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準確預測金融危機而一舉成名的新末日博士魯比尼,今年五月推出新書《危機經濟學》,中文版即將於八月底正式出版。在書中,他鉅細靡遺的分析過去與近代數次經濟危機的成因與後果,除預測全球經濟新危機,也點出了可能竄出的新機會。
熱潮究竟從何時湧起?也許是從該死的房地產市場突然陷入狂熱時開始。當時投機新手像進出股票一樣買賣熟地(譯註:subdivision lot,指已經過詳細劃分、產權清晰、配套完善,可立即從事建築開發之土地),短短幾周甚至幾天內,就能輕鬆賺到兩倍甚至三倍的利潤。不過,也許情況是在更早之前就已失衡——也就是建立在新科技與新產業之上的「新經濟」,蠱惑一般人將畢生積蓄,全都投入華爾街進行豪賭之時。
政治人物和政策制定者非但沒有出面阻擋這個「快速致富」的大陰謀,反而為這股歪風加油打氣。地位崇高如美國總統的當權者甚至還公開宣示,政府不應干擾企業,而美國聯準會(Fed)也沒有積極出面壓抑這股投機風潮。人們大力推崇金融革新和實驗,對經濟成長所形成的巨大貢獻,在此同時,全新形態的金融企業不斷地興起,四處向缺乏經驗的投資者,推銷鮮少人理解的證券;尤有甚者,它們更為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名借款人,提供龐大的信用額度。
一個世代的結束 危機演變其實有跡可循
到了某個時點,熱潮演變成泡沫。不管是高高在上的銀行或一般消費者,所有人全都大膽使用高額的槓桿,一味堅守著「價格只會漲不會跌」這個明顯可疑、但卻對世人有著古怪強大吸引力的信念。接著,崩盤之日終於來臨,隨著它的回聲傳遍華爾街擁擠的街道,連歷史悠久的機構,都在恐懼的債權人包圍下開始動搖。
風暴當然自有暫時平息之日,在這些短暫的平靜期,某些人開始宣稱最糟的情況已過去,但是,事態卻旋即惡化。許多金融企業墜入深淵,雖然有少數投資銀行,如最負盛名的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有幸得以逃脫大火的紋身,但其他歷史悠久的企業,卻在一夜之間崩潰。龐大的信用額度在一夕之間蒸發,金融體系精巧的借貸機制,也因此停止運轉,到最後,連信用優良的企業,都得為解決(到期)負債續期展延問題而疲於奔命。
當股票市場崩盤,查封案件隨即大幅增加,企業破產頻傳,消費者也停止消費,大量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終於開始被攤在陽光下,金融產業處處充斥詐騙與互相勾結的證據,也無所遁形。此刻,美國的病症已經傳染給世界的其他地方,外國股票市場、銀行和投資公司也紛紛倒地不起,失業率狂飆、工業生產大幅停擺,物價下跌更引發通貨緊縮的疑慮,這是一個世代的結束。
過度依賴美元利差 泡沫若萎縮 全球陷險境
以上所描述的並不是幾年前的故事,而是八十一年前的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前夕所發生的事。當時的情形和現在一樣,房地產和股票的泡沫、金融監管的鬆散以及大量的金融創新,「合力促成」了一個泡沫,當這個泡沫破滅,華爾街的金融體系幾近瓦解,一般商業界則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世界各地的經濟也跟著崩壞;再以此比較最近這一場危機,竟能找出那麼多相似之處,著實令人毛骨悚然。但這並不是巧合:當年引發大蕭條的那幾個禍根,也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大衰退時期」(Great Recession)發生前幾年,開始產生作用。
回顧現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危機是常態,而非例外。
在二○○七年到○八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整個世界都陷入深淵。○八年第四季與○九年第一季,全球經濟活動衰退速率,更是大蕭條以來首見。幸好許多國家都採行明快且激進的政策措施,全球經濟才終於止血。
雖然這次的集體回應並不完全協同,也不盡然謹慎,但卻成功阻止了另一場經濟蕭條的發生,全世界的經濟也止住了自由落體般的重挫趨勢。目前通貨緊縮的危險已減輕,整個世界也開始復原。起初是新興經濟體先復甦,而到○九年第三季,多數先進經濟體也紛紛停止衰退。
