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大家應該都感受到秋涼的味道了,天氣變涼,讓人覺得舒適無比,走起路來,步履與呼吸都更自在了些。
光是氣溫變化,就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如果這溫度的變化是發生在全球經濟上頭,恐怕就不能用舒適來形容了,它極可能是一場災難。敏感人士近幾個月來應該都明顯察覺到,新興市場股、匯市劇烈修正;如果手中有投資新興市場基金者,更可以從對帳單上的虧損,發覺情況不妙。原來,現在全球金融市場,正在重演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環境。
為了更透徹看清全球經濟面貌,同事楊卓翰特別飛到東京專訪財經大師榊原英資。他預言,除非到了月球,全球找不到新的動能!也就是說,全球失去傳統的成長動能,進入低溫成長的模式,甚至將逐漸「失溫」。
現在我們正在經歷的,不只是一場金融危機,對台灣來說,也是一場經濟危機。亞洲四小龍中,台灣GDP衰退的程度最嚴重,從企業已經開始放起無薪假,就可略知一二。到底為什麼台灣的衝擊,會比其他國家嚴重呢?
過去幾年,我們不斷呼籲政府應該正視產業升級失敗的問題,也提出解方,但,台灣的經濟政策從租稅到資金環境,都沒有對症下藥。結果就是,我們從一九九七年到現在,產業都沒有升級,還在拚製造業,導致整個出口失衡,加以過度依賴中國,當電子產業榮景不再,台灣就跌得最重。
台灣經濟跟全球的連結越來越少了,我們用代工跟上了全球手機產業起飛,但當重心轉移到手機上面的App等軟體時,台灣沒跟上;我們靠做伺服器跟上雲端產業,但是雲端在跑的那些軟體,台灣吃不到。
我們在一九九七年沒有受傷太重,是幸也是不幸,因為當年受的衝擊不大,因此當韓國進行金融、經濟改革時,我們照著自己的腳步走,現在台灣感受到失溫經濟的衝擊,是該好好檢討的時候了。
前景縱然悲觀,但是若能像登山者一樣,找到取暖之地,相信就能安度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