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十三五全解讀

十三五全解讀

廣告企畫

台股

2015-12-24 11:18

本次邀請到四位兩岸重量級趨勢分析專家,杜紫宸(工業技術研究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張燕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郭正亮(文化大學國際企管系副教授)、謝金河(今周刊發行人)共同剖析大陸十三五規,由不同觀察角度為台灣讀者做分析。

杜紫宸:十三五,台灣有三大機會,一大挑戰!



未來五年,中國是什麼樣子?全世界都睜大眼睛,試著找出答案。其實,最清楚的藍圖,應該是「十三五計畫」。自二○一六至二○二○年,中國將實施第十三個五年計畫,為了深入剖析中國經濟,解讀兩岸未來競合,今周刊特別邀集四位專家,透過紙上論壇形式各抒己見,發表對台灣未來發展契機的洞見與觀察。

十三五建設 台商有三大布局機會

首先登場的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認為:「十三五是中國進入小康社會的『期末考』」,盡管經濟成長達到一定水準,但杜紫宸認為,農村問題、城鄉差距,以及社會醫療保險等問題,中國仍在相對落後的水準,因此十三五計畫,重點就在於扭轉從產業結構、到人口結構的種種不均衡。台商與其關注一帶一路等,進入門檻較高的產業,不如研究十三五計畫,從中發現商機。

杜紫宸認為,十三五的機會,首先在於「長江中下游新型城鎮化」。這項計畫準備在橫跨九省二市、面積廣達三十一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創造以武漢、長沙、南昌為核心的三十個城市群,未來每座城市都將有三百萬至五百萬人口,影響近四億人。

杜紫宸指出,作為新型城鎮化試點,這項計畫目標頗為廣泛,除了最基本的住房問題,日常生活所需的醫療保險、社會福利需求,也將一併考慮;換句話說,中國政府不是要額外興建空蕩蕩的鬼城,而是具備完整生活機能的新社區。
「城市需要各種服務業,從娛樂、旅遊到物流、婚紗、殯葬,這些『生活產業』在台灣發展已久,台商經驗豐富;進駐新城鎮時,經營這些行業自然比興建機場、鐵路更可能成功。」杜紫宸指出。

第二個商機,杜紫宸認為是「中國製造二○二五」。他分析,中國不僅未打算擺脫製造業,反而準備以三十年超越美、德,變身製造強國。「中國製造二○二五」,正是這項戰略的第一個十年。

杜紫宸指出,由五十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百餘位業界專家起草的「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初步準備引領產業朝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同時為了參考德國、韓國等先進工業國經驗,中國將多個城市當成試點,分別學習不同領域的改革進程。

例如遼寧瀋陽以重工業聞名,因此金屬、機械加工及工具機,就是發展重點;廣東揭陽則以電子、機工自動化為主;至於四川成都,則與德國密切合作,大廠西門子準備把德國安貝格市(Amberg)的智能化製造工廠,將工業四.○的軟硬體、生產經驗在成都複製,「這座工廠的意義,就像上海磁浮鐵路,展現德式工業技術一樣。」杜紫宸說。

杜紫宸眼中的第三個機會,則是自由貿易區的潛在效益。目前由北到南,中國共有天津、上海、福建和廣東四個自貿區。杜紫宸認為,福建自貿區距離台灣最近,最有發展效益。其中,杜紫宸認為廈門最是台商大展身手的機會所在。杜紫宸認為,廈門和台灣不僅語言相通、腹地也遠較平潭寬廣,因此當地的證券、保險、老年安養及物流服務,都值得台商持續耕耘。

除此之外,廣東和上海自貿區的潛在商機,台商也不宜錯過,「如果只著眼平潭,無疑錯過了十三五的改革紅利」。杜紫宸舉例,廣東自貿區本來是享地利之便的港商占多數,經過九個回合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談判,在蛇口、橫琴、白沙以及前海等地區,已經有港商陸續開始運作。例如知名品牌周大福,就在前海開設「港貨中心」,保證以香港價格、出售來自香港的貨品。未來可望呈現以金融、物流為主的經營特色,這股力量,也是台商的順風車。

透過十三五計畫,中國顯然將走出韜光養晦、顯露的積極態度,對台灣是機會,當然更是挑戰。杜紫宸直言,外商在中國投資製造業,以台灣、日本和韓國金額最高,當韓國與德國積極透過政府與中國官方互動,台灣也應比照辦理,發展大型、示範性投資案,加入供應鏈。畢竟,一旦「中國製造二○二五」有成,屆時對手便提升為「紅色供應鏈加強版」,淪為企業間一對一較量的台商,恐有邊緣化危機。「大家還是競爭關係,供應鏈其實沒有顏色。」杜紫宸
說。

