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高達一一.九%,比市場預期還高,使得投資人對人民銀行升息預期心理拉高,加上冰島火山爆發、美國高盛證券被控詐欺,A股短期可能暫時走弱,但長期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進入軌道,仍然看好。
四月十五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一一.九%,大致符合市場預期,而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二.二%,生產者物價指數成長率達五.七%,卻引來市場擔憂經濟過熱,升息的預期心理加重,導致A股以下跌作收,呈現利多出盡的局勢。
儘管跌幅不大,但是卻令市場十分的不安,且又逢周末,市場對於過去周末升息的利空印象深刻,四月十六日成交值由四月十三日的人民幣一八七八億元(以下幣別同)快速萎縮到一○四七億元,市場的擔憂在成交量上充分顯現出來。
造成A股再度陷入量縮下跌整理的因素還不止是國內而已,冰島火山爆發,癱瘓全歐航空運輸,亦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歐洲地區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地區,市場的憂慮是可以理解的。再者,四月十六日美股因美國證監會高盛證券詐欺的告訴,造成美股重挫百餘點,則是另一個市場沒有預期到的國際干擾因素。
冰島火山爆發的短期衝擊
根據目前全球氣象專家對於冰島火山爆發延續期間,估計不是短時間可以結束的情況下,所有歐洲的航空運輸系統可能癱瘓數周之久,雖然歐洲大陸有鐵路運輸及公路運輸來補強,但是負面的外溢效果並無法排除在外,因此,經濟成長率的短期衝擊無法避免。換句話說,至少歐洲股市可能會反映幾個交易日,但是這個負面因素估計不太可能轉化為長期的影響。
有人擔心會像一八一六年印尼火山的爆發一樣,當時太陽光被火山灰遮掩長達一年之久,變成「無夏天」的北半球,嚴寒的氣候導致農作物歉收,全球饑荒隨即產生,糧食價格暴漲,造成經濟的嚴重衰退。
這次冰島火山灰的厚度據目前的估計遠遠低於一八一六年印尼火山爆發的厚度,因此出現所謂「無夏天」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對於糧食的生產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將使得原物料股可能還有一段行情的延續,對A股而言是另一個多頭支撐的力道。
中國不願重蹈日圓升值覆轍
美國再度重啟人民幣的升值戰火,逼得中國主席胡錦濤公開宣稱「中國不會在壓力下放任人民幣升值」,其實,北京當局很清楚目前中國在全球經濟的戰略地位,目前中國仍非常仰賴國外資金的投入,尤其是大西部的開發,沒有引進外資是無法徹底解決大陸沿海和內陸發展不均的問題,一旦放任人民幣升值,對部分外資流入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另一方面,人民幣快速升值對出口產業會有立即性的衝擊,根據中國的諸多研究報告指出,日本經濟之所以會在一九九○年泡沫後一蹶不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日圓受到美國的壓力,從二五○日圓兌一美元,在短短的一年內暴升至七十九日圓兌一美元,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不但巨大且深遠。
雖然過程中同時也促成日本產品及產業的升級,但更嚴重的是造成日本企業大量出走,導致失業率的急遽上升,這一段活生生的歷史其實不遠,中國這個改革開放才三十年的國家,豈可讓這一點可能性再度發生。
儘管日圓的升值並非造成日本經濟走弱二十年的最主要因素,但是對中國而言,絕對不會去冒這樣的風險,因此人民幣的升值趨勢當然確定,但是要快速升值的可能性太小,而這對亞洲經濟穩定起了相當的積極作用。
三月中國對外貿易出現了連續三十多個月出超後的第一個逆差,其中入超最多的國家竟然是台灣,這大概又跌破市場的一堆眼鏡,在這裡要關注的不是入超來自台灣,而是逆差產生的後續效果。
中國正大規模調整經濟結構
台灣過去也曾經創下連續三十多個月出超的狀況,同樣造成新台幣的猛烈升值(從三十五元台幣兌一美元升到二十四元台幣兌一美元),之後的經濟結構調整是相當巨大的,一方面是配合IT等產業的發展,台灣變成全球IT產業供應鏈的生產重鎮,然後藉著中國提供的土地與勞動兩大生產要素,確保了這個全球科技地位至今,已無人可以取代。
中國大陸正在進行這種大規模的經濟結構調整,現在市場看到的是所謂消費升級、生產升級的配套措施與政策陸續出台,可以預見的是,這樣的調整在台灣經驗的借鏡下,對於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發展是可以持樂觀的態度看待。
筆者近期回台之際,偶爾會看到類似大陸通膨嚴重的評論,尤其是北京地產價格一日三變事件,更是讓外界對中國經濟發展現況產生一些恐懼感。其實這是非常偏頗的看法,中國經濟太大了,如果要將一個地區或一個省的經濟發展放大來看,當然會有類似的情況產生。
但是整體而言,目前中國的通膨主要還是來自於基期偏低的影響,需求本來就持續存在,中國的物價壓力主要來自供給的部分,這並不會成為市場討論的重點,市場未來最關心的還是在於人民銀行升息的態度,這一點只要觀察目前中國游資大量流向銀行體系就可以清楚,就算央行要升息也是宣示的作用為主,實際緊縮的可能性太小了。
(作者為長期觀察大陸股市的台灣資深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