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下了「讓日本重回光明」的華麗承諾,日本首相大膽的「安倍經濟學」如今卻觸了礁。究竟在他鋪天蓋地的政策中,是哪一點失算?難道安倍經濟學真的宣告失敗了?
因為連兩季經濟衰退,讓日本正式邁入二○○八年以來第四度的經濟衰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十一月十八日晚間記者會上宣布,原本要在明年十月調升消費稅,不得不延後;為此,安倍也宣布解散眾議院,並訂在十二月十四日閃電重選。
一二年年底,用寬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及結構改革為三支箭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來勢洶洶,曾經是那麼的有希望,卻在宣布解散國會的窘境下,大受打擊。《今周刊》在去年十一月就以封面故事《安倍的困局》直陳安倍經濟學的挑戰。這些問題,果然逐一發生,為什麼安倍團隊卻沒預料到?關鍵就是他們小看了「三%」的威力。
不討喜 七成民意反對加稅
加稅,永遠都不是討喜的政策。日本東京電視台十月的民調指出,自從今年四月日本將消費稅從五%調升至八%後,有七成的民眾和七成二的企業反對調升消費稅。
這三個百分點的消費稅調升幅度,雖然預計可以為日本政府帶來五•二兆日圓的年稅收,但它的衝擊卻比想像中大。就連舉雙手支持安倍經濟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也非常不認同在此時提高消費稅。「消費稅實在下得太急了。」他說。
事實上,這次讓日本陷入經濟衰退的背後元凶,就是消費稅帶來的後遺症。如果拆解數據,可以看出,讓安倍措手不及的並不是在消費或出口,而是「企業存貨」調整,原來四月後消費大減,造成第二季的企業存貨大增,這些存貨擺了一整季,只好在第三季處理掉。匯豐銀行日本經濟學家戴瓦莉爾(Izumi Devalier)分析:「這不是一件壞事,這個存貨調整是一個健康的調節。」
消費稅另一個衝擊:民間消費和企業投資,則是安倍經濟學的老問題。戴瓦莉爾用簡單幾句話解釋這次安倍「跌跤」的原因:「薪資沒有跟上物價成長,再加上匯率貶值,消費力被壓縮;同時,貶值又沒有幫助出口成長太多,而全球市場需求也不強勁。」
安倍經濟學追求的正向循環,就是在這裡卡住。雖然第一支箭:寬鬆的貨幣政策,讓日本股市大漲、日圓大跌,但是安倍經濟學的唯一宗旨:讓日本走出通縮,通膨率回升至二%,如今卻離目標越來越遠。這個目標,仰賴的正是占日本經濟結構六成的民間消費。畢竟,民眾得開始買東西,才會有通膨。
但是,在第三季的消費中,民間最終消費的季成長卻是大大的鴨蛋。整體國內最終需求之所以還有二.七%的成長,是因為政府支出。事實上,現在日本經濟之所以沒有崩潰,可以說是全靠著日本政府的財政支出在苦撐。
同時,日圓貶值之下的出口雖然成長,但是企業卻沒有開始加薪,也未見安倍的第三支箭「結構改革」能改善這點。沒有薪水,哪來的錢買東西?再加上弱勢日圓,削弱了日本民眾和企業的購買力,反而讓日本的逆差擴大。
再這樣下去,安倍經濟學的二%通膨率目標,眼見就要失敗。因此安倍從北京APEC(亞太經合會)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開記者會,宣布延後消費稅調升十八個月,一直到二○一七年四月才調整。並且解散眾議院,提早大選,重新取信於民。
事實上,選擇「當機立斷」重新選舉的安倍非常聰明,雖然解散眾議院後,十天內要重選首相;安倍也提出但書,如果重選他領導的自民黨沒有獲得多數席,他就辭職,但是從NHK(日本放送協會)在過去一年所做的民調可以看出,自民黨的支持度雖走低,但一路都在三成五以上,與在野黨民主黨不到一成的支持度一比,安倍的自信不是沒有道理。如果選贏,他也更有民意支持,可以讓安倍經濟學一路玩到一八年任期結束。
▲點擊圖片放大
外資挺 上調明年經濟成長率
在一片唱衰之下,看好安倍的不是只有日本選民,外資也不認為安倍經濟學已經宣告失敗。首先,本次GDP(國內生產毛額)的衰退,最大的問題在於來自上一季消費稅後累積的存貨調整,並不是安倍最害怕的消費衰退,而出口更是有所增加。雖然外資紛紛下調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但也指出,日本經濟在第四季將會有三%以上的成長反彈,甚至有經濟學家調高明年經濟成長率。
瑞士信貸分析師白川浩道就認為,解散國會反而對日本經濟有正面效應:「延後消費稅調整,日本的消費和需求可能回彈。原本明年和後年愁雲慘霧的經濟狀況,可以稍稍獲得減緩。」他解釋。而且,安倍接下來將推出全新的刺激民間消費政策,規模預計有二兆至三兆日圓,對日本疲弱的消費也有幫助。
救通膨 明年可望再啟QQE
另一個觀察重點,就在於戮力推升日本二%通膨率目標的央行總裁黑田東彥會怎麼做。他的決心,可以在萬聖節的記者會上看出來。在啟動八十兆日圓的QQE(量化與質化寬鬆政策,也被稱作日版QE)後,他還補了一句:「如果需要,我們會毫不猶豫地再次行動。」
在現況判斷下,日本通膨率能夠在未來幾年達到二%的可能性可說微乎其微,但也因為如此,外資認為鐵了心要逼升通膨的黑田,極有可能在明年第二季後再次出手,啟動第三波QQE來推升通膨率預期,也讓市場在一片不景氣之下摩拳擦掌。
貨幣和財政政策之外,安倍經濟學接下來真正的重點,還是在尚未成形的第三支箭。如何從日本經濟結構改變,提升銀行放款及投資,並且改善企業獲利?到現在,除了安倍增加女性勞動力的女性經濟學(Womenomics)略微改善就業率外,難以看出有什麼成效。
不過,摩根大通東京證券研究部門主管科爾(Jesper Koll)仍然看出一些好轉的跡象。「安倍成長策略中,公司治理改革,特別是針對提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做的各種措施,將對企業獲利有很大的幫助。」他說。
如何帶給日本當初承諾的「光明的日本」,安倍這第三支箭,將會是一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