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房、南歐債信危機、美國基本面欠佳等因素衝擊下,全球股市4月底以來大幅回檔,台股也跌了1000點,荷包節節縮水,散戶如何自救?《今周刊》邀請3位大師、5位高手連手診斷下半年最新投資趨勢。不論是台股、A股、海外基金、原物料或黃金??,看清未來動向,有助你反敗為勝。
牛市多頭修正 美股還會再跌二○% 歐洲債信問題看西班牙
熊市來臨?三大師連手把脈
全球主要股市今年四月底以來跌不停,而下半年,投資人該何去何從?本刊邀請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末日博士麥嘉華、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陶冬三位國際級大師連手把脈,讓你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
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牛市格局不變,看好中國、拉美
很多人擔心「熊市」要來了,事實並非如此。我認為這波股價下跌只是牛市格局下的多頭修正,等修正告一段落,新興市場將加快復甦腳步,我們因為旗下基金呈現淨流入,這段期間持續買進股票,主要標的為金磚四國產業。
談債信危機 希臘應主動協商債務打折
我認為,南歐主權債信問題未來幾年都還會持續,但不代表市場會繼續混亂下去。我認為希臘應該主動和債權人商量,把整個債務餘額降低,例如原本欠人家十元,以後只要還二.五元或是五元,光靠紓困是沒有意義的,希臘的問題在於,累積的債務餘額已超過清償能力。
人們似乎把希臘的未來,與歐元的未來,甚至整個歐盟前景等同看待,對我來講,這一點也不合理。我是歐元的堅定支持者,我相信未來三到四個月,市場的憂慮會逐漸減低。人們之所以驚慌,主因國際炒家故意唱衰,以賺取放空利潤。
金磚四國部分,我依舊看好中國。它的基本面強勁,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以二○○九年為例,儘管全球不景氣,它還是交出GDP(國內生產毛額)八.七%的亮麗成績,大幅領先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
展望一○年,中國GDP估計達一○%,再次大幅領先其他發展中及已開發國家。由於消費潛能龐大,汽車業與零售業可望受惠,銀行業因為還有幾百萬人未在銀行開戶,這些人未來可能是個人信用貸款及信用卡潛在客群。
相較下,我不看好印度的房地產。這些公司去年底以來股價飆漲,很多是暴發戶,公司治理很差,超過它們實際上可創造的價值。雖然印度籌資環境逐漸改善,但某些行業股價為何飆高,投資人應留意原因。
談通膨 逢低布局 房地產、原物料、黃金
長期來講,全球原物料需求多過供給,長線價格還是向上,拉丁美洲國家將連帶受惠。例如,智利和祕魯是全球主要生產銅的國家,墨西哥對外輸出石油,巴西盛產鐵礦及大豆、咖啡等軟性原物料,哥倫比亞則外銷石油、咖啡和煤。
不過,近年來衍生性金融商品發達,投機炒作下,原物料價格上下波動劇烈,雖然長線趨勢向上,但不會一路直線走高。為因應風險,我們可以直接持有原物料相關類股,例如具備石油、鐵礦、鎳及白金生產優勢的企業股票,但不投資原物料ETF或原物料期貨。
石油相關類股部分,我們目前持有巴西國有石油公司Petrobras、全球最大天然氣公司俄羅斯Gazprom、俄羅斯石油公司Lukoil、大陸的中國石油公司,以及全球最大鎳生產商俄羅斯Norilsk的股票。
為提振經濟,我研判各國央行會繼續印鈔票,中長期可能導致通膨,長期而言,持有過多現金並不明智,因為貨幣會喪失購買力。我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布局硬性資產,例如房地產、原物料相關資產,黃金也是對抗通膨的好工具。
末日博士麥嘉華:S&P五百還會跌一○%至二○%
已故美國紐約大學榮譽教授Aaron Levenstein有一句名言:「統計模型像比基尼泳裝,露出的部分引人遐想;但,沒露的才是重點!」
看一下政府發布的統計數字吧,全都暗示經濟在復甦。的確,○九年三月以來,經濟活動有些改善,問題是,幅度多大?全球最大零售商Wal-Mart(沃爾瑪)日前公布四月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一.四%,財務長解釋,跟一年前相比,使用食物券或靠政府救助度日的客戶變多了,民眾的生活似乎更加拮据。
