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資金撤走的情況來看,過去幾年被視為是亞洲成長明日之星的東協市場,在馬來西亞情勢出現巨大變化後,光芒可能褪色。
但是人民幣衝擊亞洲匯市的威力更是巨大,人民幣啟動貶值的腳步,亞幣兌美元紛紛創下近年來新低價,像韓元急貶到一二○七.三六,新台幣貶到三十二.九九,新加坡幣創了一.四一六新低,衝擊最大的東協新興國家匯市都出現崩跌式的下跌,最直接的是馬來西亞的令吉(ringgit)創了四.二八四的新低,泰銖跌到三十五.八九,印尼盾再度突破一萬四千關卡,見到一四一○四兌一美元的新低值,菲律賓披索來到四十六.八七八,連印度盧比也創了六十七.○六的新低。這一波亞幣的大跌,令人直接更想起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九七年亞洲貨幣出現巨大貶值浪潮,當時泰銖開了第一槍,泰銖在九七年六月二十日兌美元是二十二.二,突然之間狂貶,大約只有七個月光景,泰銖從二十二.二急貶到五十六.四五兌一美元,外資撤守,國家財政告急,整個東協陷入財政風暴。最悲慘的是印尼的印尼盾,從二六五○兌一美元狂跌到一六九五○,菲律賓的披索從二十六.八急跌到五十六.五,馬幣則受不了索羅斯等金融大鱷的狙擊,當時是馬國總理的馬哈地下令採取盯住一美元兌三.八馬幣的聯繫匯率政策。
東協國家這一輪巨大貶值,也引發財政脆弱的韓國出現空前危機,當時韓國三十一家重量級財團,有十四家不支倒地,韓國政府向國際貨幣基金(IMF)舉債五七六億美元,最可怕的是韓元從八七四兌一美元狂跌到二○○○兌一美元,這是韓國史上最大的一場經濟災難。
九七年亞幣一劫 源頭是九四年人民幣匯改
在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中,新台幣一度急跌到三十五.一七兌一美元,亞洲各國經濟都遭到重創,連香港也不例外。九七年索羅斯放空港股,拋空港幣,造成香港股市崩跌,與美元掛鉤的港幣瀕臨崩潰。在最關鍵一刻,香港得到中國奧援,終於在九七年回歸的重要一刻,力退國際金融大鱷的資金炒作。
九七年亞幣這一劫,其實源頭是人民幣在九四年的匯改,在朱鎔基任國務院總理時,外人到中國必須使用外匯券,當時中國經濟才剛起步,黑市猖獗,朱鎔基的匯改第一槍,是將外匯券與人民幣併軌,外匯券取消,當時外匯券兌美元是五.七六,併軌之後的人民幣突然暴跌到八.七七。人民幣這個巨大貶值效應,讓中國出現立即而明顯的競爭力,原來到東協投資的資金迅速轉入中國。
一九九○年代,台灣產業受不了土地、勞工成本的壓力,紛紛要出走。那時候有兩條路線的選擇,一個是當時總統李登輝倡議的南進;另一條是到中國的西進。一開始南進得到很大回響,眾多企業到東南亞去找機會,東協國家也因為資金的挹注,呈現欣欣向榮的景況,最具代表性的是泰國。九四年眾多台商轉往泰國,泰國股市SET指數最高漲到一七八九點,這是泰國股市的歷史性高點。
在馬來西亞,很多台商頭銜都有拿督,都是九○年代到大馬投資代表,像F–駿吉回台第一上市,駿吉的股東都是九○年代到大馬投資的元老代表。
亞洲金融風暴意外讓中國成了大贏家
但是九四年人民幣貶值效應,讓資金出現乾坤大挪移,到了九七年眾多資金出走,整個東協出現崩潰式的重傷害,除了匯市重跌外,股市的狂跌,帶給東協國家更大傷害,像是泰國股市在一輪資金大出走,SET指數從一七八九.一六點至九八年慘跌到二○四.五九點,股價一口氣跌掉八八.六%,泰國股匯雙跌,經濟遭到前所未有的撞擊。
亞洲金融風暴讓東協國家受到嚴重傷害,東北亞國家也難倖免,韓國最具代表性,日本則持續泡沫調整,台灣雖號稱躲過亞洲金融風暴的襲擊,但股市大跌的股災,加上房地產泡沫化,種下其後銀行打銷兩兆元呆帳的沉痾,且新台幣急跌到三十五兌一美元,台灣經濟其實也受傷不輕。
然而中國卻成了大贏家,在九四年人民幣匯改之後,一直到二○○○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是中國邁開奔馳步伐的第一步,東協國家則陷入困難調整。一直到金融海嘯過後,中國逐漸調整世界工廠角色,東協的低基期,加上政治的改革,及地緣政治的有利因素,中國與美國競逐東協市場,不管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的東協十國加一、加三或加六,或者是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東協國家都扮演重要角色。
以菲律賓為例,菲國選出了年輕的艾奎諾三世當總統,他的六年任期已近尾聲,但過去五年,菲國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都在六%以上,這是亞洲除了中國以外,成長最強勁的市場。最具代表性的是菲律賓股市,從金融海嘯後的一六八四.七五點大漲到八一三六.九七點,艾奎諾三世任內,菲律賓股市大漲三八三%。
在亞洲金融風暴中曾受重傷害的泰國,泰股也從三八○.○五點漲到一六四九.六九點,雖然泰國政府更迭頻繁,但仍無損經濟向前行的腳步。印尼則是經濟體龐大,經濟基期低,這些年成了外資FDI〈外國直接投資〉在亞洲首選目標,金融海嘯以來,印尼股市從一○八九.三四點狂漲到五五二四.○三點,漲幅高達四○七%。
