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零售業蓬勃躍起,不過沿海消費(特別是汽車銷售)並不理想,令私人消費略微弱過預期。或許隨著減稅政策的推出,零售額可以更上一層樓。
在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年,中國經濟曾有三次、每次持續約五、六年的高速增長期。在高速增長期過後,每次都出現跨年度的偏弱增長期,這個時期往往伴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長期高速增長中所積累的瓶頸,也需要在這段時間,加以消弭與調適。目前的中國經濟,就處在相對的弱增長週期、轉型期、調適期。去年轟轟烈烈的漲工資熱潮,掀開了中國經濟轉型的一頁。
漲工資,為中國經濟帶來三個變化。首先,帶起低端消費,中西部零售業蓬勃躍起。不過沿海消費(特別是汽車銷售)並不理想,令私人消費略微弱過預期。或許隨著減稅政策的推出,零售額可以更上一層樓。筆者對幾年後的消費更看好,城鎮化應該帶來大量新的消費者(前農民)進入市場。其次,通貨膨脹結構化。到目前為止,通膨主要來自食品,其有週期性、暫時性特徵,然而當人們對工資的預期出現改變時,通膨的性質便出現改變。筆者認為,下半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回落將比市場預期的更小。
最後,生產線全面轉移,沿海地區生產成本飆升,逼迫勞動密集型企業遷出,遷往內陸省分居多,離開中國的也不少。這次騰籠換鳥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恐怕需要幾年才能看清楚,不過筆者相信中國作為世界加工廠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如果筆者的觀察,即服務業通膨正成為通膨的第二源頭屬實,則CPI在下半年很難回落到政府所預期的三%至三.五%水平,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調控也將繼續下去。至目前為止,由於央行忌憚熱錢流入,貨幣政策基本上通過量化工具(尤其是準備金率)執行。可是經過五○○基點的準備金率上調後,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空間變窄。相信利率調整會變得更頻繁(筆者預計貸款利率年內再升一三五基點),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步伐亦將加速。
房市何去何從,從來對經濟走勢影響重大。筆者認為今後十八個月房價將難大漲,也難大跌。四月住房銷售較二月的低潮有所改善,但是成交量與鼎盛期不可同日而語。由於開發商(非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基本被堵死,不排除個別房企將陷入財務困境,但整個行業目前的槓桿,低於○八年時水平,因此筆者認為這次房市調整可能以開發商購併(國進民退)的形式(而非房價大跌的形式)呈現。政府不希望房價飆升,也無意打死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