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衡正在誕生,台灣現金飽滿,且發展更先進的經濟,擁有更強大的優勢來扭轉乾坤,讓中國需要台灣更勝於台灣需要中國。
就去年底的資料顯示,由中央政府所發行的主權債券餘額為八.四兆人民幣,相當於GDP的一六%。以西方國家的標準來看,這個比重不足為道。不過,中國政府的運作經費中,近四○%來自地方政府的借款,中央將責任丟給地方政府承擔,主權債券餘額才會如此低。一旦將公部門的真正負債加總,會是相當複雜的工程;各機構的預估也大不相同,IMF(國際貨幣基金)預估占GDP的四六%,渣打銀行則估占七八%。
不過以全球標準來看,即使是七八%也算低。此外,中國還有遠較鄰國如韓國與印度具優勢的條件,幾乎所有負債都未以外幣計或由外國人持有。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國和印度就是因外債過高,致使經濟大受衝擊,因此中國不太可能爆發希臘式的政府債務危機;反倒是可能採取兩種政策,一是讓較高通膨來吃掉負債的價值;二是維持金融體系的高規格監理,並全力金援借款人,壓低經濟效率,將經濟推向停滯。
從日圓大幅走貶,中國人行選擇維持人民幣穩定政策來看,中國無意採取上述任何一種方式,而是決心執行金融和實體經濟的結構性改革。此外,中國負債雖然不少,卻擁有更多資產;改革和資產處分亦將產生新贏家和新輸家的公平競爭環境。眼前所有中國企業都在政府羽翼保護下營運,這也是至今根本沒有中國企業能在海外穩定運作的主因。
有人認為,中國即將走緩的經濟或將衝擊台灣,但事實上,迫在眉睫的改革,反將提供一些新契機。二十年前,當中國經濟崛起時,台灣喪失在中國主導的機會;五年前,台灣鬆綁兩岸經貿時,台灣需要中國更勝於中國需要台灣。如今,新平衡正在誕生,台灣現金飽滿,且發展更先進的經濟,擁有更強大的優勢來扭轉乾坤,讓中國需要台灣更勝於台灣需要中國。
不時會有一些「我們應該避免依賴中國」的論點,讓我們面對現實吧!所有國家都彼此依賴,小國通常更仰賴較大的鄰國。加拿大逾七○%的出口至美國,逾六○%的進口來自美國。此外,墨西哥九○%的出口是到美國這個拉丁美洲人口中戲謔的「美國佬」,但這些都還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應害怕在中國即將發生的金融自由化和經濟私有化過程中過於活躍。我們的第二次機會即將來臨,應充分準備,並張開雙臂迎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