不過,金融海嘯後的東協國家六年大運,到了今年似乎面臨轉折,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看馬來西亞的轉變。八月三十一日是馬來西亞的國慶日,首都吉隆坡有慶祝活動,總理納吉(Najib Razak)與內閣官員都出席,但在慶典中,納吉面無表情,顯得心事重重,因為慶典場外,有號稱三十萬的黃衫軍走上街頭,大家抗議納吉帳戶上有七億美元不明資金流入。
馬來西亞債台高築 外匯失血嚴重
問題的源頭,是納吉一手推動的馬來西亞國家投資基金「一馬發展公司﹂(1MDB)。這是為推動大馬新產業,目標要把大馬轉型為全球金融化的國家級投資公司,但是七月間《華爾街日報》報導,馬國政府特別小組追查到「1MDB」有近七億美元資金透過相關政府機構和公司輾轉移轉到納吉帳戶,納吉對這項指控完全無法交代,於是政壇的雪球愈滾愈大。
而「1MDB」的災難還不僅於此,大家追查這家國家級投資公司,迄今只收購海外幾家電廠,只投資了一些無法營運的能源合資企業。最近又傳出阿布達比國際石油公司(IPIC)考慮退出1MDB的三十五億美元債務重組計畫,這也使得負債高達一一六億美元的1MDB立刻出現拉警報的訊號。
馬來西亞的債台高築並不只是1MDB這一宗,目前整個馬國政府債務負擔沉重,外債與GDP的比重已高達六○%,這個水準與亞洲金融風暴前的印尼及菲律賓相當。債台高築的大馬政府,還得面對快速流失的外匯存底,到七月底為止,大馬政府公布的外匯存底只剩九六七億美元,今年來已大減一七%,這是一○年以來,首度不到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新低紀錄;到八月下旬,大馬的外匯存底續降到九四五億美元,可以看出大馬外匯失血的情況逐漸加重。
現在馬來西亞面臨幾個大問題,一個是納吉的領導地位動搖,上一次總理大選,納吉已爆發醜聞,這回再出現貪汙醜聞,連巫統元老政治領袖馬哈地都不站在他這邊。這次黃衫軍的抗爭如果持續擴大,納吉的總理大位能否保得住,可能有變數。
二是馬來西亞過去靠棕櫚油、橡膠、錫礦及原油等天然資源出口,這幾年原物料價格大跌,單是油價一年來大跌逾六成,棕櫚油跌幅也很慘烈,大馬經濟頓失依靠,成為這一波原物料的受害國。過去一年來,馬幣令吉已貶值超過三成,國際投資人大力減持大馬股票及公司債,加重馬幣的跌勢。
這一輪的馬來西亞投資風險,台商感受一定很深刻。去年台灣炒房資金最大宗集中到馬來西亞,大馬炒房團一波接一波,台灣的炒房團在去年最熱絡時,馬幣兌美元大約在三~三.二之間,如今狂貶到四.二八左右,單是匯差就少了四成。房價要賺四成很困難,但是匯價要賠四成,卻很容易,這是最大的風險。
就像一一年前後,很多國內購屋團看中日本,在日幣八十圓左右兌一美元的時代,即使是低價買到日本房地產,但日圓從八十急跌到一二五左右,單是匯價就賠了五成,恐怕日本房地產在過去幾年還沒有漲五成,這是投資海外地產要特別留意的外匯風險。
各國都面臨基本面大考驗
這一波的東協危機從馬來西亞率先亮警報,這個時候每個國家都必須面臨基本面的考驗。首先是中國經濟成長趨緩,造成原物料跌價,已對新興市場造成重傷害,這一波貨幣貶值,除了亞幣大跌外,這幾年以生產鐵礦石、煤礦為主的澳洲首當其衝,澳幣從一.○八一急跌到○.七○六,紐幣也從○.八八三跌到○.六二九,南非幣跌到一三.九四四兌一美元,最慘烈的是巴西,巴西的里拉從一.六八急跌到三.六七八,加幣也出現一.三三四新低價,這一波的原物料生產國危機,要看跌跌不休的原物料何時止跌,亞洲的馬來西亞、泰國、印尼都是受害者。
二是全球實體經濟復甦力道脆弱,這使得亞洲出口更難見起色。中國七月出口衰退八.三%,亞洲各國都出現出口大衰退的景象,像台灣六月出口大減三.九%,七月再減一一.九%,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今年出口都出現連七個月的衰退,這個出口衰退的頹勢,今年很難見到曙光。
三是資金大出走的壓力。過去幾年東協國家股市都已大漲三到四倍,股價漲幅拉大,一旦外資出走,很容易造成股市大跌的危機,像八月外資賣超泰國十二.五八億美元,今年外資賣超泰國二十四.九九億美元,幾乎把過去幾年買超金額全部都倒出來,當然泰國股市異常弱勢。
過去最強勢的菲律賓,八月外資賣超三.七九億美元,印尼外資賣超七.三億美元,外資同樣減碼亞洲市場,像外資,八月賣超印度二十五.二二億美元,賣超韓國三十五.七五億美元,賣超台股十六.三九億美元,外資在八月賣超亞洲新興市場一○一億美元,這是八月全球股災背後資金的動向。
從國際資金撤走的情況來看,過去幾年被視為是亞洲成長明日之星的東協市場,在馬來西亞情勢出現巨大變化後,這次的資金出走雖不致引發像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慘劇,但成長的東協,耀眼的光芒可能褪色,馬來西亞這次的震盪,值得大家深入觀察。
馬來西亞面臨政經雙重風暴,是東協中局勢最嚴峻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