談美國基本面 民眾收入仰賴政府救助 埋隱憂
美國經濟還沒脫離病榻,也從稅收得到印證。根據財政部統計,聯邦政府今年稅收比去年同期減少七.九%,影響所及,四月的聯邦赤字以八二七億美元寫下歷史新高,比去年四月赤字二○○億美元還多。
美國經濟基本面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分析個人薪資結構,不難得到答案。今年第一季,個人收入來自企業發放薪資的比重占四一‧九%,創史上最低紀錄。
相較下,個人收入來自政府社會福利救助部分,例如,食物券及各種救助方案所獲得的收入,合計占個人收入比重一七‧九%,創史上新高。
當個人收入越來越依賴政府而非企業,這將削弱經濟復甦動能,因為人們的收入並非來自受雇,不是要從事生產活動,人們是靠政府在維持基本生活,這是經濟疲軟的徵兆,長期也將導致稅收委縮。
我想說的是,S&P五百從今年四月二十六日盤中最高點(一二一九.八○)崩跌,並非希臘、北韓或墨西哥灣漏油所致,美國復甦力道不彰,過度仰賴政府,而政府無止境地所干預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讓投資人不願長期握有股票,希臘問題只是導火線而已。
美股四月底以來跌幅已深,短線有機會反彈,加上一九二八至二○○九年的資料顯示,S&P五百在六月與七月通常漲多於跌,我研判未來兩個月,可能有「夏季短多」行情。但就算這樣,我認為S&P五百再怎麼反彈,也很難突破一一七○點,遑論今年高點一二一九點,因而建議投資人應把握這波短彈調節持股。
隨著美國國會期中選舉到來,歷史經驗顯示,字尾只要出現零的年分(例如一九三○年、一九五○年、一九七○年與一九九○年),那一年十月與十一月的行情通常不會太好。
若從四月二十六日高點一二一九點起算,我研判S&P五百還有二○%到三○%的跌幅(註,若與目前相比,還會跌一○%到二○%),可能在十月或十一月觸底。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陶冬:中國打房問題小,西班牙出事才大條!
由希臘引爆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是主導第二季全球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事件。雖在七五○○億歐元安定基金計畫定案後,這場風波暫時消弭,但我認為,由歐洲央行及國際貨幣基金(IMF)連手提出的救市方案,仍存在不穩定因素,就是德國。
談歐元區 最新變數:西班牙「儲蓄銀行」壞帳
須注意一個數據:德國經濟占歐元區GDP(國內生產毛額)總值逾四成,比重為希臘十倍之多;令人鬆一口氣的是,「噸位」這麼大的德國,受惠歐元貶值,今年第二與第三季的出口值將有明顯成長,為全歐洲經濟向上提升提供穩定力量。
然而,許多德國民眾明顯不支持政府金援希臘,為歐元區前景埋下隱憂。一旦德國選民的反對聲浪,大到動搖執政黨的民意基礎,歐元的未來將出現動盪。
我認為「cajas」這個西班牙文單字,未來一、二年會經常占據媒體版面。cajas的字面意思是「儲蓄銀行」,主要營業項目之一為提供西班牙人住宅貸款,共有四十多家,被西方媒體謔稱為「任性的神父」。cajas正是催生西班牙房市大泡沫的來源。
面對沉重的壞帳壓力,這些情況高度危急的儲蓄銀行,有的被政府接管,有的被勒令合併。削減赤字成為歐元區國家當務之急,西班牙很難自外於這股風潮,少了財政手段,又無法讓貨幣貶值,備受限制的西班牙,日前被信評機構惠譽(Fitch)調降債信評等,從「AAA」降為「AA+」。
談中國 打房指標:開徵「物業稅」成關鍵
宛如冰山一角的銀行壞帳問題,此時正緩緩浮出水面。西班牙政府、金融業的改革行動,如今成為左右國際局勢,影響全球套利交易(carry trade)動向與下一輪市場波動的最新變數。
至於中國,房地產市場及地產股受到政策打壓,受挫頗深。然而,只要北京當局不出「絕招」,不對房地產開徵物業稅,幾乎可大膽認定,中國政府的種種限制手段,都只能算是警告動作,而非真的有意打擊。
儘管來自政府的壓力只是表面功夫,但估計到了下半年,中國房市的壓力潮才會正式湧現,而其根源是供給過剩。
去年上半年,市場將開發商推出的樓盤快速消化完畢,導致去年下半年房屋供應嚴重不足。地產公司當時取得的建地項目,將在今年下半年陸續推案,然而受到政策打壓影響,開發商勢必想盡快套現,加上升息腳步逼近,對房市勢必構成跌價壓力。
不過,中國房市開發商因為融資的槓桿程度不高,政府也不打算擊垮房價,所以中國的問題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