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費不足的實作器具經驗,讓他在不斷失敗中激盪出創意火花,也開啟了日後的LED發明之路。
我當時在德島大學研究所,是在多田教授的研究室中研修材料物理性質方面的電子工程學。我喜歡反覆思考,認為能在課程中靠著驅使理論,讓自己愛思考的個性獲得成長。不過多田教授和我完全不同,他在德島大學裡是一位以實踐為重心的研究者,多田教授看了我的論文和資料後,曾對我說:「你的論文讀再多也派不上用場,還不如親自打造出符合理論的東西給我看」。
自製實驗用具 激盪腦力
然後我開始學習用自己的雙手製作實驗用的裝置,並再三進行實驗來求得其中的理論法則。換句話說,這種方法是為了要培養我重視親身求得實驗結果的觀念。雖然身為理論派的我對此感到不滿,但後來我還是逐漸了解到,這是很重要的觀念,因此自行製作實驗用的裝置也成了家常便飯。
至於我如何在沒有研究經費的情況下自行製作實驗裝置?當然就是靠收取某些工廠裡不要的電子機件、破銅爛鐵來解決。雖然我進行作業的地方被稱為研究室,不過裡頭的環境實際上卻比較像是廢鐵加工廠。我能蒐集到的材料並不充足,光是組合一個零件都會耗費掉我不少心力。我一邊製作裝置時,大腦還會一邊想像著完成品,因此常會為了究竟合不合規格或特定零件的必要性大不大,考慮老半天。
我在多田教授的研究室裡學到,製作物品最需要靠想像力。這和機器可以不斷量產相似產品不同,人類製作物品時會修正錯誤,以求得較佳的結果,一邊動手組合零件,一邊預測成品可能會出現的優缺點或額外產生的作用。但這個過程未必能出現絕對優良的成果,因此為了確保成果是好的,我們必須再次運用想像力,從其他角度切入。
自行製作物品就像持續重複著失敗與想像的過程,而在運行這個不斷重複的過程時,有辦法從中尋求出有創造力的稀奇點子;即使失敗,善用想像力也有辦法化腐朽為神奇。此外,讓腦中的知識和創意加以運轉的也是想像力,所以當我們擁有豐富的想像力時,就可以讓創造過程變得更順暢。
我也是因為想像力的幫助,才能順利地運用自己的實力。不管是德島大學的多田研究室,還是日亞化學的產品研發課,雖然這兩個地方都沒有充足的資金可用於研究,但卻迫使我不得不運用想像力,試著讓研發計畫得以運轉。很多工作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不過我認為,研發的工作特別需要求知若渴的精神,而求知若渴的精神更有助想像力的產生。
真正愚笨的人,是那些頂著知名大學學歷的人。我穩紮穩打地從零開始做起,得到的結果就是讓自己的研發計畫獲得穩固的基礎。此外我也證明了只靠自己一個人,也可以讓研發進度從零開始並獲得成果。
實作經驗 催生LED
想親手製出符合實驗規格的裝置,就必須在作業中運用強大的想像力。透過無中生有的實作理念,讓我得以製作出藍色發光二極體,在發明之路上也成了我的寶貴經驗。
如果當年我沒有培養自己的想像力,就不會在製作物品時多動點腦筋。用既有的實驗裝置雖然方便,但卻不利於培養研究者的想像力,所以那些知名大學出身的研究者們,在無法體認到這個事實的情況下,結果只能讓自己的成就遠遠不及我這個鄉巴佬。
(本文摘自第五章.孫蓉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