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業此刻仍擁有全球競爭優勢,但基於中國消費市場的潛力,傳統產業更具特別的成長機會。
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像台灣一樣,掌握科技業的命脈。雖然三星在面板和DRAM產業強過台灣同業,但韓國也只有這一家在科技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美國的蘋果、英特爾和高通,也要倚賴台灣的生產供應鏈,才能成就今日的霸主地位。
中國是不少台灣企業的生產基地,不少人憂心忡忡,認為終有一天,中國將以低廉的人力成本優勢,橫掃全球各個產業。儘管我認為這個論點相當荒謬,不過令人驚訝的是,不少投資法人仍強力主張,這將是全球經濟發展不可避免的最終結果。
事實上,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不少企業傾向將製造生產端搬回台灣;不光是科技業,傳統產業也有此趨勢。最近中國一波波的罷工事件,特別是發生在知名日本汽車大廠的勞資抗爭,看來似乎是北京政府默許,甚至暗中鼓動的行動;主要目的是希望能提升中國人民的財富,並刺激消費。
不過這些動作增加的,可能不只是勞工的薪資,也提高了原本考慮擴大中國投資的企業風險,並激化中國勞工敵視資本家的意識。
另外,我們不應忽略的是,過去十年來,台灣的薪資水準,在計入通膨後,其實是持平甚至微幅衰退的;反觀中國工資則以每年一五%到二○%的速度成長。更遑論中國勞工每天都在尋找薪資更好的地方跳槽,對企業毫無忠誠度可言;人力流動率過高,讓企業不願花費更多心力和資源在員工培訓上面。
至於台灣員工,多半希望在住家附近的公司上班,而且願意長期間待在同一家公司裡。在這樣的勞動背景下,平均每位台灣員工為公司創造的獲利,會是中國員工的五到七倍。而隨著兩岸薪資水準差異一天天縮減,彼此勞動成本的差距也愈來愈小。
台灣勞工生產競爭力的相對優勢,不但適用於中國,也能與韓國或美國相比。所以我常反問那些投資法人,如果中國勞工成本優勢能適用所有產業,那他們今天怎麼還有工作可做?
台灣勞工競爭力也在非科技產業裡看得到。日前報載,福斯集團計畫在台灣成立合資企業,目標是生產出口至中國的高級汽車。另一個消息是,中國有意開放台灣十萬輛汽車的進口配額。
十萬輛汽車對年銷三、五十萬輛的台灣汽車市場而言是很可觀的,但對一年一千六百萬輛,幾乎是美國市場二倍的中國車市來說,根本微不足道。
台灣科技業此刻仍擁有全球競爭優勢,但基於中國消費市場的潛力,傳統產業更具特別的成長機會。或許可以這麼說,中國的罷工事件,可能引爆出台灣傳統產業近二十年來最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