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是一種「政治幣種」,而非「經濟幣種」,每次匯率變動都是為了保持一黨專政,當前人民幣已經明確進入貶值趨勢,而且官方留給外界反應的時間,將出乎意料地短。
這不是一篇經濟論述,更不代表投資指向;這是一篇對人民幣背後政治角色的評論。推出人民幣產品的金融機構,從不點破人民幣是一種「政治怪幣」的事實,而僅將其當作一種有跌有升的重要幣種來販賣;最近IMF(國際貨幣基金)將其納入SDR(特別提款權)幣種後,人們相信人民幣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可以用正常貨幣邏輯來判斷其升貶。
這裡要大聲提醒的是,人民幣本質上是一種「政治幣種」,而非「經濟幣種」。任何用經濟學、金融學、甚至(西方)政治學邏輯來推斷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定價的資產)的人士,只要在這「政治幣賭場」裡一直玩下去,已經賺到錢的遲早會連本帶利賠出;至於晚近才進場的機構或人士,攔腰折損都不要感到意外。
人民幣背後的政治原理,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那就是「一黨專政的國家,不可能出現市場經濟意義下的貨幣」。當一種貨幣的存在目的是為了維持一黨專政,儘管在過程中產生過市場作用,但當專政地位受到威脅時,所有的國家資源,包括財稅、產業、股市和貨幣,都會脫離其經濟本質,無一例外被當作救黨的工具。
人民幣兌美元的政治歷史大致如下:一九七九至九三年從一.五五貶至十一;九四年一夜之間升值近四○%(十一至八),之後維持平穩達十一年。二○○五年在美國壓力之下,進入快速升值通道,八年升值三○%(八左右至六.一五)。
四十年來,人民幣的匯率變動都是為了保持一黨專政,近來所謂的「國際化」的動作及速度也基本上循此路線。當前人民幣已經明確進入貶值通道,主宰其速度的即便是「經濟」,也是因為經濟形勢已經威脅到了一黨專政的可持續性。
在黨治超越法治的中國,全體人民都明白:手頭資產無論是現金、股票、房產,決定其價值的都不是市場,而是黨中央的政策。只要有風聲傳出,不是狂買就是狂拋,才有前兩年大媽瘋狂買黃金保值的風潮。政商界就更懂得這個道理了,這才有二十年來大小官員、商場大亨瘋狂脫產海外,以及幾個月前被指派救股市的「國家隊」,自我賣空套利的巨大醜聞。
人民幣對美元何時破七,甚至破八,黨中央事前會把防止美元資產外逃的功課悄悄做足,但預留給各界的確切時間,不會超過一周,到時不要感到意外。
人民幣的「國際化」動力,遠遠低於其「維持一黨專政」動力;人民幣的下一個穩定期(如果有的話),至少得等到一七年「中共十九大」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