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不升息,下一個壓力可能在12月,這段期間全球金融市場可能有鬆一口氣的機會。但是聯準會終究要升息,未來新興市場的壓力可能全面引爆,這將是明年全球經濟最大的變數與挑戰。
就業數字不理想 美股竟大漲
當天美國股市看到就業數字不佳,開盤股市立刻走低,道瓊指數一開盤大跌二五九點,但尾盤迅速拉升,反而大漲二○○.三六點;當天道瓊指數從一六○一六.六六點拉升到一六四七二.七九點,震幅達四五九點;S&P五○○也從一八九三.七點拉升到一九五一.三六點,震幅也達五十七.六六點,當天美股各大指數紛紛大漲。
受到美股揚升激勵,連日來受到福斯汽車風暴拖累的德國股市,在十月五日也大漲二六一.七二點,漲幅達二七.四%;瑞士上揚二.六五%、荷蘭上漲三.三九%、法國大漲三.五四%,英國也大漲二.七六%,連日來受困於福斯風暴中的歐洲股市終於吐了一口大氣。而十月五日美國道瓊指數也大漲三○四.○六點,漲幅達一.八五%,這是八月小股災以來,美股化解危機的重要轉折點。
金融市場把聯準會可能不升息當成利多,此時市場看到經濟數據表現不佳,股市卻大漲,原因就在美國升息茲事體大。九月十六日聯準會決定不升息,除了因為人民幣調整中間匯價帶來一場小股災外,主席葉倫甚至明白表示這是中國及新興市場的因素。原因是美國升息,可能牽動美元強勢,進一步讓岌岌可危的新興市場面臨崩解的命運。
所以,美國九月不升息,十月可能不升息,下一個壓力可能在十二月,那麼全球金融市場也許有鬆一口氣的機會。但是美國聯準會終究要升息,未來新興市場的壓力可能全面引爆,這將是一六年全球經濟最大的變數與挑戰。
人民幣在八月十一日調整中間匯價,人民幣兌美元從六.一八二貶值到六.四四八九,人民幣調整中間匯價大約只有三%,此後又拉升到六.三五一七,人民幣並沒有出現大家預期的一直貶不停,反而是亞洲貨幣出現僅次於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大貶值,最顯著的是馬幣重挫到四.四四三,寫下十七年新低,印尼盾到一四七九三,已距離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時的一六九五○不遠,其他如菲律賓披索貶到四十七.○三六,泰銖貶到三十六.三六;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幣,六月以來從一.三二八貶值到一.四二九,韓元也從一○九六.五五急貶到一二○七.五五,新台幣貶破三十三元關卡,最低跌到三十三.二六,可見人民幣只稍稍挪動腳步,亞洲國家貨幣立刻跌得四腳朝天。
中國的因素突然變得重要,原因是過去十年,中國平均每年為世界GDP成長貢獻一.六%,這比所有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貢獻○.七%要高出很多,即使今年中國GDP成長可能減緩到六.八%,其對世界經濟成長的貢獻度仍遠高於發達國家,因此,中國經濟前景對全世界都是茲事體大的事。過去聯準會升息從未考慮中國因素,如今中國因素變成聯準會暫不升息的其中選項,可以看到這個世界的巨大變化。
從中國因素延伸下來,未來世界面臨兩大突變的因素,一是匯豐亞洲區經濟研究主管紐曼(Frederic Neumann)所說的商品與信用雙引擎沒力了。從二○○○年以來,全球經濟靠著兩顆引擎在滾動,一個是二○○○年以來到○七年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帶動原物料需求,造成原物料生產國的經濟大奔騰,但是中國經濟調結構,商品的繁榮已結束。
另一顆大引擎是金融海嘯後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帶來的信用膨脹,從美國、歐洲到日本,大家都靠著超低利率創造信用,用貨幣效應撐起經濟半邊天。但這兩顆引擎顯然油料已即將耗盡,美國即將升息,過去的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可能變成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
「商品大屠殺」屢屢在金融市場上演
上週,嘉能可(Glencore)股價在倫敦交易所暴跌逾三成,嘉能可背負巨額債務,面臨重組影響,被視為是商品界的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也警告商品的苦日子可能會持續好幾年。
「商品大屠殺」屢屢在金融市場上演,像油價過去一年來暴跌六成以上,已迫使油元國家的主權基金必須出售在全球各地的資產組合套現,構成CRB的二十六種商品,今年前三季大多數都下跌,較輕微的是稀有金屬的白銀跌○.一九%,黃金跌四.○三%,鈀金跌一三.二%,鉑金(Platinum)則大跌二四%,其他跌得重的如銅價跌一九%,鋁價跌一四.四%,軟商品的活牛跌二一%,糖價跌二七.六%,小麥跌一二.六%。
