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拯救金融海嘯造成的經濟重創,各國央行聯袂快速降息,低利率的投資環境已是大勢所趨。面對未來景氣詭譎多變,專家建議,全球爭相投入的擴大內需方案,以及仍維持高經濟成長率的中國,是可以參考的投資方向。
低利率時代,台股投資要勝出,只有兩個方向,那就是投資內需產業和高經濟成長的地區。
○八年下半年,金融海嘯將各國打得鼻青臉腫,為了挽救頹廢不堪的景氣,主要國家包括美國、日本、歐盟和新興市場,都不約而同提出經濟振興方案和展開快速降息,試圖力挽狂瀾。事實上,在人民消費急凍和民間投資緊縮下,各國政府也只剩下這些路可走。
失業和消費緊縮的惡性循環
但令人冒汗的是,雖然全球央行連番降息,而且規模由以往的一、二碼,直接跳升至一個百分點,但效果至今卻不顯著。「金融業對企業倒閉高度警戒,不敢放款,這是貨幣政策邊際效益遞減的主要原因。」凱基投信股票投資管理部協理林肇基憂心指出,「尤其民眾預期有更壞情況發生,對出手消費就變得謹慎。」
林肇基說,這次全球景氣收縮的幅度不僅相當罕見,而且影響規模之廣,也讓復甦的時間變得難以估計。
目前全球經濟最大的問題,在於失業率持續上升,進一步影響民眾花錢意願和能力,於是企業營收跟著下降,只好進一步精簡人力,出現惡性循環現象。
如果拆解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公式,就可以了解為何各國政府在降息之餘,必須再傾全力花錢救經濟。
政府支出、消費、投資和進出口差額,是GDP公式的四隻腳,也是維繫經濟成長的四大因素,但後三者如今疲弱不堪,現階段也只能靠政府支出獨挑大樑。
像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上任後,就不斷調高振興方案金額,從五千億美元、七千億美元,到現在的一兆美元;包括對民眾補貼、企業紓困和金援各州政府。
而鄰近台灣的亞洲各國,日本推出二十六.九兆日圓的救經濟方案,占GDP總額的一.二%;韓國為十四兆韓元,占GDP的○.七%。
中國手筆最大,一口氣推出人民幣四兆元,重壓基礎建設,占GDP高達一六%,是最受全球矚目的地區。
至於台灣部分則有消費券、愛台十二項建設、重大都市更新案等,合計五千億元規模,占GDP的三.六%。
換句話說,未來投資的藍圖,只要跟著這些國家的重大支出走,就不會太離譜,目前市場最寄以厚望的,就是中國。
中國是全球衰退中的惟一亮點
永豐金控研究總處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博士說,中國宣布人民幣四兆元的振興方案,有四五%集中在鐵路、公路和機場,二五%擺在四川災後恢復重建,九%則是農村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這些計畫背後隱含的龐大商機,投資人不容忽視。
「沒有人會把錢放在經濟成長率比資金成本還低的地方。」黃蔭基表示,面對各國央行聯袂降息造成的低利率環境,惟有將手中的現金擺在具高成長性的地區,才有機會賺取利潤。
而環顧全球主要國家,日本、歐盟、美國明年經濟仍然會負成長,惟有中國仍有機會上看八%,是最亮的一盞明燈。
整體而言,中國的計畫偏重交通網路發展、保障住宅及農村建設等,能有效吸納外銷衰退造成的失業潮、穩定社會秩序。另外未來二年中國市場對原物料的龐大需求,可望支撐跌跌不休的價格。如果再加上台灣的擴大內需政策,以這個概念為選股出發點,中概內需、原物料及公共工程等將成為台股中最值得期待的族群。
以中概股為例,林肇基指出,由於振興經濟方案將在未來二年內提升中國民眾的實質所得,兼具防禦性與內需題材的通路、食品股,一旦股價拉回將可留意。
另外,鋼鐵、水泥等原物料股短線跌深後,可望逐漸受中國市場需求激勵而回溫,長線持有的報酬仍相當看好。
至於和國內外公共建設相關的工程股,則將成為四年四千億元建設方案的直接受惠族群。
■政府支出成為景氣惟一救贖
各國政府近期推出的振興經濟方案
國家 |
金額 |
主要內容 |
日本 |
26.9兆日圓 |
1. 對家庭發放2兆日圓津貼,每戶約得6萬日圓 |
美國 |
1兆美元 |
1. 獎勵企業增雇員工,每增雇一名即免稅3000美元 |
中國 |
人民幣4兆元 |
1. 今年第4季前先投入人民幣4千多億元用以擴大內需 |
台灣 |
5千億元 |
1. 消費券每人3600元,預計發放829億元 |
資料來源:永豐金控、兆豐證券 製表:張弘昌