創業吸引力大 人才外流問題嚴峻

更嚴峻的考驗,是人才外流。杜紫宸分析,當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喊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創新創業從中關村出去、擴散成為全國風潮,各地方政府響應中央,也陸續推出優惠政策;過去,招商引資金額多寡是地方官員的績效考核指標,未來這個指標,可能變成新創公司的數量。「最積極改變、最有想法的一批人,會不會因為這些更有吸引力的計畫,被吸引過去?很有可能」杜紫宸顯得憂心地說:「這將是一大警訊!」。

此外,中國在十三五計畫期間,也將繼續扶植十二五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目標在二○二○年時,各產業產值合計占GDP十五%。杜紫宸擔心,由於缺乏高階技術人才,內容又涵蓋半導體、海上風電、電動車、工具機控制系統、次世代面板、自製大飛機及關鍵新材料等,台灣已有一定基礎的領域,未來工程師出走潮,恐怕將一再上演。

「要是人才外移,台灣可能就此告別科技產業,未來會像是『沒落的貴族』,每天喝茶嘆氣。」,杜紫宸預警。因此對台灣而言,除了趕搭上中國十三五商機列車,如何留住人才,更是未來五年最大挑戰。

張燕生:中國將更公平、更環保、更開放!



這是中國經濟吸引全球目光的一年,也是最多人看衰中國經濟的一年;從華爾街到香港中環,任何一位基金經理人都能信手拈來,好幾個不利中國未來的因素:例如產能過剩、無力管控股災與人民幣貶值、缺乏新成長引擎…。但在中國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眼裡,中國前景,遠比外界預期樂觀許多。

「展望十三五,我認為中國將有三種轉變,讓經濟邁入『新常態』。」張燕生指出,未來三十五年,中國經濟成長肯定告別過去三十五年的舊思惟,摸索出新的路徑,而十三五,就是新經濟成長模式的第一個五年。

更公平、更環保 十三五新經濟模式到來

「過去是低成本、勞動力的代工模式,靠大量汗水支撐經濟增長,這種模式總有極限;未來若能靠效率、創新,靠智慧帶動經濟增長,可以無限。」張燕生說。
張燕生舉例,過去中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扶植各種重工業國企,但如今紛紛陷入產能過剩窘境。因此國務院30號文已明文訂定,鋼鐵、造船等十二類過剩行業,將透過淘汰、轉移、整合、清理四種策略,逐步打消;此外,發改委並宣示加速淘汰「殭屍企業」。這是中國從追求規模經濟,跨向效率經濟的第一步。

張燕生指出,十三五期間,中國第一個重要轉變,是中國將與全民共享經濟果實、更法治化。張燕生直言:「要讓每個人有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機會。」「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是當年鄧小平嘗試改革開放的核心精神,然而,目前中國社會問題叢生,顯示這種模式無以為繼。「以前有差別待遇,未來更公平,戰略完全不一樣」張燕生強調,中國將更注重公平、效率和市場經濟,「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居民之間,成長機會要公平。」

此外,他更直言,十三五也將是大力落實法治化的五年。回顧二○一四年底,習近平提出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等「四個全面」,法治化,就是貫徹後兩個全面。

「毛澤東解決了中國人站起來的問題;鄧小平,解決了中國人吃飽穿暖問題,接下來,要解決法治問題,」張燕生以三句話,具體而微解釋何謂法治精神:「法定責任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法無禁止即可為」他強調,透過落實法治化,中國要成為負責任的大國。

第二個重要轉變,是「中國將更綠色、更環保」。張燕生坦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等於是從無到有,過程中出現大量製造業、重工業,「如果這時候要講低碳、節能,很難提高效率,」,因此無可避免有嚴重的污染問題。隨著未來不再以產能大小、效率論政績,張燕生認為,十三五計畫期間,中國勢必投注更多資源,改造環保條件。

更開放 「誰不創新,誰就死」

第三個重要轉變,張燕生認為是「更加開放」。張燕生分析,過去中國透過外向型經濟,以加工出口、招商引資,連年讓經濟大幅成長,如今隨著全球需求下降,這種模式也走到轉折點。「全世界開始問,為什麼中國不多進口商品?」張燕生說。因此十三五開始,中國將採雙向開放原則,透過全球投資、全球運作,逐步扭轉原本專注出口的經濟模式。