木材是主要建築材料之一,加拿大是主要木材出口國之一,今年原物料下跌也讓加幣兌一美元一口氣跌到一.三四五,而鋁價大跌,主要是去年全年全球鋁產量增加八.八%,連同庫存在內,到二○二○年全球供應量將增加到二一六○萬公噸,而鋁需求只增加六.六%,供需差距拉大,也讓鋁價跌不停,美國鋁業最近進行分拆,就是為了規避鋁價下跌的風險。
原物料生產國經濟 出現雪崩式危機
目前看起來硬商品因為中國需求減緩,未來無法改變跌勢,但軟商品則受天候影響,加上需求不易大幅下降,像咖啡受到巴西及哥倫比亞增產,造成價格急挫,但是新興市場的咖啡需求量持續上升,未來十年咖啡需求量將上升五千萬包,咖啡價格不會一直跌下去。
商品價格下跌已讓原物料生產國經濟出現雪崩式的危機,首先是匯市的波動,除了亞洲貨幣貶值外,靠著鐵礦石及燃煤出口支撐經濟的澳洲首當其衝,澳幣從一.○八八兌一美元急跌到○.六九,南非幣兌美元也創下一四.一五四的新低。乳酪產品下跌的紐西蘭,紐幣也一度跌到○.六二四,最慘的是巴西,巴西幣(REAL)從一.六八慘跌到四.二四四,巴西很可能是這一波原物料慘跌最大受害國。
國際信評機構最近將巴西的主權信用評等從BBB-下調到垃圾級的BB+,評級展望為負向,商品價格持續下滑。巴西正面臨經濟持續衰退,及不斷上升的通膨及預算赤字的考驗,最近石油巨頭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爆發一連串醜聞,更讓巴西經濟雪上加霜,人民走上街頭要罷免羅賽芙總統。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統計,巴西對中國出口比重占五○%,中國經濟放緩,巴西立刻成為受創最重的國家,巴西今年實質GDP可能衰退二.五%,最新公布的通膨率上升到九.五%,從去年十一月以來,巴西已連續七次升息,基準利率飆升到一四.三五%,情況與去年油價暴跌的俄羅斯十分類似。
巴西幣今年以來跌幅領先全球,單從五月迄今已大跌逾兩成,以美元計價的巴西股市更是大跌四成,目前巴西十年期國債殖利率已飆升到一五%以上,信用違約交換的CDS風險溢價也從五月的二.八%上升到四.三%,已遠遠超過土耳其、印尼、馬來西亞,反映市場已開始預期巴西可能會率先違約破產,一一年歐債危機爆發,義大利與西班牙的CDS風險溢價都上升到四~五%,如今巴西也進入這個區間。而巴西目前是全球第七大經濟體,等於十個希臘,一旦巴西出現違約,將連帶衝擊到東南亞及更多脆弱的中南美洲國家,這是下一個全球經濟系統風險的源頭,不得不小心防備。
類似巴西這般貨幣走低的國家有印尼、馬來西亞、南非、澳洲、紐西蘭,但印尼、馬來西亞已成亞洲重災的焦點,外資在印尼的跨境流出已對印尼經濟造成重傷害,最近印尼政府為了穩定幣值,已大量消耗外匯儲備,馬來西亞外匯存底流失也很嚴重,造成經濟雪上加霜的後果。
過去新興市場透過累積美元資產儲備形成基礎貨幣,再經過銀行及金融機構增加槓桿流通,形成貨幣效應,如今出現外匯資產流失,反而產生更加緊縮的效果,這就是量化緊縮的由來。全球新興市場今年預估淨流出的資金達五四○○億美元,這是一九八○年來僅見。
新興市場正面對貨幣不斷貶值,資金流失,接著緊縮、衰退的惡性循環,為了維持貨幣穩定,必須耗掉外匯存底,又進一步造成緊縮後果,即使美國不升息,新興市場也要不斷面對貶值、資金流失、緊縮、衰退的惡性循環,眼前毫無解藥,一旦聯準會加息,這可能形成更大災難,這將是二○一六年最大的經濟風險。
第二個大事是中國角色改變,也衝擊到過去的中美關係。耶魯大學教授羅奇(Stephen Roach)最近在他的專文中指出,美國和中國陷入了典型的相互依存陷阱,從一九七八年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亟待擺脫文革停滯,美國則陷入痛苦的停滯性膨脹,結果中國提供廉價商品,讓囊中羞澀的美國消費者「買得起」,中國生產、美國消費,雙方一拍即合。
從習近平訪美 看出中美矛盾情結
美國為中國提供了穩定和成長的錨,中國則讓美國避過儲蓄不足、鹵莽的財政政策及家庭收入成長萎縮帶來的壓力。
但現在這個關係改變,中國在南海加強外交政策,習近平從亞投行到一帶一路,積極跨出「中國夢」,中國的新戰略迫使美國必須「重返亞洲」,重新確立「戰略再平衡」原則。未來中美關係恐怕不會像過去那麼平順,這次習近平訪美已看出中美矛盾情結,這也將是全球經濟不安定的根源。
這一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歧見迅速化解,由美國推動的TPP,可能為亞太帶來新的變數,未來中、美兩國在東協市場,可能又有一番新的合縱連橫大動作,東協國家會有更多新變數,這也是思考一六年經濟的另一個新焦點。
資金不計代價從新興貨幣搬出,導致匯率紛紛重貶。(圖/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