也跟進負利率的陣營。而葉倫的下一句補充,大致滿足了他的好奇:「我不知道有什麼理由,能讓我們完全避免這個(負利率)可能。」
「不排除負利率。」在葉倫一片不溫不火的主張中,對負利率的開放態度成為本次聽證最重要的宣示。
而當葉倫釋放出「不排除負利率」的暗示後,穆迪首席經濟學家隆思基(John Lonski)分析,負利率對經濟的影響難測,不保證帶來正面效應,他解釋,現實世界中,央行被逼到必須採用負利率這麼極端的手段,等於是釋放「經濟已經冷到不行」的訊息。
為何如此解讀?因為負利率本身就是一個刺激景氣的「極端手段」。什麼是負利率?簡單的說,負利率的目的就是「逼迫」銀行把錢貸放出去,如果銀行想把錢存在中央銀行,那麼,央行就可向銀行收取利息或費用;因此也有人說,負利率就是政府「犧牲銀行業的獲利來換取經濟加溫」。
▲點擊圖片放大
影響:股價全面重挫 負利率主流化,經濟危機
由此不難理解,為何葉倫的發言會引發全球金融股全面重挫,其中一度傳出償債困難的德意志銀行,股價甚至跌破○八年金融海嘯以來的低點。
在一片悲觀的市場氛圍中,負利率很容易被市場以「銀行的災難」來加以解讀,原因除了存放股利差縮小外,低迷的景氣預期並無法帶動民間企業增加借貸,且在負利率的引導下,固定收益資產的利率也將大幅壓低,銀行業的滿手頭寸已無處可去。
有趣的是,早在二月二日,在這一輪金融業逃殺當中受傷慘重的德意志銀行已發布報告指出,「負利率可能成為全球央行的主流貨幣政策」,數日之後,獲得葉倫在聽證會中的呼應,也重創自家股價。
但「負利率主流化」的更大一層的意義,在於「全球經濟已無救生艇」。英國《金融時報》在葉倫聽證會後評論負利率趨勢,「這些央行已經耗盡彈藥,如果連負利率都沒有用,他們還能做些什麼?」
整體來說,葉倫在二月十、十一日兩天的談話,傳遞了兩個全球金融市場必須持續關注的訊息:國際金融動盪已經開始危及美國經濟復甦,而全球金融業則幾乎走進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就說:「金融動盪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將是未來數周的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