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原本在描述年輕人的不安,擔心受到非預期事件的干擾;以此對照當下美國決策者的不安,也極為貼切。
一九八○年代,英國搖滾樂團Vapors發表了登上排行榜的歌曲〈Turning Japanese〉(變成日本人),歌中反覆唱著「I think I'm turning Japanese, I really think so.」(我想我快變成日本人了,我真的這麼認為)。三十年後的今天,美國經濟學家和財務分析師仍常提到「I'm turning Japanese」。
這首歌原本在描述年輕人的不安,擔心受到非預期事件的干擾;以此對照當下美國決策者的不安,也極為貼切。
過去二十年來,日本努力掙扎才擠出一丁點兒經濟成長率,但未來十年,日本經濟實在沒有大幅改善的跡象。此外,在經濟疲弱的情況下,日本稅收也跟著減少,政府債務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已直逼二○○%,老年人口將面臨更高的稅率。
去年第四季日本經濟有明顯起色,但物價平減指數卻下跌二.八%,為史上之最。日本GDP成長率約五%,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通縮的貢獻,因為「實質GDP=名目GDP減去通膨(或加上通縮)」。儘管日本政府在二○○九年祭出大量景氣刺激政策,並用盡貨幣政策所有可能使用的工具,但零利率加上大量的流動性,仍止不住物價的跌勢。
物價下跌代表成長停滯,也意味著稅收下滑,而未來還需要更多的景氣刺激方案,才能對抗通縮;但是日本政府官員一換再換,仍無濟於事,眼前的債台高築,正是先前失敗的刺激政策所留下來的產物。
此外,人口快速老化,代表退休基金流出去的金額大於新增的資金。去年日本退休基金規模高達一.五兆美元,為全球最大,已成為政府公債的主要賣方。換句話說,日本低成本的儲蓄可能快到反轉的時刻,同時,政府債務也將繼續上升。目前日本政府預算有二○%是用來還債,未來日本必須向波動性更高的全球債市籌資,到時,日本將得支付遠高於零的利率。
令人憂心的是,未來二十年,歐美是否也將面臨如此窘境。事實上,七○年代的美國也曾有過失落的十年,而自一九八二年展開的多頭行情,是由下滑的利率與大量舉債所推動的,然而未來這兩項因素,都將往相反的方向發展。
日本似乎把經濟學教科書上所有救經濟的招式全使盡了,如利率降至零、增加貨幣供給、擴大財政支出等等,但仍擺脫不了經濟停滯的局面。
目前美國只能期望,日本因封閉的社會結構,移民數量極少,以致人口減少及老化問題導致經濟停滯,這也是美日兩國總體要素的主要不同之處。但,如果這不是問題的答案,那麼美國就要擔心真的會turning Japanes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