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拋出「讓利說」,對此,學者專家的看法截然不同。陳博志認為,「讓利」就是中國給的特權,有一天中國突然收回,台灣可能反受其害;馬凱則認為,若能善用中國「讓利」,台灣的經濟就有可能成為一隻強而有力的猛虎。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 接受讓利是政府與企業的怠惰
他認為讓利只是一時的利益,當有一天特權消失時,台灣業者因怠惰而喪失競爭力才是最可怕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讓利的背後,其實隱藏統一的政治意圖!」
「沒事突然送鑽石、法拉利給女生,一定是心懷不軌。」陳博志說,中國「讓利」給台灣,圖的就是政治利益。他強調,中國從來沒有否認這一點,而且國台辦主任王毅也說過,簽了ECFA後,接下來要馬上進入政治協商。陳博志認為,ECFA本來就不應該那麼急著簽,政府如果順應民意,應該緊急踩煞車,拖延簽署ECFA的時間。
他說,讓利是中共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所提出的,中國內部尚未達成共識,而且胡溫二人的任期剩下不到二年,「讓利」在經濟上對台灣是存在更大的風險,「占便宜的結果,萬一人家到時不再給你優惠時,台灣該怎麼辦?」憂心忡忡的神情全寫在陳博志的臉上。
與中國談判 應該公平而非爭取特權
即使傳出中國讓利可能給台灣比香港CEPA更優惠的條件,但是陳博志仍然反對台灣接受中國的大禮,因為接受特權後,台灣的企業就會不夠努力,變得怠惰,他主張與中國談判,應該是談公平競爭,而非爭取特權,「如果我們的石化業者靠特權打敗韓國贏得中國市場,進而擴增台灣的石化工廠,有一天韓國也享有零關稅,再把中國市場搶回來,台灣的石化廠該怎麼辦?」
純從經濟面來看,陳博志認為不應該急著和中國簽ECFA,他表示,其他國家談自由貿易協定,都談很多年才簽,為什麼要談很多年才簽,因為一旦把關稅拿掉後,雙方原有的補貼政策和差異,可能造成更不公平的競爭。而且WTO(世貿組織)有規定,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後,九○%的產品必須要在十年內全部開放,「所以所謂的讓利,讓最多也不過十年,能不能讓到十年,中間也是會有變數」。
有人認為當初香港與中國簽署CEPA對香港的經濟成長有相當的助益,陳博志相當不以為然,他指出香港簽署CEPA,得到好處的是身為企業家的老闆,他們可以把工廠搬到更便宜的中國內陸。相反的,香港勞工不僅沒有得到好處,還面臨失業的危機。何況中國工資物價比台灣低,簽了ECFA後,產業將加速外移,就業率將會下降,工資也會面臨下降壓力!
如果現在不簽ECFA,他認為對台灣也不會有影響,針對個別的產業,例如石化業因東協加一的零關稅問題,台灣可以因此要求與中國就個別產業談判降稅問題,「我們甚至可以找韓國來一起談降稅問題,大家公平競爭!」他說,東協加一之後,台灣企業的損失不如想像中大,受影響產業可以一樣樣個別來談。如果中國不願談,他主張受影響的產業大可以直接到東協國家投資,例如台塑多了好幾個選擇,除了去中國投資,還可以去東協,去東協加工出口到大陸也一樣免稅,所以只要一個東協成員願意把關稅降低,所有問題統統就可以解決。
中國又要讓利、又稱兄道弟,如果台灣不簽ECFA,中國會不會翻臉?陳博志認為,中國雖然被我們說是惡霸,但他是強國,也要顧慮國際形象,不可能因為台灣不簽,就拿飛彈打我們。中國的基本戰略就是要用經濟拉住台灣,達到政治目的,「這樣我們反而會得到人家尊重,一直跟人家要好處,會被瞧不起!」
(攝影/吳東岳)
■陳博志
出生:1949年
現職:台灣智庫董事長
學歷:台大經濟學博士
經歷:行政院經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中央銀行理事
《經濟日報》總主筆馬凱:台灣一定要從病貓變成猛虎
「台灣已走到這一步,不開放就非死不可」,手裡緊握著方向盤,眼看著塞車的台北街頭,彷彿就像是目前台灣的處境,讓國內知名的經濟學者馬凱的口氣更顯得焦急。
「真的是沒有選擇餘地了,雖然與中國簽署ECFA是一個非常大的風險」,馬凱指出,這個風險一方面可能造成很大的傷害,但同時也帶來很大的機會,台灣應該善用這個機會重新變成猛虎。
馬凱說,台灣不可能退縮變成一個沒有貿易的國家,「台灣的優勢就在貿易上,但路越走越窄,快走絕了」。他指出,「亞洲國家都紛紛加入歐盟、北美的貿易協定,甚至東協也自組關稅聯盟,但台灣什麼都沒有,台灣有六五%市場就在『東協加一』裡,東協國家都是互免關稅,台灣卻要用九%關稅去跟人家競爭,怎麼爭得過人家?」
加上南韓比台灣積極太多了,他說,南韓是我們最強勁的對手,因為他們的產品幾乎和我們重疊,加上南韓與歐盟、美國、東協都已在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如果南韓先得到免關稅優惠,台灣就不用和他們競爭了,直接出局。
善用免關稅 讓台灣經濟往前跳躍
他感嘆指出,台灣會陷入這個絕境,就是因為台灣過去拒絕開放造成的,才會從老虎變病貓,馬凱認為,如果台灣能運用簽署ECFA的機會,善加利用中國免關稅的優勢,讓台灣的經濟能更大幅的往前跳躍,成為一隻強而有力的猛虎,其實不是一件難事。
只要有了實力,就不怕中國的野心與威脅,馬凱憂心忡忡地說,就怕在這個時候我們仍舊故步自封,代表我們沒有做好任何準備,他認為台灣相對而言是處於弱勢地位,在這時候我們的危機很可能變成對方的機會,變成中國大陸統一台灣的機會。
馬凱指出,ECFA只是一個意向書,是雙方表達要簽自由貿易協定的意向書,它並不是自由貿易協定,所以雙方才會有早期收穫清單來做一個緩衝,到最後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後,未來九○%以上的產品才能免關稅。
「台灣現在最大的利基在中國,台灣要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地理優勢」,馬凱認為,台灣要創造出吸引外國企業到台灣進駐的優勢。就好比新加坡,除了發揮它的地理優勢,在經濟上更加自由開放,行政更有效率,利用這麼好的環境來吸引外國投資者。
在未來十年期間,台灣如何從病貓變老虎?
馬凱建議,台灣不妨在台北港旁劃出與新加坡一樣大小區域,裡頭稅制和新加坡一樣採用一七%單一稅率,並以單一行政窗口提升效率,外勞比照新加坡政策,收取管理費後,由市場決定數量跟價格。
馬凱說,「台灣馬上變成一個比新加坡更靠近大陸一千公里的『新加坡』,凡是考慮去新加坡的人會轉而到台北港,國外企業會蜂擁而來」。
馬凱舉這樣的實例,表示台灣有能力去做最後的努力,他說,當面對中國統一台灣的野心步步進逼、東協加一、加三的高關稅威脅,經濟部卻說無能為力,「其實如果在兩年前就做,今天台灣就不會是一隻病貓,但我們的政府寧可坐以待斃」。
(攝影/陳建銘)
■馬凱
出生:1944年
現職:《經濟日報》總主筆
學歷:美國愛荷華大學 經濟學博士
經歷:東海大學經濟系 副教授兼主任、 清華大學經濟系 副教授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