既然GDP成長率下滑,過去的大規模生產、出口模式不再,十三五計畫期間,全世界投資人最懷疑的,就是中國到底有什麼新增長動力?「創新、消費,」張燕生明快地說。

首先是創新,「早年是『誰創新,誰死』,近來順口溜改了,叫做『誰不創新,誰死』。」張燕生分析,中國全社會研發支出占GDP比率,近年急速增加,「其中來自企業的部分,就占了76.6%」;除此之外,生產用、工業用服務業,產值也在大幅提高,顯示中國正在積極練兵,除了改革過剩產能,未來中國目標更是成為製造業強國。

另一方面,消費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也將在十三五期間飛躍成長。「以前中國人出國,專買便宜東西;為什麼現在中國旅客到日本,反而普遍熱衷買好幾萬日圓的高級電鍋呢?」張燕生直言:「因為中國消費者已從對價格敏感,轉變為價值追求者」。

數據會說話,今年前三季消費對中國GDP,貢獻程度達五八.二%,是所有成長動力中最強的,也支撐住中國經濟成長,突顯這股「價值追求」的明顯轉變。張燕生更樂觀估計,至二○二○年、十三五結束時,這批追求價值的中國消費者,「總數可能比美國人口還多」,從而為中國經濟成長,開展一條截然不同的新趨勢曲線。

十三五計畫期間,是中國政府發展「一帶一路」的高峰,但一帶一路的精神到底是什麼?「是國際合作,」張燕生解釋,前述十二種重工業,雖然在中國本土過剩,「但國際間是需要的,例如美國許多鐵路體系,興建於五、六十年代,到現在設施老化、需要改善,當中就有合作空間。」

張燕生解釋,一帶一路將是全球規模的營運與調度,台商比起陸企,除了在農產品和食品領域有突出成績,整體而言更有較豐沛的國際化、創新經驗,如果將這些經營優勢透過一帶一路發揮,「槓桿上去,未來空間就不得了了!」這也是未來台商最大的成長空間所在。

郭正亮:全球都在解讀中國遊戲規則,台灣更該懂



「台灣社會當務之急是跳開政治,從更大角度解讀中國,進而在美國、中國、日本間,找到新的定位」,文化大學國際企管系副教授郭正亮,以這句話開宗明義說明,他對十三五計畫的觀察,以及給台灣的建言。

紅色供應鏈前進台灣,是社會與產業界熱烈討論焦點。郭正亮對十三五計劃,已經研究相當一段時間,因此他對這個趨勢,絲毫不感意外。

「這(紅色供應鏈)是2025中國製造的一環;計劃訂定2020年核心零組件的自製率需達到四成、2025年自製率要達到七成」。郭正亮解釋:「中國從以往LED、面板等下游硬體,日後肯定要向上發展,晶圓製造、IC設計等上游半導體產業,勢必成為中國政策扶植的焦點」。他簡而言之:「這是『工業民族化』,中國對待全世界都如此,不只對台灣。」

工業民族化帶動 陸企自主創新有成

郭正亮指出,正是因為中國本身是個規模巨大的消費市場,「這意味著台商必須選擇,是與對方合作,還是乾脆購併成為對方一部分?」他分析:「這是中國以龐大市場的終端需求,加上迅速追趕的技術模仿,倒逼台商改革。」

他坦言:「用市場換技術,願意配合的外國公司太多了,幾乎每家都點頭!連技術最優的高通,在中國祭出反壟斷之後,最後也不得不答應」。郭正亮強調:「台商應先站在全球競爭角度思考,務實評估台灣自主技術的領先程度?如果大陸市佔率越來越低,自己能維持領先大陸多久?」

其實,中國以市場為籌碼、推動「工業民族化」由來已久。郭正亮指出:「當年三星到中國投資,持股被限制不得高於四成,三星考量到終端市場,最後也不得不接受」。除了招商引資時,管控原廠持股比例,中國也不遺餘力扶植本土業者,最明顯的例子,是面板業者華星光電。

「○九年華星光電成立,在政策扶持下,加上挖角友達二百多位工程師,今年產能已經超過友達,到現在不過六年。」郭正亮直言:「當我們注意到面板大廠放無薪假,其實規模較小的台廠,可能已經撐不下去了。」

更重要的是,中國從工業民族化取得具體進展,甚至反過來、開始向國際輸出自主技術。「在印尼和美國輸出高鐵,在英國輸出核電廠,都是工業民族化的國家級指標」。郭正亮指出,「最新成果是國造大飛機-C919」、「雖然發展不快,但如此累積下去,以國內龐大市場做支撐,未來成效將相當可觀。」