不過,儘管全球經濟已開始反彈,隱含的風險和弱點,還是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再次引發新的危機。其中一個可能結果是:財政赤字爆炸,迫使某些國家違約不償還國家債務,或訴諸印鈔機來減輕負債壓力,結果導致一九七○年代那種高通膨夢魘再現。
另外,還可能爆發其他棘手的問題,極端寬鬆的貨幣政策和量化寬鬆手段,加上投資界對美元利差交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這可能會促成另一個遠比剛破滅的那個泡沫更大的泡沫。若這個泡沫突然萎縮,風險性資產的價值和全球財富將大幅縮水,讓全球陷入二度衰退的險境。
新興經濟體強勢 仍無法避免受美國拖累
表面上看來,我們可以合理預期,多數新興經濟體將得以繼續維持介於五%到八%的強勁中期成長,當然,各國的成長率不盡相同。這個成長率,遠高於多數先進經濟體未來幾年的二%或三%經濟成長率。
新興經濟體的強勢,和它們在最近這場危機爆發時所擁有的優勢有關。除了部分中歐與東歐國家以外,新興市場的金融與家庭部門,都比較沒有過度使用槓桿的問題,而那正是很多先進經濟體的致命弱點。此外,由於幾十年來,這些國家都曾接受過金融危機的洗禮,所以它們的金融體系都經過清理,同時,這些國家在危機過後,也都實施良性的財政政策,並設法讓央行得以不受政治壓力干擾,因此能維持更穩定的物價。
上述優勢和過往經歷所得到的教訓,讓這些新興經濟體得以順利度過這次危機。這一次,它們實施有效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來恢復需求和成長,奠定了快速復甦的基礎。事實上,如果這些經濟體,能堅持危機發生前所採行的市場導向改革與政策,它們多數應該都能維持健康的成長。
當然,這是最佳假設情境。不過,我們也須牢記幾個警訊。
首先,這些經濟體都無法自給自足,它們和較先進經濟體的貿易與金融關聯性很高,所以無法完全和先進經濟體的問題脫鉤。美國經濟復甦遲緩將不可避免的拖累新興市場,即便是最有活力的新興市場,都難逃被波及的命運。
俄羅斯成為「假金磚」南韓、土耳其、印尼看俏
最近這一場經濟危機讓剩下幾個金磚國家可能成為「假金磚」。原油與天然氣價格大漲,原本讓俄羅斯獲益良多,但這也掩蓋了該國經濟的疲弱面——尤其是使用過高槓桿的銀行與企業。俄羅斯經濟在○八年成長八%後,隔年又以同等驚人的幅度衰退。
事實上,世界上還有其他幾個國家比俄羅斯更有資格取得金磚國家地位,只須把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這個縮寫字稍微修改一下就好。由於南韓的潛力非常大,所以建議將它列入金磚國家俱樂部(由BRIC變成BRICK)的聲浪甚至更強。南韓是一個成熟的高科技經濟勢力,它具有創新、活力等特質,而且擁有非常多高技術勞動力,它的唯一重大問題是,北韓有可能會垮台,屆時恐怕會有大量難民湧向南韓。
土耳其也值得列入這個核心集團。它的銀行部門體質強健,國內市場欣欣向榮,人口數字龐大且正持續成長,創業部門嗅覺敏銳,且在勞力密集型製造業方面擁有相對優勢。再者,它〔目前是北約國家組織(NATO)和歐盟成員國候選人〕和歐洲、中東和中亞關係都非常密切。
印尼可能是這幾個國家裡最強的候選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教國家,該國的中產階級人口快速成長,政治環境穩定且越來越民主,另外,儘管全球衰退造成損害,但它的經濟表現還是比很多亞洲國家出色。
印尼不僅展現強勁的經濟復原力,它的國力也明顯上升。儘管印尼的人口多元化,且有分布極為分散的特質,難免令人懷疑,它是否有能力轉型為世界級經濟體?不過,這個國家已成功擺脫軍人獨裁的遺毒,並已從多重逆境中復原。雖然九七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四年的南亞海嘯以及激進派回教徒的崛起,確實都曾造成一些損害,但印尼卻繼續以令人驚豔的速度前進。
