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景氣大蕭條沒能讓美國人更謹慎消費,那麼這次的衰退,也不太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
市場都在擔心,美國人何時才會回到賣場消費?這是當前全球經濟面臨最迫切的問題。
目前全球經濟復甦的主要動能來自政府的景氣刺激方案,但若看到日本的例子,就讓人樂觀不起來。九○年代中期,日本政府以舉債來填補企業因去槓桿化所造成的通縮衝擊;就日本企業的角度看,這項計畫相當完美,企業負債的確降至合理水位,不過日本國債卻飆高至近GDP的二倍。消費者不是擔心金融風暴可能再度襲來,就是害怕政府因財政困境而加稅,因此節制消費,以提高儲蓄率。部分經濟學家表示,美國消費者恐會步入日本民眾的後塵。
這回的經濟衰退是否讓美國消費者大為轉性,由奢華步入儉樸?最近一本新書《The New Frugality》的封面主題便是「簡約」,簡約已成為新的身分表徵,專家也不斷拿此與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經驗相比;似乎美國人的消費行為已經出現重大轉變,並將持續至景氣衰退結束為止。
目前全球經濟復甦的主要動能來自政府的景氣刺激方案,但若看到日本的例子,就讓人樂觀不起來。九○年代中期,日本政府以舉債來填補企業因去槓桿化所造成的通縮衝擊;就日本企業的角度看,這項計畫相當完美,企業負債的確降至合理水位,不過日本國債卻飆高至近GDP的二倍。消費者不是擔心金融風暴可能再度襲來,就是害怕政府因財政困境而加稅,因此節制消費,以提高儲蓄率。部分經濟學家表示,美國消費者恐會步入日本民眾的後塵。
這回的經濟衰退是否讓美國消費者大為轉性,由奢華步入儉樸?最近一本新書《The New Frugality》的封面主題便是「簡約」,簡約已成為新的身分表徵,專家也不斷拿此與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經驗相比;似乎美國人的消費行為已經出現重大轉變,並將持續至景氣衰退結束為止。
自二○○七年起,美國個人支出便大幅走低,儲蓄率也由過去的零回升到今年初的六%。美國人的支出減少,是因為可供支配所得減少;畢竟,過去二年有近七百萬人丟了工作。但換個角度看,消費金額實際減少的幅度並不如預期高。○八年秋,金融危機最嚴峻的階段,消費支出確實大幅下降,不過今年初便已走穩,目前已連續第四個月上升。此外,自○八年初下跌的支出,主要在二個類別:石油與汽車;前者是因油價走跌而下滑,而新車購買數量暴跌,使得上路汽車平均車齡創下歷史新高。不過,歐巴馬政府推出「舊車換現金」計畫的成功,則顯示汽車的潛在需求並未消失。
當然,我們有理由懷疑,就算經濟復甦後,人們仍有可能持續儉樸的生活方式。每回經濟衰退,我們都會聽到消費者開始謹慎花費的評論。九○∼九一年那波景氣衰退末期,《財星》便預期「炫耀性消費的終止」;十年後,在網路泡沫破滅及九一一的衝擊下,更多人預期美國人將降低消費。但事後,我們都看到結果了。
這次的衰退的確很糟,但情況跟當年大蕭條完全不同。大蕭條持續了十年,失業率衝到二五%,現在則約一○%。此外,「大蕭條讓美國人由奢入儉」的論調其實是個迷思;事實上,美國是在二次大戰之後,才真正成為消費型社會。戰後五年,家計單位在家飾和電器用品的購買成長二四○%,但一九四○∼六○年間,自有住宅率才近五成。由此可見,如果景氣大蕭條沒能讓美國人更謹慎消費,那麼這次的衰退,也不太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