郭正亮拿起十三五研究專書,如數家珍地說:「十三五推行五大重點包括,創新驅動、質量為先、創新發展、結構優化、以人為本,」他隨後放下書,語重心長地說:「我認為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根本困境在於,在互聯網主導的『後硬體時代』,台灣沒有一家世界頂級的網路公司!」

郭正亮憂心指出,正是因為電子硬體的利潤與重要性日益衰退,互聯網相關產業成為未來市場主流,但台商在網路時代並沒有夠格的國際玩家,「這個危機會越來越大。」

郭正亮指出,台灣企業未能引領網路時代,可能導致網路人才大量外流,未來將成為嚴重問題。更可怕的是,大陸十三五戰略性產業,從半導體、先進材料到生技,「重點行業的發展目標,兩岸想法幾乎一模一樣,」基於產業往往有群聚效應,當中國各省市陸續推出政策補貼,動輒萬坪的眾創科技園區,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對於缺乏激勵的台灣人才來說,更具有可觀吸引力。「中研院過去四年流失了六十一位頂級人才,公立院校對產學合作也很保守」,這種趨勢再不扭轉,台灣人才外流很難避免。

政府應帶頭談判 讓十三五成為台灣機會

展望未來,郭正亮認為,台灣應該由政府帶頭,儘快與中國進行產業談判與合作,為產業爭取時間;例如在十三五期間,最受重視的相關產業,就應該由經濟部或科技部,與中國商務部和工信部創造合作平台。「最重要的是由官方建立管道,否則若是兩岸公司一對一談判,恐怕台商會被大吃小、蠶食鯨吞」郭正亮坦言。

官方談判有多重要?郭正亮舉例,韓國簽訂對美FTA(自由貿易協定)後,由於美國堅定希望韓方開放牛肉進口,韓國則希望將汽車銷往美國市場,因此雙方後來重新談判,修訂後的協議是,韓國以開放美牛,換取韓國小貨車輸往美國時,減免關稅25%。「後來韓國小貨車因此在美國取得十%市占率,等於站穩了產品在美國的生存存門檻。」

郭正亮指出,韓國歷經十年長期努力,陸續看到FTA生效,進而帶動從汽車、核電、半導體、面板、醫美、韓流等產業,「連日本都感到被拋在後面,更不要說台灣」。他建議,台灣應趁著大陸十三五、一帶一路的政策機會,尋求機會參與大陸市場和海上絲路的經濟建設。「例如未來在東南亞規劃的大型基礎建設,能否有台商角色?泉州、漳州是未來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台灣也應該積極爭取參與。」郭正亮總結說:「全世界龍頭廠商,都想讀懂中國式的遊戲規則,無論喜不喜歡,台灣也應該弄懂。」

謝金河:中國股市威力,台灣正親眼目擊!




金融業對「新興市場」的定義,是擁有更高成長、更大波動的資本市場;例如中國股市,相對歐美股市就是個新興市場。由於政經互動密切,規模驚人、震盪劇烈的中國股市,正快速改寫台灣股市的遊戲規則;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認為,在十三五計畫期間,中國股市將對國內上市櫃公司,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力。

資本市場槓桿優勢 令陸資如虎添翼
二○一五年,堪稱是台股的「陸資元年」,在此之前,台灣資本市場雖有零星陸資參股,但案例規模較小,相對無影響力。直到十月底,半導體封測大廠力成與紫光集團策略聯盟,由紫光旗下同方國芯取得力成二五%股權,紫光集團於是躍居力成最大股東,象徵中國資金正式叩關台灣資本市場。

兩個月後,另二家封測大廠矽品、南茂,同時宣布紫光入股,取得股權比例同為二五%,消息一出,震撼全球半導體業界,也引起國內爭議。

謝金河分析,這幾件交易總計達八八二億元,金額之高,固然是市場焦點,但問題在於,「全球第一大的日月光,目前市占率約十八.六%,力成、矽品、南茂雖然各擁利基產品線,合計市占率也有十七.四%,」謝金河提醒:「換句話說,如果官方對三件交易全數放行,這些原本占台灣封測版圖近半的業者,可能正式成為『紅色供應鏈』一員!」

「紅色供應鏈」,泛指在中國營運、業務與台商高度重疊的公司,在製造業蓬勃發展的兩岸,產業重疊本不稀奇,但謝金河解釋,紅色供應鏈之所以讓台灣越來越重視,根本原因在於,兩岸資本市場發展此消彼長。

