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日前示警,各國央行該抽錢了;國際貨幣基金卻憂心, 過早取消寬鬆貨幣政策,復甦恐早夭。該聽哪一邊?
國際清算銀行(BIS)出報告警告各國央行,如果再不抽錢,恐有嚴重後果。位於瑞士的國際清算銀行,被視為「央行中的央行」,老大說重話了,而且是針對地位高超的中央銀行,當然要廣為報導。
兩家旗鼓相當的機構,加上世界銀行,就是主導世界財經的三巨頭,隨便出來一個,到哪都是橫著走的角色。這種背景,專業頂呱呱,可是卻在同一件事的看法對槓,正反映出經濟事務的混沌本質,叫決策者左右為難。
美國已經表態,採用國際貨幣基金的建議。或者說,國際貨幣基金是替美國的聯準會(Fed)政策背書。
以前都說,抑制通膨是央行的天職,但交到政客手上,再怎麼正義的口號,都會沾染現實的色彩,所以只要沒忘掉這個標語的,都算傑出的央行。
如果以這幾年的數字來看,除了中國之外,主要經濟區的通貨膨脹率都很低,似乎物價受到很好的控制,只是這數字和正常人的感受有落差。就算用這個被扭曲的標準,物價的累積升幅還是很可怕的。從一九七一年到二○一○年這四十年期間,美元的購買力剩下不到兩成。英鎊更慘,只剩一成多。跌最少的是日幣,經過四十年,還維持七成六的購買力。
這個統計是美國人做的,所以對美元的相對匯率有影響。從七○年代到現在,英鎊從一鎊換四美元貶值到兩美元,日幣則是從四百日圓換一美元,升值到一百一就可以換到一美元,所以換成美元的購買力,日圓貶幅超級小,而英鎊變超級大。如果用國內的紀錄來比,這兩個應該都會向美元靠攏。
另外一個觀點是,日本從九○年代之後,進入二十年的成長停滯期,出現少見的通貨緊縮情況,長期購買力得以維持。這種現象讓日本央行多年來,和同行格格不入,當大家在恐慌通貨膨脹會不會來的時候,東京卻在想方設法讓物價動一動。
這就回應前面國際清算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截然相反的藥方,一個要降溫、一個要加溫。也就是,一個認為過多的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一定會產生通貨膨脹的後遺症;一個認為經濟尚未完全復甦,離充分就業的目標還很遙遠,不可以貿然抽手,否則二次衰退會讓問題更加嚴重。這是傳統經濟學的課題,物價穩定與經濟成長的矛盾,也是對央行決策亙久不變的考驗。
影響決策的關鍵因素是負面的,也就是哪個比較可怕就躲哪個。美國失業率很高,他們就忘了通膨的痛;德國的景氣很好,就緊緊盯著物價不敢鬆手。大致上說來,由於民主選舉制度的關係,大多數國家的選擇與美國類似,對物價比較寬容,盡量提高成長率來創造就業,來增加勝選的機率。
最好是無通膨的高成長,在科技提高生產力有重大突破前,只能在兩害之間權衡取其小。我認為,寬鬆的環境還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