儘管目前印尼的人均GDP,和其他可能成為金磚國家的候選國比起來,依舊偏低,但它的潛力卻非常引人注目。它仰賴出口的程度比其他亞洲國家低(更別說俄羅斯了),而且它的木材、棕櫚油、煤和其他資產的市場,早已吸引非常大規模的外來投資。在此同時,雅加達政府秉持堅決的打擊貪腐立場,同時也開始著手解決一些結構性問題。目前連人口結構趨勢都有利於印尼的發展,它的人口高達二億三千萬人,已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總人口數約當德國和俄羅斯的總和。
無論是金磚四國,或巴西、印度、印尼、中國,或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韓等組合,世人對它們的吹捧,全都反映出一個重要的長期趨勢:更廣泛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金融與貿易勢力的崛起。最後的結果將如何演變,依舊有待觀察。中國、印度和其他主要新興經濟體全都面臨屬於它們自身的挑戰,也全都必須推動非常具體的改革,才能更上一層樓。不過,無論如何,未來幾年,上述多數國家的全球經濟地位都將越來越重要。
魯比尼認為,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對美元利差交易的依賴,很可能形成另一泡沫。(圖片來源/Top Photo)
學不乖!泡沫危機不是意外,是常態
無論是高高在上的銀行或一般消費者,人們總會相信「只會漲價不會跌價」這個明顯可疑的信念。於是,似曾相識的泡沫危機一再發生
1637年荷蘭鬱金香泡沫——相信只會漲價不會跌價!
在投機者的拉抬下,鬱金香價格上漲到天價水準,投機交易演變成全民運動。
影響/ 賣方大量拋售,群眾恐慌使價格崩跌,經濟強國荷蘭步向衰落。
1825年第一次全球經濟危機——相信需求永遠不退!
英國大量購買南美公債,創造出南美市場驚人的需求泡沫,英國業者積極擴張,需求降低後,泡沫破滅。
影響 /英國無數銀行和企業倒閉,信用幾乎完全停擺。之後約每10年又發生4次此類資本主義週期性的經濟危機。
1907年美國銀行危機——相信資產不會跌價!
美國股票與房地產投機熱潮瓦解,又因銀行流動性不佳,讓恐慌開始擴散,擠兌風波就此蔓延到全美國。
影響/ 由美國銀行家J. P. Morgan出面與銀行家們達成協議,阻止擠兌的情況蔓延。這次危機促使美國成立聯準會。
1929~1933年大蕭條——相信經濟不會衰退!
一次戰後美國信心十足,炫耀式消費逐漸吹出經濟大泡沫,隨股市崩跌,泡沫破滅,引發嚴重流動性緊縮,演變為經濟蕭條。
影響 /美國建國後最嚴重的經濟蕭條。失業率躥升至24.9%,9千多家銀行暫停營業或倒閉,甚至引發二次世界大戰。
2000年網路泡沫——相信網路科技的本夢比!
當時重大的技術革新——網際網路,引導人們預期高成長時代來臨,吸引投資人爭相介入,進而引發泡沫的生成。
影響 /許多相關個股重挫8成以上,成千上萬的網路公司倒閉,慘況波及全球,隨後陷入經濟衰退與通貨膨脹之中。
2008年次貸危機——相信房價永遠不跌!
次級房貸違約率遽增,其所衍生的證券價值也跟著崩跌,使用高槓桿的金融機構承受巨大損失,經濟陷入信用緊縮窘境。
影響 /貝爾斯登及雷曼兄弟接連倒閉,恐慌情緒瞬間擴散,金融體系陷入危機,全球股市像自由落體般重挫。
末日博士危機經濟學:魯比尼給全世界的大預測(CRISIS ECONOMICS:A Crash Course in the Future of Finance)
作者︰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史帝芬.米姆(Stephen Mihm)
譯者︰陳儀
出版︰大塊文化(2010年09月)
魯比尼(Nouriel Roubini)
出生:1959年
現職:Roubini Global Economics(RGE)創辦人與主席、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學歷: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義大利博克尼大學經濟學學士
經歷:美國白宮經濟諮詢委員會資深經濟學家、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次長資深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