「今年的股災雖重傷市場信心、衝擊金融秩序,但中國當局改革資本市場,決心並未稍減。」謝金河指出,自從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滬港通」,為中國股市「打通任督二脈」,就受激勵逐漸上漲;到了今年,盡管股市一度大跌,但新三板股權交易系統的掛牌家數,較去年仍大幅成長。

此外,中國政府也在十二月初,正式宣布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兩年內由審批制改為「註冊制」的重大改革。香港交易所總裁李小加也說,「深港通」雙方也已做足準備,最快在一六年上半年開通。

換言之,自十三五計劃開始,中國的新上市公司不再由證監會把關,而是比照歐美、由保薦人、投資銀行和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每年上市家數、發行股數和定價,主導權交還市場。謝金河分析,上市企業數量勢必因此大增,但中國政府就是希望讓新創企業從股市融資、發展,打破銀行體系借錢向來困難的窠臼,以配合李克強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以往每逢股市下跌、證監會就暫停新股發行的「宏觀調控」,也將成絕響。

正是因改革陸續到位,加上人民銀行降息、降準,雙重效應使中國股市連番出現驚人成交量,炒股再成全民運動;例如五月二十五日,滬深兩市合計成交二‧○三兆人民幣,單日成交逾十兆新台幣,可見資金受到政策鼓舞、大舉入市。
謝金河進一步指出,中國股市本就是波動大、漲跌快的新興市場,當史無前例的天量資金湧入,本益比更加被哄抬至極高水準,無形中,這也為對岸企業入股台商舖平道路。

本益比此消彼長 台商可能陸續到對岸掛牌

「本益比高低是關鍵!」謝金河分析,同一種行業,在台灣股市評價若是十倍本益比,但在中國股市可能達一百倍;意思是說,假設某公司今年每股盈餘一元,其在台股掛牌時,市場認為合理股價約為十元上下,但在中國,股價可能達一百元。當中國傾全力發展半導體,相關公司在兩岸股市,估值更有天壤之別。

例如世界第一、第三大封測廠日月光和矽品,在台股本益比大約都是十二倍上下,但同樣從事封測業、世界排行第四的江蘇長電,因為本益比高達一一七倍,當需要發行新股籌資,江蘇長電募集的金額,勢必遠大於前二者。

謝金河頗感憂心,若趨勢持續下去,廠商基於利益最大化,很難拒絕到對岸市場掛牌的誘因。「已陸續有公司告別台股,轉戰A股,」謝金河指出,台商鼎新電腦下市後,重新以「鼎捷軟件」在對岸掛牌,目前本益比高達二二五倍,就是最好例子。此外,精誠資訊轉投資四方精創,先前在創業板掛牌,及日月光將旗下環隆電氣自台股下市,在陸股上市,本益比也達四十九倍。在十三五期間,金融改革被中國當局列為「重中之重」,兩岸資本市場的均勢改變後,十三五改革成效對於台灣金融業的影響,也將是下一波觀察重點。

延伸閱讀

12強賽/中華隊11點對戰美國!左投陳柏清先發,這外野手「單季104盜」超會跑…考驗中華隊防盜系統
12強賽/中華隊11點對戰美國!左投陳柏清先發,這外野手「單季104盜」超會跑…考驗中華隊防盜系統

2024-11-22

中華隊12強前進日本,隱形球迷全回鍋了!她曾砸4萬買周邊、他連3屆應援喊「門票超划算」
中華隊12強前進日本,隱形球迷全回鍋了!她曾砸4萬買周邊、他連3屆應援喊「門票超划算」

2024-11-19

12強賽/韓國隊確定淘汰!韓媒轟「棒球恥辱日」:2023年WBC後另一場災難…直指問題出在這
12強賽/韓國隊確定淘汰!韓媒轟「棒球恥辱日」:2023年WBC後另一場災難…直指問題出在這

2024-11-18

世界棒球12強賽/「好想贏韓國」變「好想贏台灣」!韓媒不認同是慘案…南韓教頭:台灣棒球不一樣了
世界棒球12強賽/「好想贏韓國」變「好想贏台灣」!韓媒不認同是慘案…南韓教頭:台灣棒球不一樣了

2024-11-14

12強賽/中華隊挺進4強!重症青年插管醒來急問「今天台灣棒球有WIN嗎」?醫:也太勵志了
12強賽/中華隊挺進4強!重症青年插管醒來急問「今天台灣棒球有WIN嗎」?醫:也太勵志了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